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8-10-21欧阳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汉字传统文化

欧阳慧

一、在识字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因此,语文课堂应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习字书法的感人故事。在写字教育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述一些书法小故事,从故事中学生得到成长,并了解传统文化。如王羲之年少的时候为了写好书法,每天不停地勤练,每当写完字,就在门前的那口水池里洗毛笔、砚台。时间一久,池水都变成黑的,因此当时的人称那口水池为“墨池”。听后这些小故事学生敬佩名人之情会油然而生,这些前人具有示范作用,学生也会自觉地效仿。当学生开始对这样的小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后自发地通过查询、阅读有关书法的小故事,这样传统文化就不必担心被遗忘在角落。教育学生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形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过程。

二、以课堂为阵地,传承好传统文化

有效利用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发散思维能力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贯穿到教学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工作。

并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主题学习的1+X的教学模式,我在每篇课文教学时,适当插入《三字经》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为学生树立道德标杆。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道德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三字经》里面的“孔融让梨”让学生学会了谦让,“黄香温席”让学生懂得了孝顺父母,“程门立雪”让学生明白了尊敬师长……还有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做人的准则和为人的规范,语文教师可以把这些优秀的文化典故教授給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提升道德自律。

三、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个节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此为载体,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故事,让学生诵读、领会,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这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中,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经典诵读、背诵、赏析。比如:在学习《清明节的由来》时,我引导学生查询和清明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清明节有哪些别名?清明节的来历?哪些著名人物写下了与清明有关的诗词?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关于清明节的传说又有哪些?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吟诗词、祭拜先人、吃艾糍……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四、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目前,在我国,电视几乎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还有不少家庭拥有了电脑。电视、网络上更多的是有声有色的活动图象,其吸引力远大于书籍,这对小学生来说,诱惑力就更强了。因而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就会打开电视或电脑,有甚者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我借着“主题学习”的东风,充分利用主题学习丛书教材,增加了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丰富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学生对人、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使之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感悟人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大部分学生每天能够自觉的阅读丛书和课外书,认真地填写阅读卡、群文阅读表和认真完成一米阅读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三个一”即:每天回家诵读一次《三字经》,看一本课外书,每周写一篇读书周记。我围绕主题开展各项课外文化阅读活动,如: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亲子读书活动、演课本剧、《三字经》朗诵比赛、《三字经》故事会、“阅读之星”评选等。

小学阶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既是我们人生启蒙教育的初始,又是长远教育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讲,品德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因此,利用语文课堂教育,在小学阶段就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力度,在学生幼小的心里埋下学习传统文化的种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民族宝贵财富的继续流传并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汉字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