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8-10-21刘影连桂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积极性质量

刘影 连桂华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科目。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离不来计算,计算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性,在日常数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创新教学方法,使小学生懂得灵活运用计算技巧与方法,不断加强计算的精确性,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数学计算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以期不断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为小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培养;质量;积极性

引言

素质教学背景下,数学教学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素质教育重要性,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能力,能够为小学生日后生活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充分激发小学生计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分析数学计算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数学计算贯穿与数学教学中,并且要求小学生要细心、认真,否则计算过程容易出现问题,进而致使最后结果出现误差。首先,在计算之前要认真审题,从而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其次,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严格按照相关公式与条件进行计算,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平时要注重数学计算,降低计算过程中小错误的发生,并且针对简单题目也要认真对待,仔细计算。大部分小学生将自身的小错误认为只是在计算中不细心、马虎,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最终会累积成严重的一些问题,学生这种思想,不利于提高其成绩以及综合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这些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其计算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一)依据计算教学标准,更新教学观念

小学时期数学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基础性的作用。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计算部位是教学的重点与前提,贯彻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依据计算教学标准,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热爱计算、主动计算,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计算的好习惯,达到计算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构建合理的计算教学情况,调动小学生计算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数学教师要创设相关情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加到数学计算中,从而思维得以发散,计算潜能得以激发,主动进行相关的运算与计算练习,不断提生小学生的动手水平、计算水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符合小学生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计算环境,并且能够把不同类型的计算题型进行整理与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计算质量。

例如: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师在讲解这一节内容时,首先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些百分数知识制作成课件为学生播放,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明白百分数相关知识,并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领悟到百分数的重要性,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相关的概念等。除此之外,要培养小学生独立探究的精神,明白数学对自身发展的价值,调动学生计算热情。如:超市双十二大促销,小明打算买20个篮球,每个30元,由于促销搞活动打九五折,但是由于小明一次购买20个,再打9折,那么小明需要花多少钱就能买到这些篮球?这种题型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计算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与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独立计算与分析,不断提升计算能力。这种方式符合小学生发展要求,学生愿意积极主动进行计算。

(三)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养成计算的好习惯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习惯,它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前提,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计算态度,养成计算好习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的监督与引导小学生,使学生能够仔细听讲,自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与考虑问题,最大程度规避不依靠教师讲答案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计算完成以后要仔细进行验算,进而及时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小学生的反思观念,对于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师在讲解这一节知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自主思考并完成相關练习。接着指导学生独立进行验算,教师给予适当的教学评价。最后开展反思活动,让学生针对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反思,学生形成自身的思维模式,掌握运算思路,明白圆柱表面积公式的由来,能够将公式有效应用到计算中。这种方式长期坚持,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计算观念,计算习惯慢慢形成,对于提高计算能力有极大帮助。

总结

总体来说,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作用。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成绩,而且要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能够使小学生做事情更加认真、细心等,符合新课程改革目标。使学生具有清晰的思维,具有敢于面对繁琐计算的心理,进而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构建合理的计算教学情况,调动小学生计算积极性;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养成计算的好习惯等,不断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科杰,余敏希.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8(28):71-72.

[2] 蒋宏伟.浅议牢牢把握新理念,精心组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78.

[3] 陆路.夯实基础,掌握技巧,培养习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00.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华家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积极性质量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