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廷御医与两代皇帝之死

2018-10-18郑云鹏

看历史 2018年9期
关键词:张瑜热症孝宗

郑云鹏

一位宫廷庸医害死两位皇帝,最终只是获罪戍边,得以保全性命。这其中又有什么内幕?

拜各种古装宫廷影视剧所赐,我们知道古代宫廷的御医是高风险职业。御医难当,那些制造了医疗事故的御医们自然是难免死路一条,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在大明朝就有这么一位奇葩御医。

弘治十八年四月,北京天坛。

一位清瘦的中年人已经在天坛上枯坐了很久,他不时地擦拭额头的汗滴,抬头焦虑地望着天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中年人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喊道:“感谢上苍,垂怜我大明百姓啊!”

他正是大明朝第九位天子、明孝宗朱祐樘。天下大旱,为了这场雨,他已经等得太久太久。

祈雨成功,明孝宗非常高兴,却也因淋雨染上风寒。第二天明孝宗没有上朝,但对外传话说,自己病体稍加调理就可痊愈,希望各位大臣用心办事。可见,孝宗的病情并不十分严重。可是四天之后,孝宗已經病重不治,并且召見重臣托孤了。

五月庚寅日,他召见了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大学士当面嘱咐后事。值得注意的是,在召见过程中,孝宗说出“热甚,不可耐”的话,并且让左右取水以布拭舌。《皇明纪略》中也记载了病重的孝宗让太监给他送西瓜来吃。从这些记载来看,孝宗所患是热症。

一次淋雨导致的热症,使得体质一向赢弱的孝宗病倒,按理说对症下药,孝宗的病体不难康复。但是世事难料,孝宗于辛卯日午时接见嘱托太子之后,“龙驭上宾”。孝宗从发病到死亡,仅仅八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孝宗病后,负责给他诊治的都有哪些人呢?关键人物有三个,掌太医院事司设监太监张瑜、太医院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孝宗祈雨受风寒病倒之后,命张瑜跟太医院的御医们会诊用药。但是张瑜却私下找到刘文泰和高廷和,三人并没有给皇帝诊病,就盲目进药了。而他们所进之药与孝宗之热症又相冲。史籍记载,刘文泰等人所进之药为热剂,本身孝宗已是热症,以热药攻之,病情最终不治,用药失误、药不对症才是导致孝宗死亡的元凶。

三人之中,又以刘文泰最为惹人注目。如果说张瑜只是个业余医药爱好者,高廷和只是个普通御医的话,刘文泰可是太医院的二把手!就专业素养来说,他不应该犯下如此低级用药失误,而且仔细扒一扒他的履历,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不止一次用药失误了!他在成化年间,曾经担任右通政,管太医院使,也就是太医院的一把手。因为用药失误,导致明宪宗朱见深的病情加重,其实也是宪宗病死的一个间接凶手。但宽宏大量的明孝宗仅仅把他从太医院使降为了院判以示惩罚。事后证明,也就是明孝宗的这种宽纵最终酿成了悲剧。

从之前对宪宗用药失误的经历来看,刘文泰的医术是堪忧的,学艺不精的他却是一个左右逢源、醉心权谋之人。他跟太监张瑜,右通政施钦关系都非常好,同时还得到了孝宗的张皇后的赏识。

就是这样一位根本不精医术之人,胡乱用药,害死了一代贤明君主明孝宗。事情真相大白,朝臣们纷纷要求严惩张瑜、刘文泰一干责任人。新皇朱厚照将三人下都察院大狱审问,最终定罪张瑜、刘文泰和高廷和以外官结交内臣律,依律处决。虽然是定罪了也是死罪,但是罪名却不甚妥当。按照大明律相关规定,三人应该按照御药大不敬条款定罪。问题是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有重臣干预其中。重臣是谁}很不幸,正是谢迁和李东阳这两位明史上名声很不错的大学士,也是孝宗托孤的忠臣!他们以此罪定案,显然是为以后帮助刘文泰等人开脱打下基础。此后张瑜和刘文泰果然得以免死戍边。因为用药失误连续害死两位皇帝的刘文泰戍边广西,得以免死善终。

猜你喜欢

张瑜热症孝宗
我国北方地区围产期奶牛乳热症发病率调查及分析
猪高热症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明弘治时期的藩王赏赐与国家财政
明弘治时期的藩王赏赐与国家财政
AttitudestowardsSinintheScarletLetter
人文
小公鸡应该学打鸣
千眼观音
我家有个“潮”奶奶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陈热症)3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