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茶产业结构发展问题研究

2018-10-23叶茂徐成家周玉龙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庆市茶产业对策建议

叶茂 徐成家 周玉龙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因此,为了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课题从供给侧研究安庆市茶产业目前发展状况,分析面临的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基于此,我们通过实地调研,网上资料收集,数据整理以及理论分析,从茶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然后分析出安庆市茶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后我们提出一套有效的地方茶产业改革方案。主要包括:调整茶产业结构,提高茶叶品质与安全,降低茶叶生产流通成本,促进茶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安庆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的产茶大省安徽,盛产各类优质茶叶。近年来,安徽省茶产业正稳步发展,茶叶的产销量都在不断提升,茶产业收入也成为了产区农民生活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将全省茶产业发展做横向的比较,安庆市茶产业发展速度十分明显地滞后于其他市(区)。如何充分发挥安庆茶叶优势,振兴安庆茶产业,这是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急待解决的一项课题,同时也是减轻城乡经济两极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安庆市茶产业为例,在对岳西、太湖、潜山、桐城、宿松茶区茶产业调研的基础之上,仔细分析了安庆茶产业存在的不足,探讨深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安庆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1.安庆市茶叶生产总体情况

安庆全市共15000多平方千米。安庆市自古就有六山一水二分田的美称,原因就是境内多山地丘陵,拥有中山林茶牧区和低山林茶农区。又因为安庆地处在北纬30度附近,多云雾缭绕天气,气候温和湿润,土壤PH值在4.7-6.2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土壤、温度、光照、湿度十分适宜茶树和茶叶生长,自然也就孕育出了“茶以皖山为佳产”的安庆茶。

安庆市茶园面积17963公顷,其中投产园12236公顷。从表1可以看出,截止2015年底,茶业总产值12801吨;截止2016年底,茶叶总产13007吨(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绝对值只增加了206吨,增长率仅为4.1%。由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近三年来茶产业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安庆茶叶发展缓慢。

由表2可以得知,安庆市茶产业以绿茶为主,占到全市茶叶总产量的97.9%,在地域分布上以岳西县为最,总产量达到全市的38.5%,其中岳西的绿茶产量更是达到全市绿茶产量的39.4%,其次便是多山地丘陵的潜山县和太湖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红茶只有潜山县生产,产量为20吨。由此可见,安庆市的茶叶生产种类以绿茶为主,兼有少量的绿茶红茶白料和其他茶叶,种类较为单一;安庆茶叶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是多山的岳西、潜山和太湖县。迎江区和开发区茶产量为零。

2.茶园

安庆市全市拥有近18000公顷的茶园,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约占到茶园总面积的1/5;地方优良群体品种茶园近乎占到全市茶园总面积的一半。如此优良的茶园,为生产品质优异、色香味俱佳的安庆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国家、省级权威机构认证的无公害以上茶园达到13514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3/4。

3.产业化程度

近年来,安庆市加大了对茶产业技术的投入,逐步推广了名优茶机制、茶樹无性系良种繁育、无公害茶叶生产等关键技术,多次对产茶大县太湖、岳西等进行技术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初制厂710座,年加工能力5000吨,茶叶制作超九成实现机械生产。初步形成了基地生产农户全权负责、茶叶加工茶厂一力承担、茶叶销售交由名茶公司和茶叶经纪人的产业化模式。这种专业化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利于各司其职,提高茶叶品质,打造茶叶品牌,提升大国工匠精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茶叶品种较为单一,高低端市场定位不准。安庆本地人习惯于喝绿茶,此习惯沿袭下来,所以从古至今安庆地区都以生产绿茶为主,而对于红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的生产却少之又少,难以满足现代化的世界性市场;安庆市因地理条件较好,茶叶质量尚佳,但是多为中低端产品,难以满足现在经济形势下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2.成茶的品质不佳,制作工艺落后。上文提到因为地理气候等各方面优异条件,安庆茶叶(采摘新茶,未加工)质量尚佳,但是基于安庆市茶叶协会的调查,安庆市重点产茶县中(尤其是岳西县、太湖县和潜山县),九层以上都存在着小型茶叶加工厂过多、设备老化、产品质量无保障、卫生指标不合格等问题。

