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主体施工

2018-10-21张琪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砌体模板钢筋

张琪

摘要:跟国外的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相比,我国的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尚存在很多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到更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将来的建筑工程中,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必定也会更加成熟完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钢筋;混凝土;模板;砌体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ain structure abroad,there are still many place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ain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in view of this problem,we need to invest more time and energy to do better,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the future building engineering.

1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概述

建筑主体工程指基于地基基础之上,接受、承担和传递建设工程所有上部荷载,维持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承重结构体系。其主要包括: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优质主体工程必须保证地基基础坚固、稳定。主体结构安全、耐久,是内坚外美的精品工程。建筑的功能与主体结构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建筑的主体结构是建设在地基之上的,地基要承担、传递整个建筑的负荷,所以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地基结构的质量。建筑体系是由地基和主体结构共同组成的,这也直接关系着建设工程的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建筑主体的质量。建筑主体结构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建筑主体结构是保证建筑空间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是分割各类空间的基础,也是建筑的骨架,所以它极大的影响着人民的利益产生。

建筑主体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利益。在设计主体结构时必须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用材、强度等问题,这些因素会对建筑的质量和成本产生极大影响,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建筑主体结构是一个建筑的骨架,是最关键的环节。

2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2.1钢筋工程施工

(1)钢筋的制作和运输:在钢筋加工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验收及送检工作,验收合格后并经甲方、监理确认,方可开料,入仓库要分类挂牌堆放整齐,并且应作相应的保护工作,防止钢筋在储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钢筋加工的形状以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等。加工好的钢筋,根据进度需要按品种、规格分类挂牌堆放整齐。(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在钢筋安装前需要备好必要工用具,了解施工条件,做好技术交底,并使每个工人都懂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绑扎钢筋时必须搭设工作台,另外,纵向钢筋必须设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钢筋保护层与结构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在相应位置,垫块厚与保护层相同。保护层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绑扎好钢筋需要严格定位,绑扎前还需要放样,以保护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钢筋在安装时有其一定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例如在帮扎钢筋网时,其长宽尺寸偏差不应超过正负10毫米,需经过钢尺测量。

2.2模板工程施工

(1)安装基础模板:当垫层施工完成后,应选择具有足够稳定性、刚度、强度的模板,根据轴线定时量水平基础,边线应运用基础平面尺来量好,且用油漆在各暗柱角做好标记,以此来保证整个模板安装的过程中部能够把材料支柱根据各控制边线加以固定、确保模板硬度和稳固性、增加模板在浇筑作业中施工载茼及负载的承受能力。安装基础侧模应把握好垂直角度,尽可能做到偏差缩小到3mm以内。另外,运用一些比较细比较稠的水泥砂浆将模板与垫层的结合部分存在的缝隙填充严实,确保不会发生漏浆的现象。最后要拉通线较直模板上口,尽最大可能做到边线的顺直。在浇筑工序前应定时检查加固支撑的扣件、承重架等是否固牢拧紧。

(2)施工主体结构模板:立杆作为结构的重要支撑,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应确保竖立于比较坚实的平面上、能够很好的承受支架和上层模板安装完毕所产生的载荷。若不能确保则可能会造成FJ-A结构支撑无法逐层进行拆除,甚至上下支柱处于同一垂线致使主体结构的整个体系的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支模的工序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其不能固定,下面的工序将无法进行。使用脚手架时不能把主节点连墙体、横纵向扫地杆、横纵向水平杆等进行拆除。

2.3混凝土施工

(1)选择原材:应确保所有施工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还需有具体的出厂日期、包装和强度级别的证明书,并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逐项检查核实。(2)控制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使混合土易和性、水泥强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但同时也会造成造价成本的增加、混凝土的体积和用水量产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应加强对掺入水泥量的控制,使其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

2.4砌体工程施工

(1)在施工中把好材料关:水泥采用普通P.O42.5 硅酸盐水泥,必须有水泥质保书。黄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4%。白灰膏必须6×6mm? 的筛网过滤过,在沉淀内储存两周以上方可使用。砖要求几何尺寸正确,头角方正,无破损,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场后重新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砖块应提前2d浇水湿润,含水率10-15%。防止干砖砌筑和边浇水边砌筑。

(2)砌体工程: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采和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砌筑时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前应试摆;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砌筑应刮浆适宜并加浆填灌,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门窗洞口的预埋木砖、铁件等采用与多孔砖大小尺寸相同的预制砼块,将木砖、铁件等预埋在预制砼块内。

3 关于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探讨

(1) 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目前有些企业根本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导致企业管理水平的直线下降。所以,要想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不管发掘人才、挖掘人才,还要不断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等。(2)依据国家和上级的有关规定,针对企业特色适时的修订和贯彻技术管理制度,并且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才能实现工程施工的制度化。(3)针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审核制度,按照审核情况进行总结和评比,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员工主动遵守规章制度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不断在各行各业中的大量应用,施工技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提高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技术越发重要。为了确保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必须要加大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只有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 宋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2] 王翼飞.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04)

(身份证号码:320902199311233010)

猜你喜欢

砌体模板钢筋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截钢筋
把握数学解题模板,轻松做题一二三
SOLIDWORKS Electrical清单模板定制方法
文档提效 用好WPS模板
浅谈Φ3.0m扩底桩三层钢筋笼加工、吊装技术
浅谈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试论砌体工程质量现场检测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
建筑工程砌块砌体施工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