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美育实践探索

2018-10-21江大伟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诗美育意境

江大伟

古诗因其蕴含着独特的审美功能和审美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推行,古体诗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小学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期,是养成良好习惯和品德的时期,来自优秀传统文化——古诗的美育自然不可缺少。能够入选小学的诗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粹之作,一些简单的五言、七言绝句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人生情怀,更加利于培养孩子们对于诗词的热情和喜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将审美教育的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挖掘更有效的美育方法,争取让审美理念时刻滋润着教育者的心田,把古诗美育推向常态化。

一、小学古诗中的美育因素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大致可以把它们归为三个方面,即音律美、语言美、意境美。

1.音乐美

古诗从其起源《诗经》开始,就有着独特的韵律和发音特点,而后,这种特点就一直是诗歌的主要特点。它们通过平仄交替规律,词语音调抑扬顿挫,旋律优美,因此朗朗上口。虽然古体诗以平仄来体现,但由于面向的是小学生,故而教师多关注韵脚,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在二四六八句就押“an”韵,韵脚分别是“闲”“丸”“寒”“颜”。

2.语言美

品悟古诗的语言,感知古诗的语言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语言的美主要体现于它的凝练性和工整性上。如《七律.长征》中开篇第一句中的“难”,一个字概括出了红军长征路上的种种磨难,这就是凝练的语言所带来的巨大的美感。再如《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联中字面工整,对仗整齐,通过几个意象的完美结合,生动地描绘出红军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主义精神。

3.意境美“意”是诗的灵魂,是一个诗人的情感依托,而境即诗人寄托这些情怀在生活中的具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盐城市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中,古诗的前两句通过朝雨、客舍、柳色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奠定了后文的感情基调。再如宋朝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通过红和绿这两种反差较大的撞色,为我们的视觉带来极大的冲击,给我们营造出一种立体感十足的意境。

古诗中丰富的审美因素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宝贵资源,为我们探求美育方法,进行美育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美育实践

小学古诗中有非常多的美育因素,教师应充分发掘并将这些因素带入课程,带入学生的心中,对学生们进行审美引导,将深奥的知识变得既有趣,又利于理解,这样孩子们不仅学得不吃力,还会有更多的对所学内容的求知欲。

1.有效指导诵读

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提道:“积章程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可见,诵读方法在古诗审美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指导诵读应该做到:(1)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只有充分感知古诗的意象,把握其意境,理解其内涵,诵读者才能抓住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碰撞,从而将作品中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与诗人同悲欢。(2)把握基调,读出韵味,教师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感情基调,不同类型的古诗诵读的语气态势不同。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诵读时应该把语调放缓慢,用沉抑的语气去读。

2.灵活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以直观的手段将作者所描绘的形象、画面展示出来。因为需要了解一个诗人的情感,教师必须将诗人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心境给学生讲述明白,生硬地介绍这些背景会使得整堂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引入情境教学,在诗句中找到诗人所处的环境,找到具体的意象,在此教学中,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所创设的环境中,先从意象上形成审美感知,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在潜移默化中融于境,引导学生先入情,再入境。在日常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而不是用单一的方式来教授,以音乐欣赏、描绘画面、讲述事实等情境带入方式都是可取的。例如,《宿新市徐公店》(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描绘的是一幅内容丰富的乡村春景图,作者用黄色的菜花、蝴蝶来突出主画面,再以儿童在大自然中扑蝶玩耍的稚趣做辅助,使整个画面生动活泼,体现了乡村田野的自然美。教师在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后,要注意引导他们从较多的景物中有选择性地归纳出小路、篱笆、小树、儿童、蝴蝶、菜花等主要景物,通过观察分析,画面中的美丽景物已映入学生大脑里,使他们初步产生了审美意识。教学时词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视觉信息,使学生轻松地进入了诗的意境。

3.品词析句

古诗以其字句语言的精炼为特色,耐心揣摩和寻味,必能找到有几个字或词是诗词的精髓所在,而能否进入诗词的意境有时候甚至就在个别字中,所以对字词的分析非常重要,老师应将诗词中所出现的特定的字词与学生们进行品读,分析这个词或句在诗人当时的处境下体现出的特定心情,从而使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慢慢感受到诗人在作诗时精湛的炼字技术,培养他们从字词句中突破诗词意境的方法,接近、寻找出诗人的情感。例如大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其中“尽”字就突出了作者目送好友的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认真品读这一字会将学生们引入送别的意境中去。字词句的分析的确是品味古诗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己的字词句鑒赏能力,从而突破书面文字的桎梏,进入诗境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不仅能对诗人用词的精妙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语言凝练生动,具有婉转和谐的韵律,在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升他们对真、善、美的正确建构,对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情感陶冶、人格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备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批准号:17B16J1YC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古诗美育意境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劳劳亭
春色满园
美育教师
一朵花的意境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