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文人的饭量

2018-10-21成健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柳亚子饭量郁达夫

成健

在人们心目中,文人往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日三餐也吃不了多少。其实这是一种臆断。比如民国时期的一些作家,他们的饭量就不可小觑。

先说鲁迅。鲁迅自小牙就不好,胃口自然也不好,平时吃饭并不多,但是偶尔也会有惊人之举。据鲁迅的日记记载,1912年12月21日,“晚烹两鸡并面食之,以为晚食”。一顿饭吃两只鸡,还有面,就身材矮小的鲁迅而言,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或许因为那时他才30岁出头,吃得下也受得了。

朱自清的个头与鲁迅差不多,都不足1.6米,年轻时比较胖,体重在120斤左右,但后来越来越瘦,最瘦的时候仅70多斤。他经常暴饮暴食,不能自控。医生对他提出警告,可他就是贪嘴,吃相也不好,以至于他曾在日记里严厉自责,希望引以为戒。比如1935年10月16日:“赴陈铨宴会。厨师系由四川带来,菜很好,我放纵食欲,吃得太多,在礼仪上欠讲究。”不过说归说,最后还是做不到。1940年初,他在一个朋友家吃午饭,一共吃了7个馒头,导致胃病发作。由于饮食无度,朱自清的胃病日趋严重,后来因胃溃疡引发胃穿孔,不治身亡。

郁达夫自幼体质虚弱,很注重食补,王映霞说他“一餐可以吃一斤重的甲鱼或一只童子鸡”。胡适与郁达夫的身高相近,都在1.7米左右,胃口却更好,连续几天转战饭店酒楼也不会消化不良。诗人徐志摩不禁感慨:“我最羡慕我们胡大哥的肠胃,天天酬酢,肠胃居然吃得消。”

总体来看,鲁迅、朱自清、郁达夫、胡适他们毕竟相对文弱瘦小,饭量并不特别突出,甚至吃到撑坏了胃也不过尔尔。再如林语堂,中等个头,带着南方人典型的清秀,但若是有香菇炖鸡这样的可口菜肴,也能吃三大碗米饭。他还喜欢深更半夜找东西吃。一天夜里他觉得肚子饿了,起来煎了5个鸡蛋,还吃了两片脆饼。

然而这样的“成绩单”也不算什么。在民国文坛“大胃王”排行榜上,梁实秋应该榜上有名。他属于天生爱吃的那种人。1926年他从美国留学归来,到了北京前门一下火车,就直奔煤市街的致美斋去吃爆肚—那是他在海外三年间最想吃的家乡菜。盐爆、油爆、汤爆三种口味的各点了一盘,还有一碗烩鸡丝和一个清油饼,直吃得牙根发酸才心满意足,并引以为“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他还曾一顿吃下三大碗炸酱面,外加12个馒头。如此饭量,着实令人惊叹。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若说民国最能吃的文人,大概非苏曼殊莫属。苏曼殊是南社诗人,后出家为僧。他是个性情中人,在饮食方面根本不守佛家戒律,有时甚至到了任性的地步。他曾经将嘴里的金牙敲下来,竟然是为了换糖吃。

有一天,南社同仁柳亚子送给苏曼殊20个芋头饼,过了一会儿柳亚子再来时,饼就不见了。柳亚子觉得奇怪,苏曼殊指指肚子,原来20个饼早就被他悉数收入其中,而他也被撑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还有一次,苏曼殊跟朋友打赌,赌他一顿能吃60个肉包子。吃到第50個的时候,已是腹胀如鼓,两眼上翻。旁人好意劝他别再吃了,他却决意吃光,为此还跟人家吵了起来。

饮食不节制,一时饱了口福,最终却伤了身体。苏曼殊如此胡吃海喝,后来终于酿成重症,年仅34岁便撒手人寰,实在可惜。

民国文坛也有一些作家饭量较小,从不贪食。叶圣陶自小就吃得不多,无论早中晚,“吃了一碗再添是少有的事”。陈寅恪长期节食,有时一顿仅吃两片面包而已。他们虽然体格并不算壮实,却都活到了八九十岁。

美食是人类难以抗拒的诱惑,然而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不知苏曼殊、朱自清他们是否还会那样贪吃?

猜你喜欢

柳亚子饭量郁达夫
题《张苍水集》
魔力语音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恐龙的饭量有多大?
柳亚子和周恩来之间的“龃龉”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
哈佛大学研究中心新发现
柳亚子向毛泽东要过颐和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