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高校会计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实践研究

2018-10-09田娜刘鸿明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作转型高校

田娜 刘鸿明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转型高校与会计师事务所真正良性、可持续地合作不仅仅停留在人才供需的静态交接上,还有双方相互融合的动态协作及有效契合。合作教育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内容不仅体现在如何把学生培养为应用型人才,还体现在教师和事务所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上。

【关键词】转型 高校 会计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 合作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共建、产教深度融合的转型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BY091);西安文理学院2017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7007)。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結构性矛盾,就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讲话中强调:转型发展要求高校要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发展路径,将学校的办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环节融合于产业链、公共服务链和价值创造链[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学者古翠凤等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要想成功转型,既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也要利用政府和行业推动作用,探索吸引企业参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策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学者叶鉴铭认为,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实践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最佳路径选择之一[3]。金劲彪等提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理念,并初步构建了科研契入型、实习带动型、中介搭桥型等六种类型的“利益共同体”[4]。学术界从一般意义上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从2012年起开始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的探索,先后与陕西尚华会计师事务所、西安火炬税务师事务所等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2016年与陕西尚华会计师事务所在校内成立了“西安文理·尚华会计实践教育中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转型高校会计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

为双方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西安文理·尚华会计实践教育中心是会计师事务所与高校合作的成果之一。安永、毕马威、德勤和普华永道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自进入中国后,先后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不仅成立了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广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的俱乐部、实践培训基地,还参与了会计专业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全国各地的分所也签约了所在地的合作院校40余家,如大连财经学院财会系与瑞华大连分所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瑞华河南分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瑞华实践班等;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各地的分所积极在地方本科高校设立“天健”奖学金、建立实践基地等。

知识资本是吸引校企合作的强大磁力,人作为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主体,既决定着知识生产的广度与深度,又决定着自身的素质,从而使会计人才成为知识经济中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高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基本渠道,一直以来,会计专业凭着发展空间大、收入稳定、专业技术性强等优势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有些地方本科高校会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不仅比同校其他专业高,甚至要接近或超过第一批次本科录取的标准[5]。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大环境的变化,会计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2016年我国会计人才供求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到2015年会计人才过剩比例分别为4%、7%、13%、18%、22%。这些数据会影响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与高考招生时的“会计热”形成反差。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会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中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比例偏低,而低端会计人才培养比例偏高,约为1∶3。

人才是任何组织和单位发展的源头活水,会计人才尤其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会计师事务所的智力密集型特征决定了人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特别是事务所改制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人才的缺乏和流失、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人才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够等,一直是困扰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问题[6]。为此,很多事务所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从人才培养和输送来讲,高校确实是有优势的,但真正良性的、可持续的合作共赢,不仅仅停留在人才供需的静态交接上,还在双方人才培养与使用过程中相互融合的动态协作。

转型高校会计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有效契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因学科专业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就会计专业而言,除了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其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集中,规模也不大,校企双方没有找到有效的契合点,就容易使合作“碎片化”“短期化”“表面化”。校企合作没有固定的模式,良性的、可持续的、共赢的合作,需要双方开阔思路,不断摸索和实践,找到有效的契合点。

1.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作为培养应用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其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方式与普通教育有明显的不同。在校企合作教育过程中,高校应以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实践引领教学,明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一个企业、面向整个行业”开发并实施完整的课程体系,还以行业需求和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岗位培训,缩短其就业磨合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为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

其实,任何组织和单位人才队伍的稳定都需要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知识的种子缘于勤勉求索,能力的种子始于经验累积。双向流动的校企合作教育,要承担对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再教育,以帮助教师和员工成长为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将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常态化。会计专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特征必须在实际中进行,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如果脱离实践,无异于闭门造车,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工作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分析和总结,很难凝练与升华,工作质量难以提升。因此,校企合作教育的内容不仅体现在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上,还体现在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教师和事务所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上。

2.校企合作生产经营。高校会计专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生产经营与“厂中校”“校中厂”模式有所不同,前者实行项目化、集约式,后者则是批量化、粗放式,体现了各自的行业特点。以企业年度财务审计报表为例,审计工作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能力和专业态度等都会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财务审计过程是既突出个性又有分工协作的团队行为。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特征决定其提供的专业服务不同于制造行业的简单重复劳动,校企合作的面不宜太大。西安文理·尚华会计实践教育中心是集教、学、做、研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双方具备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人员组建项目团队,对外承担项目。生产带动专业实训,技术研发促进专业教学,从而形成了学生与专业人员互动,教师与项目经理合一,教学与生产对接,实现了“教、学、做、研”的高度融合与统一。

3.校企合作科学研究。会计审计专业实践性强,加之受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约束,大家普遍认为专业研发空间不大。其实,这种思想忽视了理论与实务之间存在的多重空间。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会计审计专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所言,我国相关准则的字里行间,蕴藏着难以言尽的共识性意涵,存在实质性运用的专业判断空间[7]。如何贴其义,尽其神,合其旨,不走样,不附会,将会计审计相关准则落实、落准、落细,同时,将众多会计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实践升华凝练为会计审计准则,需要大量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工作,这就给予校企合作科学研究很大启发。

让人欣喜的是,像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西安火炬税务师事务所等越来越多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在开展专业服务的同时,与高校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将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研究成果与理论界、实务界分享。瑞华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编著的《计学撮要》着眼于会计审计实务前沿思考,是会计审计专业课题研究成果和实务问题解答的精粹,是来自本土执业机构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贡献,得到了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评价。由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辽宁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理论界、会计师职业界及行业组织中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实务丛书”,针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注册会计师实务中的新领域、新课题、新技术,进行系统、全面、透彻、深入的阐述和讲解,成为会计审计专业人员的良师益友。西安文理学院与西安火炬税务师事务所共同编写的《基础会计实验》教材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的研究是值得尊敬的,这是会计师事务所“技术立所、文化兴所、品牌强所”的技术路线,也是校企合作科学研究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冰洁:《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6日。

[2]古翠凤、王绿原:《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第11-15页。

[3]葉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 学校主导》,《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第70-72页。

[4]金劲彪、姬海宁:《构建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11期,第81-84页。

[5]何欣哲:《高考:会计热》,《中国会计报》,2017年6月9日,第1版。

[6]胡秋成、谢世江:《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第9期,第51-55页。

[7]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技术与标准部:《计学撮要》,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合作转型高校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