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对新闻采编者的新要求探讨

2018-09-29谭慧敏

科技传播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新要求新闻采编融媒体

谭慧敏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优势日益凸显。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以满足大众对新闻媒体的多元需求。文章对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采编;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9-0020-02

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电视新闻媒体要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多媒体的优势整合,实现优势最大化,加快推动新媒体的创新发展。新媒体采编在融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面临新的要求。新闻采编者要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积极开展工作创新,维护广播电视媒体的稳定持续发展。

1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媒体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加强与新媒体间交流合作,改变自身运作模式。提高广播电视的自身竞争优势,为新闻采编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传统新闻采编模式的问题。第一,新闻制作理念落后。受传统采编方法影响,电视广播新闻采编者在采编制作过程中,思想理念过于死板,节目内容缺乏新意,不能有效吸引受众对新闻的兴趣。第二,新闻内容质量较差。传统的新闻采编偏重于细节制作,导致新闻节目内容过于冗杂,新闻事件内容不够清晰,不能有效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新闻采编者在采编制作过程未对新闻稿件质量进行细致审核,导致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水平较差。不利于电视新闻媒体的长期发展。第三,地域经济条件限制。县级广播电视发展与地方发展水平相关。县级广播电视机器设备,发展模式受到限制,很多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缺少对群众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报道,不能充分体现群众的切实利益,使其自身发展在融媒体时代下受到负面影响。

2)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存在的问题。首先,新闻内容不够全面,受融媒体环境影响,新闻内容报道存在不全面的问题。甚至出现以偏概全的新闻信息。对新闻内容报道缺乏全面性。歪曲了事实,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利于媒体发展,甚至危害社会的稳定发展。其次,新闻事件缺乏可信依据。当前新闻报道发展形势下,部分媒体为博关注注意力,出现违背客观事实的新闻报道,故意跨大新闻事件,新闻内容标题肆意拟定。以获得受众关注为目的,忽视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原则。第三,雷同新闻大量出现。真实性是新闻的底线。一些媒体为赢得受众关注随意编写新闻内容,编造杜撰虚假新闻信息。导致出现大量虚假新闻。扰乱了社会的稳定秩序。一些媒体人对新闻进行简单的复制,未考察新闻的真实性,导致出现大量雷同新闻。影响了新闻媒体行业的稳定发展。

3)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的要求。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更多的借助网络媒介进行传输。网络信息具备较强的流动性,新闻采编者在采集新闻过程中要注意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应避免在网络平台上出现负面信息,新闻内容因信息性质产生不同影响,应合理把控网络信息尺度。

借助网络搜集新闻素材信息时,应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正向需求,选择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新闻内容。网络环境中制作新闻时,采编者要合理把控事件与人物关系。新闻内容采集要从特定的角度进行深度探索。在搜集选用新闻素材时注重网络信息的取舍,认真考察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出现虚假的新闻信息。

新闻报道是真实还原发生的事件,新闻内容必须遵循真实性的原则,新闻就是真实性的体现。新闻内容的呈现必须以事件的真实性为基础。这是新闻制作的前提。融媒体时代下的外部信息影响因素较多,采编者必须坚定新闻真实性的态度。

新闻采编者要明确新闻工作开展的思想性。新闻工作通过新闻思想给社会大众一定的行为思想导向。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具有可变性有待新闻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正向引导,必须从正向角度进行新闻内容的采集与传播。发挥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引导职能。

2 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技巧

1)丰富新闻采编模式。单一的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求,县级广播要在融媒体时代下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必须创新新闻节目传播形式,开展多元化传播模式。第一,创新新闻传播途径。新闻采编者要具备使用新媒体的能力,深挖受众心理信息需求[2]。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创新新闻媒体的传播途径。第二,提高新闻制作质量。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可通过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新媒体同步播出。新闻小编要根据实际需求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质量,拓宽受众获取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渠道。提高节目质量与吸引力。通过借助新媒体在网络传播制作的新闻节目,可使受众摆脱时空的限制。拉近电视新闻媒體与受众间的距离。第三,提升电视新闻的关注度,新闻采编者要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潜在价值,引导社会思想舆论,在整理新闻内容时,要充分发挥新闻消息的潜在价值。形成系列的电视新闻产品,提升县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度与影响力。

2)创新新闻采编内容。传统媒体新闻主要传达国家的法规政策,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自媒体平台大量出现。传统媒体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传统媒体新闻采编要加快推进工作转型,要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发挥传统媒体的最大价值,获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

随着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多形式的节目迅速涌现,县级广播电视受地区发展水平限制,大多传统媒体新闻节目具有强烈的商业性,忽视了群众的接受需求。新闻采编者应创新采编内容,新闻内容要贴近群众生活,反映民生问题,以接地气的方式创新传播形式,提升节目质量效果。

传统的广播电视采编工作是单一的叙述新闻。新闻节目中的稿件内容完全按照客观事实播出,新闻观点不够深入,由于受众理解水平存在差异,对节目整体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新闻采编者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应明确自身观点,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上评论新闻事件。使群众更便于接受新闻内容,认同媒体的立场,提升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在进行新闻点评时,要抓住事件的主要观点,点评要深入浅出,全方位多角度看待新闻事件。

新闻采编者应在新闻制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形式较为呆板,内容板块模式固定,节目趣味性不足,不能引起受众对节目的喜爱。采编者可在采访内容方面加大采访信息量,提升新闻的广度与深度,提升节目的观赏性。编辑是素材的二次创作,要通过适当的编辑技巧提升节目的趣味性[3]。吸引受众的关注与支持。使传统新闻媒体获得更多的市场。

3)提高新闻采编者的专业素养。首先,新闻采编者要积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提升新闻稿件的编辑,撰写能力,把握引导舆论方向,向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型,提升县级传统媒体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其次,新闻采编者要具备新闻的敏感性,创新新闻编辑手法,深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新闻节目。培养扩大固定的受众群体,促进县级广播的稳步发展。再次,新闻采编者要具备使用多种功能软件的能力,学习掌握PS,AE等软件,加强声画效果,提升传统媒体新闻节目质量,提高受众的关注兴趣。最后,新闻采编者要加强节目的监督,通过制定完善传统媒体与网络传播监督制度,加强对节目质量的监控,保证县级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质量。

3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者应具备的能力

1)较高的政治素养。传统媒体具有大众化的特点,但电视媒体是党政的喉舌,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具备政治敏锐性与清晰的思辨能力。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与政策理论水平。能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与工作重新。采编者应石刻牢记党和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这是最根本的政治素质。正确引导社会新闻热点,保证新闻报道的导向正确,内容健康。

2)具备主动出击的能力。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要求新闻采编者应具备积极策划的能力,只有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反复调整,才能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采编者应能对新闻事件做好宏观把控。要主导新闻选题的拟定与报道策划,为受众创造有深度的电视新闻内容。取得较高的社会效应。

3)具备敏锐的信息分析能力。融媒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采编者面对海量的信息,必须具备善于从中捕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根据新闻编辑策划需求对信息进行分析选择。信息的选用体现新闻节目编排播出的思想方针,衡量新闻采编者的个人专业水平。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多样的信息。

4 结论

融媒体时代下,县级传统媒体新闻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应加快推进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新闻采编者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加快工作创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保证新闻节目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学峰,陈旻,陶建武,等.长江网“i”新闻:报网融合可行路径探索[J].中国记者,2015(11):98-99.

[2]艾涓.新闻传播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访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J].今傳媒(学术版),2016,24(9):1-3.

[3]修琳.论融媒时代新闻媒体采编[J].活力,2017(3):65.

猜你喜欢

新要求新闻采编融媒体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