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2018-10-21陈颖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小学语文教学

陈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包含非常多阅读以及写作教学板块,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时间也比较长,课程安排也较多,这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说,面临着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及更高的升学压力,教师需要在写作以及阅读教学中运用更多的时间以及经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读写模式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时,也能够提升综合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引言

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孩子们的听说能力,对于培养孩子们思考能力,锻炼孩子们思维敏锐性,提高孩子们表达交际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孩子们的听说能力,这就必须从我们教学实际出发,立足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行之有效的訓练,还要遵循由浅入深、不断深入的原则。应该说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平时的听说能力训练中,孩子们听的训练机会要多一些,但说的训练机会相对就少了些,尤其是在比较正规场合进行口头表达的机会就更少了。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提供听说的机会,真正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能力。

1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际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仅对其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帮助,并且,这一培养过程还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以及逻辑思维训练。因为小学是学生刚步入学校学习的初期阶段,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十分有利,并且对于后期的语文学习以及文章阅读均会起到重要作用。

2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2.1读中写,模仿文章的写作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对其中的写作方法给予充分的讲解,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中各种表现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等。例如在让学生阅读《北大荒的秋天》时,首先应让学生找到那些句子是描写北大荒的美的,这些句子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然后再让学生阅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然后再说说描写了北大荒的哪些景物以及如何写的,最后跟学生一起探讨文章的结构,即采用了总分结构,突出了北大荒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了这些手法之后,我们就能够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如写《家乡的春天》时,就能够让学生利用文章的写作手法,在描写家乡的村田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持手法,让家乡的春天充满活力和朝气,充分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突出了文章主题。在阅读中让学生尝试着去写,在模仿中帮助学生学会选材、谋篇和立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推广。同时,还要注意:仿写只适应于写作的初级阶段,让学生通过仿写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大门。另外,在仿写中要加强指导,对其中涉及到的难点和重点要充分揭示和说明。

2.2组织课前演讲

课前的演讲,并非要求孩子们宏篇大论,而是指定题目或孩子们自选,让孩子们简单说说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可以每星期安排一到两次,每天安排四到五人。让孩子们课前酝酿准备,但要明确孩子们绝不能背稿子,可以利用提纲来组织说内容。在演讲中,每个孩子演讲完,下一位孩子要先对前面同学的演讲进行简单评述,然后自己再演讲。同时每次演讲完毕,要由我们进行点评总结,肯定优点,指正不足,并精心加以辅导和示范。经过课前演讲,既能够使孩子们说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又能使听的能力得已锻炼与提高。但是,我们对孩子们演讲能力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3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朗读者从准备朗读开始,直到有声语言的最终完成,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分析、感受作品的过程中,典范的作品里,语脉的发展,层次的构成,文气的贯通,对朗读者的逻辑力、分析力、理解力、判断力等都是极好的锻炼。在朗读过程中,作品中那些优美的情景描绘,鲜明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感情变幻等,对朗读者的记忆力、想象力、鉴赏力、创造力等能力的提高都会有帮助。朗读训练还可以使朗读者储存大量的词汇。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名家高手语言表现力精华的过程。作品中那些准确的词语概念,精湛的句式结构,妥帖的修辞方法,总是在悄悄地丰富着朗读者的知识宝库。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所需要的物质材料。学生在就业中,要经历招聘面试,而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面试成功的关键。面试中所需要的口语表达,多数是边想边说。由于物质材料丰富,用时就会信手拈来,那种词不达意、半截“卡壳”现象,就会大为减少。所以说,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阅读,它能够让富于技巧、富于情味的声音形象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正如鲁迅所说的文章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声音美就需要通过朗读来实现。所以我在第一次语文课上,先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掌握朗读技巧,学会运用朗读的技巧,用普通话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然后灵活运用教材,采取多种形式训练。比如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荷塘月色》,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学习朗读中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的处理,使学生感受到美文美读才能给人美的享受。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模仿朗读课文,掌握朗读的技巧。以后再学习新的课文就提前布置学生准备,上课要登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朗读。教学生在文中标注朗读符号,平时要养成放声朗读的习惯。学习诗歌单元,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的意境,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再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评出最好的朗读者。通过让学生登台朗读的训练,锻炼学生人前说话的胆量。

2.4建立、落实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阅读和写作模式应用中,需要建立在对小学生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将各种问题通过情景展示出来,这也能够将学生们将各种疑问主动提出来,让学生增强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积极的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学习,互相借鉴和探讨,将认识层面扩大化,后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并作出一定知识延伸。这种模式也有助于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陶校长的演讲》课文中,可以先将陶行知本人加以介绍,然后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这四个方面作出问题设置,通过问题让学生们主动去思考,并让学生去回答。在课程学习中,通过问题情景的建设提升了文章深度,也让学生写作中明白反问以及疑问的含义,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加清晰,让学生在后期写作中增强感染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技巧、积累素材,在写作中不断运用写作方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讲,其是需要长期实践且比较艰巨的一项任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只有通过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建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写能力[J].考试周刊,2017(A4):40.

[2] 马玉梅.小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03):52.

[3] 高婷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36):41-42.

(作者单位:长春市九台区西营城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小学语文教学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培养听说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