APP下载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临床疗效研究

2018-10-24张小兵

系统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气管

张小兵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泰州 225300

颅脑外伤与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且有较多并发症,较高致死率及致残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保持呼吸通畅是其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已有学者研究表明:早期气管切开可改善患者呼吸状态,改善预后。该文为了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临床疗效,特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2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做为该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有明显的颅脑外伤史,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该次研究。无严重早期损伤、恶性肿瘤、精神病者及其重症肝肾功能障碍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 21~71 岁,平均年龄(53.23±14.23)岁;发病时间(1~12)h,平均(5.23±1.23)。 对照组:36 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54.12±13.43)岁 ;发 病 时间(1~17)h,平 均 (5.47±1.36)。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切开治疗,入院后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有效治疗原发伤及合并症,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吸氧与脱水剂给予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气管切开,在环状软骨下方给予切口,连接呼吸机。

治疗组: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待患者发病24 h内,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在甲状腺软骨下方行手术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对两侧胸骨甲状肌、舌骨肌给予分离,将气管充分暴露出来;查看患者气管有无损伤,若无损伤采用尖刀按照顺序依次挑开第2、3气管环,常规放置气管套管,给予固定。术后给予抗生素等治疗,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评分及其并发症。

1.4 疗效判定

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治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患者意识清醒正常,生活可自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意识较清醒,生活基本可自理;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患者意识模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加重。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00.00%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包括患者言语、水平凝视功能、意识、肢体运动及感觉几大方面,分数0~4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恢复效果也越差。

1.5 统计方法

临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总有效30例,占8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24例,占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对照组(n=36)治疗组(n=36)t值P值13.34±2.03 8.34±2.15 17.562 0.012 18.23±4.37 13.45±4.02 21.256 0.00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头部损伤,按照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2-4]。较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撕脱伤、头皮裂伤、颅内血肿等,患者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及运动障碍等[5-6]。颅脑外伤患者常常伴随有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其颅内压将升高,出现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在救治过程之中,常常由于呼吸道堵塞而引起低氧血症、脑缺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死亡风险[7]。因此,对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保持呼吸通畅,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气管切开是确保呼吸通畅的重要方法,可及时清理呼吸道痰液,及时行肺部气体交换,使空气不通过呼吸道交换,最终降低呼吸道死腔的发生率,尽早恢复肺功能[8]。气管切开时间对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有重要意义。常规气管切开是在患者发病24 h后,患者脑血肿、意识障碍日益加重,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多,此时行气管切开,增大操作难度,也增加了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而早期气管切开是在患者发病24 h内进行,及时清理气道异物,有效增加机体内的氧气量,尽早行药物治疗,通过连接呼吸机,确保呼吸畅通,尤其适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深度昏迷及合并有实质性脏器损伤、免疫低下患者。更为重要的是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水平,提高血氧饱和度,有效降低脑水肿及其脑疝等并发症。高明明等[9]学者通过选择105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常规气管切开与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得到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治愈率高达94.34%,病死率为3.77%,对照组治愈率61.54%,病死率为15.38%。在该次研究中,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有效率高达83.33%,略低于上述研究,这可能与该次所选病例样本相关。同时,该次还分析了早期气管切开与常规气管切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早期气管切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气管切开,由于早期气管切开可加快脑损伤修复,增加脑供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病死率。

综上所述,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具有显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气管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