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深度理解

2018-10-16李金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深度情境探究

李金英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的深度理解,生成深度学习。知识只有被深刻理解了,学生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本质,才能具有迁移与应用的灵活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创设问题情境,诱发理解需求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生发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内在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激发学生动机的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经历了认知冲突,从已知到未知,从常识到科学,学生的理解和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和升华。

问题情境既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也可从数学内部产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创设小学数学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动机。第一,教师先播放相关视频,唤起学生对于真实世界问题解决的欲望,进而采取各种办法去解决它。例如,为了让学生真实地学习统計数据,教师调用学校门口的摄像头,让学生观察不同时段的车流量,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相关知识,并试图解释相关现象。第二,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模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动态的数学问题解决中加深理解。几何画板等学科工具能够化静为动,有利于学生直观认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组织探究活动,亲历强化理解

深度理解必须基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学生只有直面真实问题而产生困惑时才会有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继而不断地寻求答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和体验中生成深度理解。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设计更多让学生亲历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第一,借助信息技术获取真实生活数据,激发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欲望。例如,在统计课学习中,教师不是直接提供给学生已经汇总好的数学数据,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数据。学生在真实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自主完成或小组合作开展统计任务,获得了真实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经验。第二,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可以尝试自己探索和总结数学结论。例如,利用几何画板,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归纳出关于三角形的很多定理和公式。

开展多元评价,助推持续理解

促进小学数学深度理解,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不能只发生在教学环节的最后,而是应该贯穿学习全过程,从最初的前置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再到总结性评价,评价助推了学生的持续理解。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实现多元评价,评价主体也不再只是教师,而可以是多元主体,比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参与互评。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家庭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来完成作业,实现了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信息技术赋予了教学评价多元性,也促进了学生的深度理解。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赋予学生独特的数学学习经历和体验,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生的深度理解。

猜你喜欢

深度情境探究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感悟三角形的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