3.茶叶种植分散,种植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管理方面,茶农专业技能缺乏,茶园病虫害的不合理防治,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差、交通不便、土壤流失等现象严重。茶基地建设方面,缺乏集便利的交通、合适的坡度、成片的山地与一体的标准化场地,同时也缺乏科学的空间规划。同时,农药化肥的使用没有科学的计算,农家肥等有机肥的推广力度不够。

4.与相关产业的结合不够紧密。中国的茶叶使用范围绝不仅限于茶叶、茶饮料,因为茶产业不仅是农业产业范畴,更是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牵涉到众多领域。当前,安庆市茶文化的宣扬、茶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与旅游景点的无缝连接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在茶叶新产品开发和与其他行业结合方面安庆市与省内和国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茶叶综合利用率十分低下。

三、建议与对策

1.优化茶产业结构,明确区分高低端消费人群,定制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茶叶,实现精确的市场定位。这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茶叶的种类,安庆市应该着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绿茶。同时,在桐城、怀宁宿松等地区,应当结合当地优势发展生产其他茶叶。最终安庆市将形成一个以绿茶为主,其他茶叶种类为辅,种类齐全品质优良的产茶大市。二是茶叶的高低端产品类型,名优绿茶品种最多,产量占名优茶总产量的八层以上。名茶有着众多优秀的特点:茶树古朴茂盛,品种优良,采摘精细,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口味独特。安庆市的名茶有天柱剑毫、岳西翠兰、天柱弦月、桐城小花等,应该加大安庆茶叶品牌的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

2.培育品质好、产量高的茶叶,从源头提高茶叶品质与安全;更新制茶机器设备和优化手工制茶工艺,从流程中提高品质;加强茶叶的密封储存,避免运输与销售过程中品质下降。

3.发展茶叶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茶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条件。整合各个地区分散的茶园和茶厂,利用区位比较优势理论,在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类型的茶叶。这样有利于激发茶农 “改结构”的动力,延长茶叶产业链,实现茶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生产绿色、生态茶叶产品,增加茶农收入,都离不开适度规模经营。

4.实现茶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延伸茶叶产业链条。首先,推进茶叶产加销一体化,推动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茶叶公司及茶叶企业在农村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将茶商的雄厚资本与茶农的精湛种植、制茶技术相结合,实现产量和品质的飞跃。同时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茶园的新鲜茶叶和成品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交到销售商和消费者的手中。其次,进一步拓展茶叶的多功能性。目前的茶业仅仅依靠自身是无法做强做大的,要加大对茶叶非传统功能的开发,努力与饮料厂、旅游景点、酒店等进行商业交流,同时应该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宣传。支持茶叶进景区、进酒店宾馆,在市内开展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一些茶事活动,进一步巩固提升本地市场;三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种茶博会、茶叶经销商大会等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安庆茶的知名度。

5.结合流行元素。当今的商业模式与以前大不相同。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企业不仅仅要做好自己的产品,提高产量和品質,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做好市场营销。尤其是借助于互联网流行元素传播速度相当之快,这既给安庆茶叶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流行元素变化的也相当之迅速,也给我们的营销增加了难度。我们的营销不仅要有传统广告的各种优点,更要具有敏感度和先见性。对于中老年人推出养生茶系列,对于青年人推出高端礼品系列,对于青少年则要结合网络流行元素,注重时效性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查道生.关于建设安庆现代茶产业的构想[J].茶叶通报,2007,29(2):56-58

[2]蒋敏,章传政,徐雯翔.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2017(1):13-19.

[3]陈兆清.六安市茶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0).

[4]安庆市统计局.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5 -2016.

[5]和龙,葛新权,刘延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7).

作者简介:叶茂(1997.01- ),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安庆市茶产业对策建议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2014年安庆市8个中稻品种试验示范初报
安庆市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数学问题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