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办好报纸生活类周刊

2018-10-21周钰姣

传媒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参与性版面报纸

周钰姣

摘 要:面对当前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报纸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报纸想留住读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推出生活类周刊无疑是个好办法。目前,各地都市类报纸纷纷减少娱乐副刊、网络特稿等版面,转而将精力投入到生活类周刊上。报纸生活类周刊具有出版周期较长,与读者互动性不强等局限性,想办出特色,打造品牌影响力并不容易。要办好报纸生活类周刊,就必须突出地域性、特色性、服务性、趣味性,并加强读者的参与性,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服务性;地域性;鲜活化;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02

生活类周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我国京沪等中心城市,由于其“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度,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于是党报类新闻媒体也纷纷开辟生活周刊专版,从而推动了我国报纸类生活周刊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对传统报纸包括生活类周刊这类版面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并顽强地生存下去,已经成为摆在媒体人面前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生活类周刊主打“特色牌”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想将报纸生活类周刊继续创办下去,必须在周刊的内容上找到出路,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促进报刊的持续发展。

由于报纸生活类周刊随着报纸受众定位的变化而出现,它通常属于周期性版面。与新闻类版面不同的是,报纸生活类周刊大多将关注的着眼点放在普通人的生活、娱乐、消费和情感上,体现出更多的大众化、通俗化倾向。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从民众中来,也在民众中流行开来。

生活类周刊就像是专门为各类读者订制的一道大餐,针对不同的读者,不同喜好给出具有特色的报道内容。

(一)鲜明的地域特色

特色,是报纸生活类周刊的灵魂,是吸引读者阅读的首要因素。与专业性的新闻版面不同的是,报纸生活类周刊反映的内容一般都具备比较鲜明的地域属性,无论是在栏目设置、稿件内容、版面风格,还是图片展示上,都突出了地域性,既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当地熟悉的风土人情,又有着极强的辨识性,这样带着浓重地方特色的周刊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北京晚报》的“生活”周刊,大多反映的是北京的风土人情、北京的老街坊、老建筑等,充满了浓郁的北京味。《东莞时报》每周推出的《生活莞》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浓郁的地方特色。笔者所在的《遵义晚报》就针对遵义的酒文化开辟了《酒周刊》等。对于本地读者而言,这样的周刊无疑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大众性和专业性兼顾

报纸生活类周刊是报纸适应当前读者阅读风格和爱好的变化而主动调整的结果,与其他版面相比,生活类周刊更加接近生活、接近大众。所以,要想抓住读者,一定要紧扣这一主题,在周刊文章编撰上要立足于面向普通群众,贴近百姓生活,也就是要突出大众化这一特征。和生活类杂志受众比较特定的特点相比,报纸的读者更为广泛,涉及极大的年龄跨度,包括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读者,这就要求报纸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对于大多数都市类报纸而言,都开辟了健康、教育、旅游类较为“大众”且贴近百姓生活的周刊。这类周刊内容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整体风格比较轻松惬意,但要办好办出特色却并不简单,除了要抓住读者感兴趣的内容,更要注重深入挖掘,做深做专。尤其是针对一些广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应该紧抓不放,持续发力,体现媒体的专业性和操守,这样才会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与发行量。

(三)注意受众的细分

虽然报纸生活类周刊具有大众性的特征,但也要注意受众的细分,关注受众的个性选择,针对不同的读者给出不同的大餐。如《新京报》推出的“新食界”周刊;《东莞时报》推出的“妈咪home”;《深圳晚报》推出的“深晚悦读女郎”等周刊就显得比较“小众化”,这样的周刊直接针对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服务,受到市场的青睐,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和细分化。

(四)版面设计“动”“静”兼顾

报纸生活类周刊整体风格大多比较轻松,版面上文字和图片的呈现都极富表现力,这就要求版面设计简洁而不简单,将阅读节奏控制好,使得图文比例协调,编排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报纸生活类周刊的版面设计尤其要突出“动”与“静”的兼顾,“动”指的是版面的设计风格要处于变化中。与传统新闻版面不同的是,报纸生活类周刊内容轻松新颖,版式设计上也不需要太严谨,反而需要突出动态,突出设计感,抓住读者的眼球,这就注定报纸周刊版面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换脸”。

