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法

2018-10-21贺清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浅谈初中语文

贺清华

摘要: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以致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应用层递式教学法,以改善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法

引言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而层递式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产物,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特征,可在逐层递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跟潮流,加强对层递式教学法的应用和探索。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需要开展好的教学工作,也是当前一项比较薄弱的工作环节,需要对写作教学进行深度的分析,探究如何提高写作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写作教育模式更加倾向于功利化,让学生们背诵一些写作范文,这样就导致初中生未能对写作教学产生兴趣,很难通过写作教学得到写作素养的充分培养。研究得知层递式教学可以逐渐指导学生们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写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呈现出鲜明的教学运用价值,值得在教学中运用。首先,初中生的作文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的语言网络化严重,在作文中会使用大量的网络用语,导致作文的创新性较差。缺乏一定的素材积累,在作文中反复出现同样的内容。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认为只要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成绩就万事大吉了,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作文内容与思想情感千篇一律。最后,教师未重视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在作文中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纵使有了较多的素材积累,也不会运用自己的逻辑进行有效整合。

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感性素材积累

目前,绝大多数初中生的生活局限于“学校-家庭”之间,呈现典型的“两点连成一线”,他们的生活半径往往在以家庭为圆心的五公里以内,天天见到的都是标准式的楼房、千篇一律的街道、日复一日上下班的人流,因而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往往流于肤浅,也就谈不上积累大量感性素材。

(二)作文教学模式不合理

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往往重视文字写作,轻视口语表达;重视写作技巧训练,轻视兴趣情感;重考试应用,轻文化美育。——严格地说,这就是一种标准化的封闭型作文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把少数先进生培养成擅长在考试时做作文题的“学霸”,但却压抑了绝大多数学生自由、稚气的口语表达,压抑了学生的喜怒哀乐,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更造成美育缺位,以致学生不知如何鉴赏语文中美的意境。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能力

作文的源泉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感受,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观察能力,才能从本质上扭转写作教学“高耗低效”的局势现状,因此在应用层递式教学法时,第一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观察能力。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电视报道、家庭琐事、班级趣闻方面的观察描写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会、思考,并将获得的感受用文字进行表达,以此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写作观察能力。此外,可以为学生布置撰写日记的任务,保障学生每周可以写三篇日记,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观察能力的途径。这样的写作任务布置,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留心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当学生有了观察能力,自然可以写出优质的文章,这就是层递式教学法应用第一阶段教学的关键。

(二)创新写作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对于写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创新,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周围事物,加强其逆向思维能力的锻炼,在独立思考中提出对事物的不同想法。其次,应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句式。在写作当中不一定要按照范文的结构形式,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思路完成写作内容。最后,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深入剖析作文素材,以增强其内容深度。

(三)语文教师借助多種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情感,鼓励他们进行文字表达

研究指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指导初中生进行优质的内容写作,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灌输式教育,不能指导班级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写作教学中,也限制学生们的写作思维。而要想借助层递式教学对初中生开展高水准的写作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开展多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利于收获更优质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认为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情感,鼓励他们进行文字表达。一方面,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尊重班级学生的主体位置,写作教学的开展应该围绕中学生而开展。另一方面,基于层递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语文教师也应该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发挥其主观性的基础上解决之前学生们出现的排斥心理。因为生活和写作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生活发展或者是事物进行观察,立足生活体验获得相关的情感认知。例如语文教师能围绕“母爱”写作主题指导初中生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实际观察去感受母亲对自己的爱。这样可以强化班级学生对母爱的认知程度,在激发其情感的基础上提高最终写作质量。

结束语

写作也是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但是很显然,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极为漫长的提升过程。而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遵循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的教育规律,可在系统科学的训练中,逐步发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邵艳.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9()22):70+72.

[2] 韦嘉敏.浅谈层递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价值[J].中学语文,2019()21):48-49.

[3] 潘燕瑜.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0-41.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浅谈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中类比推理的“形”与“神”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时尚&建筑”的浅谈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