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

2018-10-18

看历史 2018年9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都江堰沙特

都江堰等四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近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顺利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成都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世界上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的灌溉工程,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深淘滩、低作堰”等技术特点而著称。二十世纪以来经过不断的灌区工程续建改造,今天都江堰灌溉和城乡供水范围从成都平原发展到川中丘陵区,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灌区之一,灌溉面积仍有1000多万亩,至今还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及其综合效益。由此,都江堰已经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三大世界遗产项目。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是沟通长江流域的湘江和珠江流域的漓江的跨流域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14年,目前灌溉面积约6万亩。姜席堰位于浙江龙游县,始建于元至顺年间(14世纪),渠首自衢江支流灵山港引水,目前灌溉农田3.5万亩,并为县城区供水。长渠位于湖北襄阳,相传前身为战国大将白起水攻楚都时所开渠道,至迟在南宋时期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灌溉体系,是古代“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目前灌溉面积30多万亩。①

阿里联合考古寻找早期文明之路

2018年西藏阿里联合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目前已开展一月有余,格布赛鲁遗址等5处考古点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此次在西藏阿里集中开展的最大规模考古工作,有望填补青藏高原早期文明之路考古研究空白。

之前进行的阿里地区考古发掘表明,当时的西藏高原与中亚、南亚等周边地区存在广泛文化交流。近年来,经我国考古界发掘的阿里遗址包括曲踏墓地、格布赛鲁遗址等,其中由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展的格布赛鲁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发现了迄今所知西藏西部最早墓葬,为了解象泉河流域古代遗存、早期文明演进及其与周边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与线索。

参与这次联合考古的单位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大学等,考古人员将以西藏西部早期考古研究为突破口,推进我国藏学领域有关象雄时期及西部阿里早期文明研究,将對人们了解青藏高原早期历史、象雄文化面貌,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文明研究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②

辽宁省博物馆重装开馆

8月14日,期待已久的辽宁省博物馆终于重装开馆,“中国古代书画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两大专题陈列迅速刷屏朋友圈。两大书画展厅共计展出85件珍贵馆藏书画,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古代名迹如唐代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周防的《簪花仕女图》、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北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元代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秋声赋》等。

中国古代书画在国内的收藏,清宫所集最为大观,历经清末、民国的变动,宫廷书画主要分散到三处,除北京、台北两大故宫外,当属辽宁省博物馆。这一批藏品主要由溥仪私运出宫,后转运东北。如今这些珍贵书画作品能重现于公众眼前,颇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此次大展,辽博蓄力数年,布展专业,从布光到排版到展签介绍,都做到极致,使得古画既能得到最大化的保藏,同时也向观众传递历史的讯息与知识。③

华夏瑰宝9月远赴沙特展出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沙特旅游及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的“华夏瑰宝”展览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该展是中国文物首次大规模赴沙特展出。

此次展览共展出264件展品,包括秦兵马俑、金缕玉衣、唐代侍女俑、彩绘胡人俑、明代青花云龙纹天球瓶等。展览分“文明伊始与礼制建立”“一统盛世、巩固与发展”“包容多元的对外交往”“商业萌芽与海洋贸易”“宫廷气度与宫廷艺术”五个部分,分别覆盖先秦、秦汉、唐、宋、元、明、清,以中国通史的叙述方式,展示中华文明的发轫、成长与传承,以及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及包容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首次展示了今年3月中沙联合考古队首次在沙特塞林港遗址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的部分成果,包括分属不同时期的中国瓷器残片、青铜砝码等。两组来自“南海一号”出水的文物也是首次出境展出。④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都江堰沙特
拜水都江堰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千古奇观——都江堰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
荥阳区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