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九年级化学复习课的思考

2018-10-21田露露遵义航天中学恒大分校贵州遵义563000

新生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用途微观性质

田露露 遵义航天中学恒大分校 贵州遵义 563000

一、背景:

九年级化学是学生的入门课程,学生从物品视角转换到物质视角来认识世界,九年级化学的知识安排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教材内容的编写较简单、浅显,学生能初步学会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及变化规律,并初步了解一些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但学生掌握的知识零散而浅显,对方法一知半解,应用能力较弱,无法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仅仅靠新课的学习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更无法深刻体会化学学科的思想和价值.复习课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优化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究、发展创造的过程,九年级化学复习课对学生的能力、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较多的复习课,都是以复习知识为主,忽视方法的引领和思想观念的渗透,化学学科价值体现不够.更有部分教师对复习课的定位不准确,仅重视知识的重复,目标空洞,不具备可操作性.也有教师以设计新课的形式,出现情景不能为主题服务,重难点把握不当,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这样的复习课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提升,而且会使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得不偿失.

二、教学案例分析:

复习课《酸和碱》,选自贵州省优质课大赛.

(1)课程地位分析:酸和碱的性质复习是前几章学习的继续和总结,前面所学的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溶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规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下一课时"盐、化学肥料"的知识进行理解.

(2)教学目标:知道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了解物质的分类依据,形成分类观和元素观,体会 "物质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思想观念;通过预测、验证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从"从典型到一般"的认识物质的思维方式,并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通过分析酸和碱的性质,分析酸和碱的组成结构,及酸溶液和碱溶液的解离过程,引导学生构建透过宏观现象看微观本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物质的思维方式;复习酸碱的性质,构建酸碱知识体系,会用化学用语表示常见的酸碱的化学反应.利用酸和碱的性质对酸碱进行鉴别、了解酸与碱的常见用途,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能初步了解常见酸碱变化的实质,掌握认识一类物质的基本思路.

(3)学生分析:学生刚学习完酸和碱的性质,知识点零散、浅显,对分类法、对比法理解不够深入,能看懂微观粒子图,但还未学会从微观结构上去分析物质具有某些性质的原因.

(4)教学重难点:从宏观组成、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酸和碱,体会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归纳出多角度认识同一类物质的方法.

(5)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观察法、对比法、分享与交流

(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物质的简单分类,明确物质分类的依据.形成元素观和分类观,为后续引导学生思考认识一类物质的方法作铺垫.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同一类物质(浓硫酸和浓盐酸)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知道为何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让学生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分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思考回答物质的简单分类,分类的依据images/BZ_37_1335_1230_1492_1533.pngimages/BZ_37_1513_1247_1676_1522.png回忆浓盐酸和浓硫酸性质的差异性,设计鉴别方法感受鉴别物质的方法是从物质性质的差异性入手.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方法对同一类物质(固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进行鉴别加深对其物质性质差异的体验与感悟,并利用差异性鉴别物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鉴别不同类别的物质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学生回答鉴别方法images/BZ_37_1271_2182_1754_2357.pngimages/BZ_37_1280_1882_1745_2191.png小组合作,设计思路,自主选择药品,并对药品分类,整理归纳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引导下体会物质的分类,通过物质间的反应现象认识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完成知识的整合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盐酸的性质,推测酸类的性质.学生自主实践,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推测碱类的性质.学生思考,回答,归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会认识物质从典型到一般的发展过程.以交流与讨论的形式进行酸和碱的性质归纳与综合应用.根据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猜想并验证氢氧化钡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思考、回答、设计实验通过认识酸和碱两类物质的反应规律,利用类推法预测、并验证同类其他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从实验角度认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从组成角度、离解角度认识同一类物质(酸类和碱类)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因.images/BZ_38_244_633_732_1025.pngimages/BZ_38_245_1050_732_1379.png对比观察酸溶液中共有的离子种类和不同的离子种类,归纳出酸溶液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因.对比观察碱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共有的离子种类和不同的离子种类,归纳出碱溶液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原因.通过实验检验酸碱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微观角度认识酸和碱溶液,体会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物质的思维方式.教会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物质.引导学生回顾酸和碱的用途,引导每一个用途反映的酸和碱的性质.再让学生通过酸和碱的性质,推测他们具有的其他用途.学生简单回答.根据性质梳理用途,用途推测性质,反应出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我的收获:请同学们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谈一下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思考回答本节课的收获以学生为主,引领学生对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使知识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引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同时了解教学效果.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7)教学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从鉴别同类别的物质、不同类别的物质的方法出发,以"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为主线,运用化学分类思想,以酸碱知识为载体,利用观察法、分类法、对比法,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思路和方法,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从化学视角认识一类物质的基本思路.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思想,深刻体现化学学科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整堂课,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语言简练、用语准确,有亲和力,课程中处处渗透"从典型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验到结论,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等化学学科思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了解并及时应用化学方法多角度认识物质,课堂精彩纷呈.同时本堂课也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意识和模型建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优化.

三、复习课的设计建议:

复习中要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

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复习时,应从三个角度去准备:

一是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深刻体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守恒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把握方向和目标.

二是理解学生认识物质性质有一个从典型代表物到类别物质,从单一角度到多角度、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层级发展过程.利用化学学科思想驾驭和管理整个课程,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建构.

三是落实复习计划,进行复习设计.

(1)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分析学情,分析教材,思考如何落实,如何体现,不专注于知识,应更注重方法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具有可操作性.

(2)设计情景时,应为主题服务,利用情景激发学习对化学学习的热爱,有诱惑力,同时利用情景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也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复习课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科思维的形成.

(3)设计内容时,定位要准确,把控重难点,根据重难点合理安排时间,寻找理论依据,设计思想方法,如现在常以"学习方法、培养思维、生成智慧为明线,知识内容为暗线"设计复习课.切忌将复习课用题目堆积,以重复知识为目的.

(4)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为主,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问题设置具有层次和深度,指向性强,有刺激度,注重思想和方法的引领.

(5)设计练习时,应严格筛选,必要时对题目进行整合、修改等,杜绝简单的挖空式填空,题目设置应扎实有效,逐级拔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能力的提高.

(6)设计评价时,应对学生的回答的是否全面、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思维是否缜密等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简单、低级地回复"好与不好".

猜你喜欢

用途微观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乡村的“功能”——振兴乡村的“微观”推进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椰子的大用途
用途
微观的山水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
宏观把握 微观提炼——我的楹联创作感悟
书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