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西藏农牧区学生汉语文基础

2018-10-21白玛拉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沟通提高交流

白玛拉增

摘 要:提高西藏农牧地区学生的汉语文基础必须让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文的重要性,重视情感因素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改革汉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它学科的辅助作用。对于农牧区的孩子,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用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汉语文知识感兴趣,为其增添学习汉语文的动力。

关键词:汉语文 提高 西藏农牧区 措施 交流 沟通

我身为一名藏区牧区小学教师,任教八年以来一直担任学校的汉语文教学工作,尽管工作中有很多磕磕绊绊,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这么多年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现在的我不能说是无所不能,但如今的我可以独挡一面了,在这过程中我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同事朋友,学校领导,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帮助。我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我会将它作为我的终身事业去完成。我校地处农村牧区,一直以来普及双语教学,由于学生大部分是农牧民子女,身边都是藏民,从小未接触过汉语及汉文,使得汉语无用武之地,所以在学习汉语文上难度相对较大。主要是因为农牧地区的汉语文教学方法过于拘谨、死板,除了汉语文使用汉文教材之外,其他学科教材均是藏文版,语文教師只能一味的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更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字和词放到课文语境中去理解。学校由于条件有限,缺乏教具,有些课无法完美的诠释,所以这就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汉语文知识,更加无法分析和理解课文。要想有效提高西藏农牧地区学生的汉语文基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文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全国各地都在普及汉语文知识,西藏地区也不例外。随着西藏的发展,西藏地区和我国其他地区、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也越来越多,汉语这种全民族共同的语言成为西藏地区人民和其他地区人民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由此可见,汉语言在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西藏地区民族的母语是藏语,但是各地区之间的方言不同,西藏地区人民的交流也会存在一定的障碍,此时,就要借助汉语言这种全民族共同的语言交际工具,因此,西藏农牧地区的学生应该了解学习汉语文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投身到汉语文学习中。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只有学好语言,人们的思维和思路才会清晰。西藏农牧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文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理解问题了,但是自己却无法使用正确的或者恰当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或者词不达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汉语文基础过差,词汇匮乏、思路不清晰、分析能力差,从而给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根据西藏农牧地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筛选汉语文教学内容,尽可能的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汉语文学习中。

二、重视情感因素在汉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西藏农牧地区学生汉语文教学中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汉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是具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在对西藏农牧地区学生进行汉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学习中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积极主动投身到汉语文学习中。教师还要将对学生的关系贯穿到西藏农牧地区学生汉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汉语文口语练习,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赞赏,对学生的语言错误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并使其在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增强自身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激发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成为汉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

三、改革汉语文教学模式

要想有效提高西藏农牧地区学生的汉语文基础,必须优化改革汉语文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不断激发西藏农牧地区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在西藏农牧地区汉语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汉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作为汉语文知识的接受者,所有的汉语文教学活动都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汉语文知识,这种传统的汉语文教学模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阻碍了学生的智能开发。

经过多年的汉语文教学实践,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教学目标,在每一节课开始前,一定要设计好开场白,设置精彩的课堂导语,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汉语文学习中。由于西藏农牧地区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汉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多补充课外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大学生的阅读容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西藏农牧地区学生进行汉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优化改革汉语文教学模式,还要注重对学生汉语文学习天赋的挖掘,对汉语文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剖析,充分利用汉语文教材内容本身的丰富性和活泼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画、唱、演的能力,让学生学习积累素材,灵活运用汉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联系一些藏族文学作品和文化历史向学生讲述汉语文知识,这样能使热爱自己母语的藏族学生更好的接受汉语文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西藏农牧地区学生学好汉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其它学科的辅助作用

汉语文和其它学科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汉语文的基础好能帮助其它学科的理解,反之,其它学科的学习也能促进汉语文水平的提高。虽然各学科的知识面和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汉语文字。学生要达到对知识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前提是必须充分明白知识的含义和内容,也就是所谓的“是什么”、“为什么”。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却常常忽略这一点,只顾自己滔滔不绝、自我陶醉,浑然不知学生是否真正明白和掌握了。有时,即便是我们认为非常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学生都很可能不知所云,这样的现象早就屡见不显,结果只会是学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总之,教师在汉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西藏农牧地区汉语文教学现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以信赖的眼神和温和的话语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用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汉语文知识感兴趣,为其增添学习汉语文的动力。

猜你喜欢

沟通提高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