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手机用户界面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的运用

2018-09-29范玉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极简主义平面设计

范玉婷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与基礎建设的推进与可移动互联网终端使用的普及,庞大的信息流媒体涌现。使得极简主义风格对手机界面的设计中也开始变得更加适用于“内容与形式简洁相适合而丰富”衍生的概念。本文以ios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为例,探析极简主义风格的使用和在APP图标平面的特点,并基于用户体验回馈,探析极简主义风格影响下的uI设计。

关键词:极简主义;IOS系统;APP;平面设计

一、前言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促使着电子移动终端(手机等)成为我们满足对外联络、交际、娱乐甚至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媒介。这一切的实现也同样得益于手机自身功能的突破发展,现在的手机所具备的功能已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用于电话和短信联络,大量的资讯开始以更多样的形式来呈现给用户。技术的延伸也带来了人们对于新形势广告设计的关注和需求,原初的设计开始有了新的变化趋势,UI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地位开始被重视。这种以网络为基础,以手机界面为平台的设计,兼顾了信息传递方式和人机软件的界面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的特定目的。对信息内容及其展示环境的规划和界定,是满足用户诉求的基础。在目前全世界都在着力开发和研究的这一技术中,原初的极简主义风格在UI设计中的运用令人耳目一新,设计理念中去除多余的视觉干扰、方便使用习惯和清新目的性极强的特点,让人们在信息繁杂的当今,依旧可以清晰明了生活。

二、关于极简主义风格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概述

诞生于六十年代极简主义风格流派,一直深刻的影响着设计和艺术领域的风向标。因其对人文领域的交集,所以踊跃出了一大批富有极简主义情怀的设计师将这一风潮代入了设计领域,并逐渐完善成一种设计风格。以彼得·沃克(Peter Walker)为代表的极简派设计师将去繁存简的概念融入了建筑设计之中;另一方面,二十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他所带领的博朗公司所做的产品设计里有着清晰的包豪斯传承而来极简实用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作法行为也深刻的影响了原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保罗.乔布斯对于设计风格的理念上的执着。并通过产品将这种艺术风格日渐浸润成了美国人的简约大方而又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不得不说,经过佛学禅宗思想洗礼的乔布斯将禅宗美学和极简生活方式的结合,是一个在界面设计和工业设计中都足以留名的里程碑,而其最好的表现就是该公司推出的ios8操作系统。当然,就该领域来说,在2008年3ames Meyer所编写的《MinimalisIIc》就从学术研究的范畴中描述了极简主义的理念,而它的诞儿就是微软旗下的window8。大家对于交互设计的关注是在互联网兴起的基础之下,而互联网的兴起又加深了受众对于交互设计的审视,这种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上述的两例中表现明显。交互设计师哈特穆特·奥本多夫在2014年所编写《极简主义在人机交互设计应用中的四大理念》一文,借由对交互设计环境和极简设计的分析,总结了交互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的使用,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西方设计中的深刻影响。

当然,不仅仅是国外,国内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开始越来越明显的看到极简主义风格设计诸多方面的呈现。在2013年,主打用户体验的腾讯公司客户部就针对国内目前的UI设计大环境做出了《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一书,少有的以企业部门为作者的设计文献,不仅仅是从企业角度对市场UI环境的审视,更是从设计角度对“简约”的思考。之后的2014年,搜狐新闻客户端UED团队在《设计之下:搜狐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设计》也提出了建立在自己界面设计角度上的应用案例。从以上几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极简主义对国内UI设计的影响正在波澜般的逐渐放大。

三、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机端极简主义设计表现形式

应用程序类型的大致分类为效率型应用(ProductivityApplications)、实用型应用(Utility Applications)、沉浸型应用(Immersive Applications)。在这三种类型中,因为其自身特点关系,表现形式本身就多种多样,没有代表性,为工具类应用(实用型应用),游戏类应用(沉浸型应用)。而效率型应用是我们接触到对界面布局设计发展反映最大的一种类型,倾向于跟手机系统的主体风格相一致,适用于拿此类app做为样本去分析手机端极简主义设计的表现形式。