既要“动”,又要“静”,听上去似乎比较矛盾,实际上却并不相悖。报纸生活类周刊的“静”指的是在版面设计变化的同时,保留周刊固有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认出是那张报纸,那个周刊。只有做到“动”“静”结合,报纸生活类周刊才能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做出新意、做出特色。

二、报纸生活类周刊編辑的重点

(一)内容鲜活化

报纸生活类周刊往往每周出一期,见报频率不高,如果再不注重内容的“鲜活性”,仍是一般的新闻题材,采用四平八稳的新闻语言写作,读者读的时候就如同嚼蜡,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该版面的关注。因此,生活类周刊的内容一定要选择那些鲜活的题材线索,尤其是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内容,更要不惜篇幅,集中精兵强将重点突击,抓住读者的眼球。

如某市2017年底,突然出台了机动车限行政策,由于事关全市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该政策引发了全市群众的持续关注。看到这一新闻线索,该市党报生活周刊版面,立即组织采编人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从政策出台的背景到具体的限行时间、限行措施等,编辑人员都深入一线,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从而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发布于周刊上。该文一经刊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增强“参与性”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猛,考察其优点可以发现,新媒体除了能够快速传递新闻事件之外,还可以实现与广大读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广大读者可以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中,甚至对新闻事件进行再度爆料,从而使读者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报纸类传统媒体,普遍缺乏与读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往往是刊登出来之后,就不再过问此事,对于读者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问,也较少答疑解惑,因而影响了报纸的发行。

生活类周刊受限于每周一次的版面,因而如果不能实现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即使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热点,一周之后,大多数读者也都对之淡忘。所以,生活周刊更要做好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尽可能地让报纸“走近读者”或让读者“走近报纸”,参与其中,成为特殊的一员。

增强生活周刊的参与性,首先是让读者参与到周刊的创作中来。要发扬“开门办报纸”的精神,吸引更多读者。同时,周刊编辑部还可以策划发起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增进广大读者的参与。如每年国庆节、母亲节,周刊可以开辟“我向祖国说下知心话”“妈妈、我想对您说”“晒晒我的全家福”等栏目,使读者参与到报纸版面上来。生活周刊还可以开设一些“参与性强”的栏目,如“自我亮相”“家庭录像”“走近百姓”“身边的吉尼斯(明星)”等,进一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三)较强的实用性

生活类周刊,重在反映群众生活,这就要求周刊的内容必须要接“地气”,否则曲高和寡,问者寥寥,最终将会无人问津,但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张家长李家短”的情况说明,或者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谁家房子漏水了”“谁买个电器出故障了”等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上,过去一段时间,许多生活类周刊热衷于对民间纠纷调解的报道,翻开这类报纸,几乎全是“她让某某家重归于好”“金牌调解员的心路历程”等等报道,事实证明,这样一哄而上的报道,在读者兴趣消失后,立马归于沉寂。所以,生活类周刊必须立足于群众的生活,立足于日常实用,既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更要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活的疑难问题。

比如报纸推出的健康周刊,就相当于一张小型的健康报,让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可以在上面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旅游周刊也应该是一份微型的旅游指南,除了告知行业动态这样常规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拿到这份周刊知道去哪儿玩,怎么去,玩什么。

三、结语

报纸推出生活类周刊不难,但要办好却是个难题,如何把周刊办得大众却又不“平凡”,具有明显的特色化却又贴近百姓生活,需要进一步发掘周刊的特色,增强读者的参与性。只有这样,报纸才能迎难而上,在发挥自己纸媒优勢的同时,汲取众家所长,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吴雄伟.版面视觉中心的处理——谈浙江日报《生活周刊》版面调整的体会[J].新闻事件,2006(5).

[2]杨玉华.论新闻编辑者应有的素质[D].南京师范大学,2010.

[3]王强华,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参与性版面报纸
确实不容易
A Survey of Research on Fine—grained Sentiment Analysis in Chinese
在感性消费时代的创意包装设计
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参与性对中职旅行社计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版面撷英
求果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
考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