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讲好物理复习课

2018-10-21马国利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8年52期

马国利

摘要:复习课是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继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知识的复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复习形式  理解掌握  總结归纳  分类讲解  高频错误点  二次复习等

复习课通常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的,在对巩固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显得非常的重要。所以复习课是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继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知识的复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终身受益。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上好每节复习课,重视每节复习课,我个人认为上好复习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复习形式要多变,让学生能够“动”起来

以前我们教师在学生复习时,大都采用教师大致布置一下,让学生自由复习,而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学生们的效率就很低,复习效果不太明显,如果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知识的获得就会变成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变成了知识获得过程的参与者。因此复习课要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尽可能吸引住学生,要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动起来。比如复习电路时,可以进行个实验操作小比赛,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加强对物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轻松复习到了许多没有掌握的知识。

二、总结经典小规律及小方法,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对于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题型,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多总结一些小口诀、小规律,先让学生能够将试题尽可能做出来,从而收获一定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在复习电学知识时,我给学生总结归纳出电学的公式、规律等知识点,像电流表的“测串并短”,电压表的“测并串断”,实物图连接的“三步走”,简化电路的“三步走”等等耳熟能详的小口诀,形象而易于理解,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就有了必要的后勤保障,使复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寻找试题的共同特征,分类高效讲解

如果将物理知识整体分析一下,会发现毫无联系的知识点间会有许多相似的联系,把它们串联起来讲解会更加高效。所以我们教师要勤于去寻找这些看似没联系的东西,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总结出解决的方法,在中考前的复习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物理试题中有一类动态分析试题,光学、力学、电学中十分常见,像动态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力学中的动态滑轮组分析,电学中的动态电路分析等等。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中的一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试题的容量增大了,但是有一部分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有共用的物理量又有各自单独的物理量,即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构成了物理中的动态题型。在讲解动态电路分析时,我会先让学生分析电路在不同状态下的详细构成,串联或并联,电表测谁的的电流或电压等等,然后找它们的共用条件和独立条件,利用相关的规律和公式进行综合分析,这样的思路会很有条理性,步步分析,分层分析,直到彻底理解为止。

四、平时多积累学生高频错误点,做到针对性巩固复习

学生之所以一直出错,总是在一个位置出错,归根结底还是解题方法没有真正掌握住,导致做题时出现方向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的局面。对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多积累学生在哪些方面一直出错,可以记录到电脑上,待复习时再反复看看,提取出来针对性讲解。

如果在哪个方面出问题,就一直练习这个方面的试题,对这个点进行集中“轰炸”,直到学生真正掌握真正理解为止。

五、汇总复习效果,做好二次复习

知识的掌握需要过程,就算我们的复习课设计十分详细周全,依然会有许多学生对某些知识存在一定的疑惑,所以复习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复习效果,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复习。二次复习针对性会更强,力求大部分学生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可以通过测试的形式进行分析,这是比较直接的,试卷分数能说明问题,然后继续搜集错误点,为二次复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也可以课下单独与学生交流,了解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知识遗漏,需要不需要补充,这些都是我们教师需要做的。

二次复习时间不需要太多,但一定要选出经典试题,进行精讲精练,特别是班级的尖子生,通过这一环节后各方面的能力会更加强大,可以极大提升班级的实力,对学生的整体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心理学.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

[2]九年级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