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权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

2018-10-20谢艳园

炎黄地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赋权教育培训

摘 要: 教育培训是增加新生代农民工能力与权力的有效途径。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不仅需要国家、社会、企业等外部力量提供条件来推动,也需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主动争取资源,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与就业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培训意识,实现自我赋权。教育培训可以作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融入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路径。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教育培训;赋权

1 理论出发点:赋权

1.1概念界定:新生代农民工

本文所指的新生代农民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1.2权力、无权与赋权

权力是指人们所拥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且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亦即权力感,这种权力感可以增进人们的自我概念、自尊、尊严感、福祉感及重要感;无权是指人们缺乏能力或资源,亦指人们会通过内化过程,形成一种无权感,这种无权感使得人们指责贬低自己,进而陷入无权的恶性循环(陈树强,2003)。

1.3赋权的层次

赋权涉及到个人、人际、微观的环境与组织以及宏观的环境或社会政治等四个层次。①个人层面:发展个人权力感与自我效能感;②人际层面:强调个人与他人面对共同的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③微观环境与组织层面:强调服务的输送,是确保资源和改变的中间层次系统;④宏观环境或社会政治层面的赋权:强调通过社会行动、政治系统或社会政策来进行社会改变。

1.4赋权的模式

增权模式主要包括“个体主动模式”与“外力推动模式”(范斌,2004);个体主动模式强调个人在增权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其假设前提是权力存在于案主之中(张时飞,2001),外力推动模式则强调外部力量在激活弱势群体方面的推动作用(范斌,2004)。这个理论既相信权力存在于服务使用者本身,也深知外部力量在促进服务使用者具备权能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2.1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未来发展有强烈的要求。有学者认为,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帮助来提升他们人力资本,才能促进其在城市更好的发展(栗平,2007)。他们教育培训需求特征表现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愿强烈;青睐能够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培训;欢迎提升职业地位的培训内容;希望培训时间安排灵活,期待“循环——菜单式”培训;更有意愿参与低廉、免费的教育培训(吕莉敏、马建富,2010)。

2.2国家出台的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与法规

随着国家对新生代农民群体问题的日益关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教育培训的政策与法规也不断出台。2003 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2003~2010 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2006 年 4 月,劳动保障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决定共同组织实施 “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后来团中央还出台了进城务工优秀青年培训计划。这些政策的出台使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到了教育培训所带来的益处。为保证农民工教育培训这个庞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国家需要在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层面继续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政策支持,破除制度障碍,调动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利益群体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

2.3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可行性

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来看,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发展自己的强烈愿望,渴望融入城市社会,对教育培训有迫切的需求;从社会层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技术和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望而却步,但他们又不想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目标。而教育培训具有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与人力资本的作用,能有效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更好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以及国家在城市化、现代代与工业化中遇到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3 小结:通过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赋权之路

赋权的目标在于挑战压迫并努力让人们主导自己的生活,使服务对象达到意识提升,广义上讲,赋权是教育取向的。育培训具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提升其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的作用,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赋权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并承认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能力与权力。

我们将新生代农民工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培训的过程定义为“个体主动赋权”,同时将国家、社会与企业等主体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资源的行为定义为“外力推动赋权”。从推动教育培训有效发展的角度来讲,新生代农民工个体主动参与教育培训与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外力推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外力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将缺乏有利的参加教育的制度环境,他们将在参加教育培训的过程将遭遇更多的无力感;若缺少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主动参与,那么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培训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通过教育培训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赋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参与了教育培训,其就业技能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更谈不上提升人力资本、增加发展机会与融入城市社会;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与政策保障,或政策法规仅仅只停留在政策文本层面,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将是一个空口号,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也得不到任何益处;而有效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培训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只有当各方力量在权力关系中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时,才真正有可能促进这个群体自身的赋权。

作者简介:

谢艳园(1987.09-),女,汉族,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赋权教育培训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期刊评价中小同客观赋权法权重比较及其思考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赋权理论
首届赋权型性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问题、策略与走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