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嚼食槟榔致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酒驾”分析*

2018-10-11赵晨迪胡忠良吴敬杰

法制博览 2018年28期
关键词:酒驾槟榔呼气

杨 倩 杨 勇,2 王 梅 赵晨迪 胡忠良 吴敬杰,2

1.贵州警察学院司法鉴定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5;2.贵州警察学院实验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5;3.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醉驾入刑”后,酒精检测结果与酒驾、醉驾的认定直接相关[1]。特殊情况下,呼气酒精测试结果可作为认定酒驾、醉驾的法律证据[2]。以往的报道发现,部分食品和药物可能会影响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导致被酒驾[3]。但上述食品、药品是否会影响血液中酒精检测结果,研究尚不多见。作者在司法鉴定实践中遇到一例因嚼食槟榔引起呼气酒精检测结果“酒驾”(超过20mg/100ml),后经检测驾驶员血样和食用槟榔中的酒精含量,证实为呼气酒精检测结果“被酒驾”的案例。现报道如下。

案例:某年10月林某驾驶车辆与行人相撞,造成行人死亡。交警现场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对林某进行酒精含量测试,结果为28.2mg/100ml,据此认定其为酒后驾驶。林某对结果存在异议,辩称自己事故前未喝过酒,只是在事发前一段时间内通过嚼槟榔提神,要求重新鉴定。交警部门抽取驾驶员血液进行乙醇含量检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仪器与条件

GC110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北京普析通用);HSJ-05B顶空进样器(北京雷德科技);漩涡振荡器(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离心机(金坛市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YJ-A);万分之一电子天平(DENVER INSTRUMENT);超纯水机(优普UPC-I-20T)

色谱条件:不锈钢填充柱5%Carbowax-20M/Carbopack(80目-100目)2m×3mm;柱温:170℃,检测温度:230℃;汽化室温:210℃;载气:高纯氮气(99.9999%),流速8mL/min;加热箱温度:65℃;定量环温度:105℃;传输线温度:110℃;气相循环时间:3.5min;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10.0min;样品瓶加压时间:0.10min;定量环充满时间:0.10min;定量环平衡时间:0.05min;进样时间:1.00min。

(二)试剂

叔丁醇(Ruitaibio公司,色谱纯),甲醇(科密欧公司,色谱纯),乙醇标准品(Cerilliant公司)

(三)样品处理

1.采集

驾驶员血样由医院护士提取,无酒精消毒剂消毒,采两管静脉血,各2ml,血样分别存储于真空抗凝管中[4],以冰盒(4℃)送至实验室,立即测量。

驾驶员提供服用的黄色包装A品牌槟榔,标记为YP1。检验人员随机在市场购买两种常见品牌槟榔,分别为金色包装A品牌,标记为YP2;绿色包装B品牌,标记为YP3。

2.处理

待测血样分别精取0.1ml两份,置于10ml顶空瓶内,加入0.5ml内标物,用PTFF/硅胶垫、铝帽密封,混匀,置于顶空进样器内,平衡15min后进样。

槟榔样品随机各取两枚,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并绞碎置于15ml离心试管中,用移液器精确加入一定量体积的超纯水后,涡旋10min,再离心15min,精取0.1ml上清液置于10ml顶空瓶内,加入0.5ml内标物,用PTFF/硅胶垫、铝帽密封,混匀,置于顶空进样器内,平衡15min后进样。

(四)样本的测定

按技术规范《血液中乙醇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SF/Z JD0107001-2016)[5]进行。

1.定性测定

以叔丁醇为内标,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平行操作的甲醇、乙醇对照品比较,按保留时间定性。

2.乙醇定量测定

采用内标法—标准曲线法测定。测得的工作曲线方程为:Y=0.005146+0.03913X(r=0.99999)。Y为乙醇与叔丁醇的峰面积比值,x为乙醇工作溶液浓度(mg/100mL),见图1。

3.平行试验

按以上步骤对同一待测样品进行平行试验。两份样品测定结果按两份样品的平均值计算,双样相对相差不得超过10%,双样相对相差按文献[5]中方法计算。其中C1、C2为两份样品平行定量测定的结果;C为两份样品平行定量测定结果的平均值(C1+C2)/2。

二、结果

(一)槟榔样品中乙醇含量测定结果

三种槟榔样品均检出乙醇和甲醇,乙醇定量结果,见表1。YP1检测图谱,见图2。

表1 槟榔检材中乙醇检测结果(单位:mg/g)