效率型应用的集中研究讨论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明确其主要特点:复合式功能、应用结构层级较深等。因此,功能多、结构复杂就成为内容分类、页面布局的一大困境。在之前的设计中此类型应用的功能键质感和底部背景的细节是主要的关注点,但这也导致了忽略了对于内容布局上的考虑的结果,导致多半的应用都一直使用较为死板的列表式设计,用户体验一直处在较低的评价上。相反的,以极简主义设计思想为理念的app在优化自己的应用中的内容方面要优于前者;比如,在布局设计上面,app中的图文混排的技术型难题可以通过合理地运用卡片式设计解决,符合用户使用手机时的手势操作习惯的下拉刷新的设计,新内容的放置和home键在下面放置,方便了用户单手操作的习惯的同时,也统一了下拉刷新的特性。

极简是深入到对app功能性、体验性上的探讨和反思设计,而不是仅仅只停留在它表面的设计。这一概念,也慢慢成为走极简主义风格的app的“全心(新)”的手机端上表现形式。纯粹的极简风潮时期的内容“内容与形式简洁相适合而丰富衙生的概念,实现了“化繁为简”。在这个“新”的形式中,简约的风格,不仅美观,而且有一个新的认识,并成为应用程序制作时在结构,组织,功能三方面的核心理念。

从现代回顾审视往昔的此类应用程序就有种在超市大减价活动中挑商品的行为,导致各种信息让用户变得茫然无措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通过追求页面利用率为目的作法。所以,在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中,兼顾页面布局和交互体验的作法,就针对原初的症结提出了全面的解决方式,并且在某种角度上可以作为相对完善的表现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机是电脑的一种衍生,从最初开始有手机界面时,手机端设计风格一直追随于PC端(电脑端)的设计风格,立志于达到与电脑功能上趋近与一致的状态,但是因为当时的技术问题,手机就暂时停留在接受个人消息的领域之中,因为考虑到屏幕大小和操作体验上的问题,手机的主界面一直以“宫格”概念为原型发展至今。在2007年之前,电脑端Win-dowsXP后时代的到来,移动端上的设计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更新换代。之前,由于手机的功能受到技术上的限制,对于手机的操作来讲相对单一,到了近代,就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手机从功能项就比原来多出了数倍,这也预示着手机的界面的结构会越来越复杂,手机中复杂的功能如何变的直观且好用,就变成了现在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IOS系统的设计风格一直是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其美观实用的界面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在IOS7中我们不难发现,系统中表现状态和功能入口的地方都是用色彩标识的,这样就可以很方便提示各类操作步骤了,既不影响阅读也很自然地提示给使用者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种自然而又不浮夸的设计收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可。

而无论什么系统,软件图标的平面设计才手机UI设计当中的核心元素,是链接各个功能的中转站,所以手机图标的设计一直是手机端平面设计的风向标,也是人们认定某种趋势而确定的范例。图标用功能性区分有两种:入口功能性图标和操作功能性图标。入口功能性图标是图标为某个功能的入口,点击进入该功能后即随之消失,从关系层级上来说是上下级关系;而操作功能性图标是表现界面中功能与功能之间处于的状态,像“确认”和“取消”、“点赞”与“取消点赞”、“选择”与“取消选择”等等,图标会应为激活而切换成另一种形态。无论两种图标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用户第一时间能够从界面当中的变化理解到每个功能的走向。图标的表现形式以一个从具象到拟物,从拟物到扁平的一个发展轨迹在发生。

