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

2018-10-21谢裕良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谢裕良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是“学生须能读书”。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呢?怎样才能达到“自能读书”的最终目的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应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4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或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性的提问,直观形象的教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创设有吸引力的环境,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法指导

现代教学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现代教育对学生要求不僅是“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吸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有可能独立地去处理学习中各种问题,去获取各种知识。

首先,要重视叫方法,找规律。比如:《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那应接不暇”如何理解呢?先让学生读读前后文,前面说“……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后面说:“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这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接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说说意思,最后,大家讨论总结,学生很容易理解它在文中指的是“鸟儿太多了,看都看不过来”。由此,学生可掌握这种解释词语的方法:(1)读词语的前后文;(2)用一定的方法解释;(3)对词语进行通俗的表达; (4)与师生交流,检查正确性。

其次,要教给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比如:采用“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学习《一夜的工作》《草船借箭》等;用“从重点段入手”学课文的方法,学习《桂林山水》等;用“从主要人物入手”学课文的方法,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少年闰土》等;用“过渡段入手”学课文的方法,学习《难忘的启蒙》等。

根据不同学法设计相应的操作程序,让学生按程序学习。如“从过渡段入手”学课文,可设计如下三个程序:(1)读课文,看过渡段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找出承上和启下部分照应的段落。(3)这些部分是如何表现内容的。

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思源于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是独立思考开始萌动逐步形成,日趋成熟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教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当然,在这方面,教师要十分注意提问的的方法:

1.从文章的题眼提问

“题眼”是课题的关键词,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如《将相和》中的“和”,既然将相和好说明以前不和,那将相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呢?一下子点出了文章的关键所在。此外,如《第一场雪》中的“第一”,《林海》的“海”等,在文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导学生在此处提问。

2.从关键的内容提问

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章节。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和体会文章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内容的重复处提问

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在这样的地方提问,可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者的感情内涵。如《难忘的一课》等。

4.在内容的对比处提问

如《为人民服务》中的张思德,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种对比突出表现了“人固有一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5.在课文的细节处提问

有些细节描写,能深刻提示文章的内涵。如《第一场雪》写柳树上的冰条儿“毛茸茸,亮晶晶”;松柏枝叶上的雪球儿“蓬松松、沉甸甸”。可提问:毛茸茸的东西反而会沉甸甸的?经过讨论,使学生细致深刻地体会到冰条儿、雪球儿的形象和它们相对于特定附着所给予人们的感受。

当然,提问的方法颇多。如从中心词方面提问;从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上提问;从句子的联系方面提问;还可以从标点符号方面提问……学生一旦掌握了质疑的方法,自读能力就能迅速提高。

四、培养学生评点课文的能力

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学生在字斟句酌、研究布局谋篇之后,进行圈点、注释、眉批、总评,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快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分析和理解水平,而且可以把理解和表达结合起来。怎样指导学生在自读训练中评点课文呢?

1.圈点

学生自读课文,随时圈圈、点点、画画。如生字词用“—”,注音释义用“()”、关键词语用“==”,好词好句用“~”,疑难问题用“?”等。

2.夹注

即在自学课文时,学生凭借工具书解决生字难词,并在课本的字形行间注解释。如(1)正字音。用在多音字或易错的读音上;(2)辨字形。如形近字;(3)解词义;(4)析名词。即学生对一些不熟悉的名词典故进行查正。

3.眉批

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本的开头空白处及简要关键之处进行眉批。有以下几类:(1)词句推敲;(2)标点的研究;(3)笔法的赏析;(4)层次的标示;(5)段意的概括。

4.总评

就是在课文的末尾处,写出全文的中心、表现手法和文章的特色。

总之,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变“学会”为“会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