(二)驾驶员血样结果

驾驶员血液中未检出乙醇,检测图谱,见图3。

三、讨论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味苦,性辛温,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消食、祛痰的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之首。其所含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酚类化合物、多糖、脂肪油、氨基酸及生物碱等,活性成分生物碱主要是槟榔碱和槟榔次碱[6]。槟榔碱是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激动剂,具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能使人产生欣快感、舒适感等,并提高人的抗饥饿能力和耐力[7]。槟榔次碱可以结合脑部的γ-氨基丁酸受体,阻断GABA的神经抑制作用,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具有类似抗抑郁的作用[8]。嚼食槟榔时,生物碱快速通过颊黏膜被吸收,一般5min起效,持续大约2-3h。槟榔因其独特的药理性质,在部分人群广为流行。据报道,全世界约有6-7亿人在食用槟榔,槟榔嚼块是世界上仅次于烟草、酒精和咖啡因的嗜好品[9],很多司机都有嚼槟榔提神、降低疲劳感的习惯。

在槟榔的加工中,上光及卉处理工艺流程均会使用食用酒精。尤其是为提高槟榔卉保存期所使用的保鲜剂中,含90%以上的食用酒精[10]。在本次抽检的三种市售槟榔中全部检出酒精,但仅有一种在包装配料表中明确标注含食用酒精,其余两种均未标注。因此,提醒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进食时,不能轻信食品包装中的成分说明,需要慎重选择食品以避免“被酒驾”。由于过量食用槟榔会有一定程度的中枢兴奋作用,可能影响驾驶能力,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高,因此,建议在驾驶过程中也不宜大量嚼食槟榔。此外,本次在所有槟榔样品中均检出微量甲醇。经查阅资料,分析系炮制槟榔所用的食用酒精含有一定量的甲醇所致[11],因此过量服用槟榔还需注意甲醇带来的毒副作用。

槟榔的咀嚼过程主要是在口腔中,咀嚼后由于槟榔的聚集,口腔中的乙醇气体及唾液中酒精浓度会有短时高浓度情况,如果此时采用呼气酒精检测仪器检测,则可能会有较高浓度的酒精反应。但这一过程会随着呼吸作用、唾液的重新分泌、乙醇的挥发等很快消失。本次检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该方法乙醇检出限1mg/100ml,定量下限5mg/100ml。根据本次检测结果,市售的槟榔每包约40g,每包槟榔中酒精的含量约为3.64-7.56mg。按照常人体重计算,咀嚼一包槟榔后所摄取的酒精尚达不到本方法的检出限,更不可能超过20mg/100ml的酒驾标准,因此嚼食槟榔远不能对血醇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现行国家标准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定义均以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标准,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通过换算转换为血液酒精含量[1]。呼气酒精检测最大的价值在于便捷性,能够在现场对疑似酒驾、醉驾进行快速筛选。但是,呼气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它无法区分口腔气体和肺深部气体,其结果仅能代表检测当时口腔中乙醇浓度,更无法分辨检测出的乙醇究竟是来至于血液还是来至于口腔。一些研究也证实呼气检测结果与血液乙醇检测结果存在差异[12]。同时,呼气检测结果还容易被干扰。据报道,部分食物、药物在使用后短时间内会影响呼气酒精检测的结果,如荔枝、藿香正气水、腐乳等[13]。荔枝以及其它含糖量高的水果在一定条件下因发酵易产生乙醇,导致人食用后口腔内乙醇含量短时间内陡然升高。藿香正气水的配方中,添加了酒精作为辅料。腐乳含酒精,一是因为红色腐乳的红曲霉代谢能产生酒精,第二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腐乳制作工艺中加入了酒精以防止腐败菌的滋生。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食品为延长保质期,包装前都会在食物表面喷洒食用酒精。驾车过程中服用这些食品后,立刻用呼气酒精测试出的数据都会超过酒驾标准。另外,由于一些中国菜在烹调过程中会加料酒,过量的话也有可能影响呼气酒精检测,因此也需要引起注意。最后提醒驾驶员朋友们,如果因驾驶前进食不慎遇到“被酒驾”的情形,可以向交警说明情况,第一时间保全所使用的药品或食品,以清水漱口数次,五分钟后申请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复测。如果驾驶员对呼气检测结果仍有争议,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交警执法部门应当及时提取驾驶人不少于两份血液样本,送有资质的鉴定机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液中酒精浓度,以保证酒驾、醉驾结果认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猜你喜欢

酒驾槟榔呼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有利有害的槟榔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其他国家及地区关于酒驾的立法情况
梦回槟榔园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槟榔果实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