终端搭载的执行系统为APP的图标平面设计的形态提供了多样性的可能。以搭载ios操作系统上的twitter和相机图标做一个例子:在之前两家公司对自己产品的设计风格一直走拟物风格,将产品将要表达的事物与现实中的这些事物的特点和细节刻画的细致入微。twitter产品概念主打轻社交想要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细细耳语的微妙意境,所以将其产品平面形象定为一直蓝色的小鸟。在品牌形象中以蓝色为主题色,意为表达科技、智慧和轻便,logo最初的设计为增加其产品的好感度设计了一只可爱的小鸟仿佛在轻轻地说着什么,在小鸟的设计上,twitter之前一直坚持与实物小鸟的外观保持一致,但在两三年内的到用户反馈的信息是logo对于twitter的名称的传达并不是十分强烈,大部分人习惯于叫它为“小蓝鸟”。这时,twitter确定做出改变,采取“拟态联想”的平面设计方法,以小鸟的基本轮廓为基础,用剪影的方式来表现小鸟的形态,这样一来,从一个“卡通形象”变换到一个类似与符号的表现方法,使得用户对与此logo的记忆点不在与鸟本身,而是关联到了品牌的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twitter”,而不是“小蓝鸟聊天工具”。收到着一点的启发的不仅使“twitter”一家企业,包括photoshop、苹果公司等等,都以此做出而来改变,并且把这一思想延续到了图标的设计当中。过去的ios系统(IOS6之前)其主要设计风格是偏向于将icon的功能描述更加实物化,以“相机”功能为例:我们在看IOS5版的相机icon时,第一感觉是着是一个“镜头”,可能与拍照有关;而自通过IOS7之后的系列改良后,一个极简化的相机印在按键中间,这对与用户对此功能的理解更为快捷,因为多余的细节元素的减少,对于记住其特征也会变的特别容易。就是这样,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就慢慢变成了图标设计的一个趋势。

设计师的设计创作过程通常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运用事物的分析方法来去对设计目标进行相应地选择、提炼、深化加工,最后创造出超越自己本身的具有引导性的创新想法和构思。因此生活经验是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前的必要心理资源,美国著名设计师、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一书强调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才是设计的最核心点,利用设计者们自己日常生活上的认知对简化产品的可理解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总结了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原则需要思考的几个方面:

(1)确保用户在进行操作界面时,可以很快知道哪些是可行操作。

(2)注重产品的可视性,这里包括了对产品的理念,进行操作时的各个选项和其每个选项所对应的结果。

(3)方便用户了解产品在使用期间的工作状态,列如手机中的电池状态标识就是一个很直观地让用户明白手机处于怎样的状态的系统功能之一,可以方便用户跟合理使用产品,优化用户体验过程。

(4)用户操作的步骤应当是符合使用习惯,用户操作意图和实际操作结果也应该是自然联系的。

因此,人的生活习惯和视觉规律是影响设计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要在符合这些规律的原则上进行构思与设计,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易用“與”可理解”。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才是实现设计价值最大化的必要因素。

互联网的诞生将媒体这个传递信息的载体做了全新的革命,不仅“快'而且“占资源少”;但,我们也要应当思考,大量的信息迎面而来时,我们是否需要这些全部的内容。当你在搜寻默写消息的时候,大量其他信息业会同时推送在你的面前,因为传输成本低、容量小的关系它们很容易夹带在对需要的信息当中影响你、干扰你。

因此,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甚至会为去除无用信息而去买单,原本稀缺的信息来源,如今繁复到要靠付钱去为减少传递信息的量。正是过多的信息量让人们越来越对直观的,清晰的,简洁的信息表达方式而青睐,这一趋势使得“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互联网产品受到广泛好评的原因之一。我们在市场不得不承认盲目地最求页面设计当中页面利用率和买点入口是慢慢将会被人们所淘汰地只顾及眼前利益的设计方式,追求表达上的亲切与简单,结构上的自然与合理才是真正站在用户角度上去做的良心设计,而“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正是设计师们走向良性健康的设计方向的利器。

很多人都在思考“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的其他原因,其实很大一部分时候,人们觉得复杂的东西是认为有很多附加意义的东西,这让人们对于本质的理解产生了困惑,不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意思。

以苹果手机的设计为例,从外形上来说它正面只保留一个键位,其机身又简洁利落,保证了用户自然而然地会第一次按这个键位去唤醒手机,事实上,这就是唤醒手机的正确方式,养成用户直观的操作习惯,人们对于此的困惑会少很多,这就是用户们经常提到的“简单、好用”的原因。极简主义设计风格表现在手机端设计中也是如此,其从一开始仅仅只是表现在页面上的“素”与“静”,而到现在慢慢地转向对整体交互流程“自然”的设计趋势,渐渐地从外观设计深入到了对内在的设计层次上面。以这时代的契机快速地在移动手机端设计中有了快速且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极简主义平面设计
极简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浅析极简主义设计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论极简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