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利与弊

2018-10-21林芸菲

科技传播 2018年19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应用效果

林芸菲

摘 要 为了提升航拍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首先简单阐述了航拍技术的内涵,对应用航拍技术可以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可以突破限制深入无人禁区进行拍摄、减少拍摄成本、提升新闻拍摄效率等优势进行分析,同时也发现在航拍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着航拍空中领域有安全隐患、航拍记者专业水平不高以及缺乏责任感、航拍器材的硬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以供相关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 航拍技术;电视新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0-0136-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航拍技术在不断完善,进而使航拍技术可以应用在电视新闻报道领域当中,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视觉效果以及拍摄质量,解除了拍摄的地点限制,但是,在航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航拍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电视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对航拍应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技术优势以及问题进行系统探究,旨在提升航空技术的应用水平。

1 航拍技术的具体内涵

近几年来,随着无人机航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航拍技术在各个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升了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目前,航拍技术可以进行俯视角度拍摄,进入到人类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拍摄,同时拍摄的面积较广,可以有效提高拍摄的效率[ 1 ]。将航拍技术应用在电视新闻报道当中,进行全程跟拍,可以有效较少拍摄的成本,提升新闻报道的效果。航拍技术主要由航拍系统以及航拍技术人员构成,其要求系统中摄像机的集成度要高、稳定性要强。

2 航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2.1 可以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当中,现场拍摄环境可能会限制新闻摄像人员的录像角度以及构图,在一些采访活动当中,记者可能会无法拍摄到理想的画面,这种情况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套路化以标准化,缺乏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新闻观众也不能从新闻报道中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传统的拍摄视角过于局限,而采用航拍技术可用俯视视角进行新闻拍摄,可以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2]。

2.2 可以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

利用航拍技术进行拍摄,可以扩大拍摄视角,在第一时间使观众了解新闻报道现场的全部状况,获取更加全面的现场信息。例如:在发生地质灾害时,仅仅依靠人工力量进入灾区现场很困难,电视台应用航拍技术,可以对灾区现场进行全面拍摄,对灾区的整体面貌进行拍摄,一方面可以让新闻观众可以对受灾状况进行了解,使观众为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救援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营救,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2.3 可以突破限制深入无人禁区进行拍摄

航拍技术优势可以在人类无法正常生活的环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自然灾害现场、战争现场、核辐射现场等。在灾难事故的新闻报道中,由于该类事件具有突发性以及不可预见性,现场的状况通常十分紧急,记者以及拍摄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新闻现场进行拍摄以及报道,而在这时应用航拍技术可以出色的完成拍摄工作,承担记者以及拍摄人员的工作任务,深入新闻现场,对现场的图像、视频以及声音资料进行采集,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3]。

2.4 减少拍摄成本、提升新闻拍摄效率

传统的拍摄方式主要是采用直升机承载记者人员进行新闻现场拍摄。通常状况下,新闻单位会租赁民用的直升机进行新闻现场的拍摄工作,租金以及押金数额较大,除此之外,还要雇佣大量的人力,因此,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策划以及申请航线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面对突发的特殊状况,不能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拍摄,进而使新闻的实效性得不到保障。

3 航拍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應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航拍空中领域存在安全隐患

现今,诸多海外国家面临着恐怖袭击事件,航空领域的安全问题事关重大,航空监管相关部门对航拍的监管较为严格。航拍技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侦查工作,在近几年逐渐进入民用以及商用领域当中,各个行业都开始采用无人机开展相关工作,在航拍技术得到提升的同时,违规航拍以及航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4]。之前我国针对无人机航拍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但是,没有对航拍设备的生产、销售以及使用等环节进行明确规定,进行使航拍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2 航拍记者专业水平不高以及缺乏责任感

在使用航拍设备进行拍摄的过程中,部分操作技术人员缺乏责任感,存在侥幸心理,在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的过程中,存在没有避开密集人群、车辆以及建筑物的状况,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在降低了拍摄效果的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存在部分航拍记者专业操作水平不高的现象,如果仅仅掌握开关位置以及飞行操作技术是不能满足拍摄要求以及安全要求的,需要操作人员对相关法律、航拍气象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掌握,才能有效保证拍摄的效果以及拍摄安全。

3.3 航拍器材的硬件不完善

首先,在应用航拍技术进行拍摄的过程当中,航拍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对整个电视新闻报道的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大多数的新闻现场,需要记者对现场的状况进行报道,航拍设备的噪音会干扰报道过程,使电视新闻观众无法听清现场记者的报道内容[5]。

其次,航拍无人机设备的载重量有限,不能承载容量较大的电池,进而使航拍设备的续航能力差,一般的航拍无人机设备续航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对于时间较长以及现场较大的新闻报道来说,不能有效发挥出航拍技术的优势,进而使拍摄的效果不好。

4 提升航拍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4.1 完善航拍领域的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航拍技术的应用效果,保证新闻报道的实效性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该不断完善航拍领域管理制度。

首先,要针对航拍技术发展的现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严格规范,出台相应的航拍技术发展规章制度,加强对航拍设备生产、销售以及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保障航拍设备的质量,使其可以在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拍摄工作[6]。

其次,新闻单位主管部门应该与航空单位进行沟通协调,针对当前的新闻拍摄状况制定出符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管理方法。

最后,针对航拍技术应用的核准以及审批过程法律缺失的现象,相关法律部门要针对现有应用状况,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而保证航空技术的合理应用。

4.2 提高航拍记者的责任感以及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提高航空拍摄的效果,使航拍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需要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以及责任感。严格规范技术人员的航拍操作,在航拍的过程中要避开人群密集区域以及建筑物等,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以及时间进行现场拍摄,确保周围群众以及公共设施的安全。对存在违规操作以及因个人原因导致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新闻单位要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4.3 完善航拍器材的硬件设施

无人机等航空器材的质量,是拍摄效果以及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要积极完善航空拍摄器材的硬件设施[7]。

首先,减小航拍设备的噪音,提升无人机等航拍设备内部发动机的质量,减小噪音对电视新闻报道现场的干扰。

其次,提升航拍设备的承重量,使其可以承载更大容量的电池,进而提高航拍设备的续航能力,使航拍技术的应用效果更好以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最后,提升航拍设备的拍摄画质,在提升电视新闻拍摄画面质量的同时,也使新闻观众可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5 结论

通过分析本文可知,航拍技术的应用对现场新闻报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航空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完善航拍领域的管理制度、提高航拍记者的责任感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完善航拍器材的硬件设施。通過开展以上几点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航拍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叶铨.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作品中应用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12(18):24-37.

[2]门晓峰,石光华.浅谈无人机在电视新闻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18,19(6):39-40.

[3]张丙超,杨苏丽.浅析无人机航拍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J].今传媒,2018,26(5):38-40.

[4]代晓.无人机拍摄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5(13):14-18.

[5]张伟雄.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作品中的巧妙应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25(3):45-48.

[6]潘文忠.无人机航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用初探[J].视听纵横,2017,11(2):21-33.

[7]张晨光.浅谈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6,17(6):18-20.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应用效果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