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外感咳嗽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018-10-22周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进展中医药

周羽

【摘 要】外感咳嗽是小儿常患疾病之一,是急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疾病类型,患病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咳嗽症状加重,必然会造成上下呼吸道感染。我国中医学指出,小儿外感咳嗽的原因在于肺脏娇嫩,常有不足,卫外不固,御邪之力薄弱。本研究重点对小儿外感咳嗽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工作。

【关键词】小儿外感咳嗽;中医药;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3--01

咳嗽是各种肺部疾病常见症状,病因病机比较独立。从病因方面可将咳嗽划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而外感咳嗽往往是由于肺的为外功能障碍,外邪或皮毛而受,或从口鼻而入,对肺部系统造成侵袭,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咳,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普遍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然后再接受口服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止咳等药物,但是外感咳嗽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较多,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以小儿外感咳嗽为例,探究分析了中医药治疗进展。

一、专方验方治疗

张娟, 陈以倩等[1]尝试采用止咳汤(芦根30 g、连翘 25 g、荆芥 15 g、桔梗15 g、防风 15 g、前胡 10 g、白前 10 g、浙贝母 10 g、甘草 6 g)治疗200例外感咳嗽小儿患者,通过半个月的治疗,治愈155例,好转30例,无效15例,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5%。杨巧红[2]主张用宣肺止咳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咳嗽,该方剂由荆芥10 g、桔梗 6 g、紫苑 12 g、炙百部 15 g、白前 10 g、陈皮 12 g、法半夏 10 g、杏仁 8 g、白芥子 6 g、紫苏子 10 g构成,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赵丽红[3]自拟荆防柴芩汤治疗10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儿,药方组成为:荆芥10 g,防风10 g,黄芩12 g,柴胡10 g,半夏6 g,细辛3 g,桔梗10 g,前胡12 g,枳壳 9 g,陈皮9 g,茯苓10 g,川贝母10 g,甘草6 g ,早晚各服用1剂,1个疗程3d,通过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小儿急支糖浆治疗的对照组。

二、穴位贴敷

小儿皮肤比较薄弱,角质层薄,能够有效吸收药物,可使用穴位敷贴疗法。刘相朝,姜攀等[4]在小儿外感咳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取双肺俞穴贴敷红外止咳膏,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同时,他还指出患者通过治疗后,临床效果1d内便可体现,这充分说明了穴位贴敷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快速,不良反应较少。庞广钦[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红外线止咳贴,并膏药由生姜汁、细辛、竹沥、白芥子、远红外粉调制而成,将其贴在患儿肺俞、膻中、天突等穴位,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易于接受。

三、推拿手法

对于小儿外感咳嗽而言,推拿手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再加上患儿年龄尚小,临床效果明显,具有“验、便、廉”的优势,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运用。李娜, 胡波[6]在中药内服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推拿法,具体操作为:开天门 30 次,运太阳穴 30 次,揉耳后高骨 30 次,掐风池 5 次,补脾经 200 次,清肺经 100 次;对于痰液较多者应按揉丰隆穴 30 次;针对风热者,应添加清天河水 200 次、清退六腑 200 次;针对外感风寒者,应掐揉二扇门 200 次,推三关 200 次。每天接受1次的推拿,1个疗程3d,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这充分说明了推拿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患儿依从性好。

四、针刺拔罐

针刺拔罐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治疗疾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周秀玲, 郭亦男[7]在中药内服治疗的基础上配以针刺四缝穴,在患儿第二到第五指掌侧,接近指关节的部位,一只手4个穴位,左右共八个穴位,操作人员在穴位附近轻轻的按压,促使血液保持充盈状态,左手将患儿的另外一只手紧紧握住,使用医用消毒棉签对穴位进行重点消毒,操作人员右手拿着针,立即点刺穴位,并将黄白色黏液挤出。覃翠珍[8]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选取背俞穴进行拔罐治疗40例小儿外感咳嗽,背俞穴位具体分为双侧肾俞穴、双侧肝俞穴、双侧脾俞穴、双侧肺俞穴等,每天拔罐1次,每次留罐不得超过10min,临床治疗效果远远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五、中药雾化治疗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把药物直接渗入到呼吸道表明,使得药物直接抵达病变部位,从而迅速发挥药效,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蔓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适合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中药雾化也是这一原理。蔡庆娥[9]使用热毒宁注射雾化治疗4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儿,共需接受3d的雾化治疗,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詹红艳[10]尝试采用痰热清雾吸治疗小儿外感咳嗽患儿,研究结果表明雾吸痰热清治疗效果起效快,痰液能够有效清除,明显改善了患儿咳嗽症状,相比于敏感抗生素联合病毒唑静滴治疗的对照组,临床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中医指出,小儿外感咳嗽疾病诱发机制为:多心风寒、风热犯肺、燥邪伤肺敛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所致,因此宣肺与散邪并举是治疗的重点。小儿外感咳嗽治疗的方法较多,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目前,寻求快捷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张娟,陈以倩,曹秀芬.清宣止咳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5(35):217—217.

杨巧红.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痰热蕴肺型)52例[J].光明中医,2015,30(1):77—78.

赵丽红.研究自拟荆防柴芩汤用于小儿外感咳嗽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197—198.

刘相朝,姜攀,莫大,等.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7):1392—1394.

龐广钦.小儿外感咳嗽贴敷疗法治疗心得[J].家庭中医药,2017(3):54—55.

李娜,胡波,廖品东.推拿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咳嗽3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4):64—66.

周秀玲,郭亦男,冯晓纯.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3):224—225.

覃翠珍.背部腧穴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88例[J].医药前沿,2016,6(26):356—357.

蔡庆娥.中药颗粒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0):78—79.

詹红艳.中药颗粒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33):33—34.

猜你喜欢

进展中医药
金融稳定立法的关键进展与完善建议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