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在课堂上熠熠生辉

2018-09-27董军华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张老师识字词语

董军华

纵观张琳老师执教的《父亲和鸟》一课,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从学生观察鸟的外形导入到字词的形音义学习,以至初读感知,再到品读感悟,都让我们感受到老师的深厚的语文功底。

一、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整堂课中,张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引领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识字、学词、读文,让学生从思维禁锢中解放出来,灵性飞扬。如,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认识难识记的字时,充分尊重学生,顺学而导,然后引领学生借助生活这个大舞台,让“瞬、腾、黎”这三个学生认为难识记的字在自由宽松的谈话过程中迎刃而解,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此外,“焐”的学习,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自然地“焐”学生的小手,然后引领学生不由自主地用小手“焐”自己的小脸,更是在师生自然和谐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了词语,同时让课堂弥漫着浓浓的爱意。正是基于联系生活实际课堂的自由宽松学习环境的营造,学生才会在课堂中有大胆的表现,敢于去想,敢于去说,敢于去表现,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扬起自信的风帆。

二、披文入情,读中悟情,情动而辞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很明显,整堂课中,张老师以亲切的微笑,饱满的热情,富于启发性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评价有效点燃了学生朗读的热情,从而迸发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朗读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如,在识字、学词、写字之后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环节,教师通过“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师生披文入情,从而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张老师重点抓住父亲的话以及三个带有“快活”的句子,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反复品味,一步一步深入地读文本,读出了一位用一生来知鸟、爱鸟、热爱大自然的父亲,把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地传送到学生的心田,使其和作者产生共鸣,达到三方情感——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进入学习全过程,达到情动而辞发的效果,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授之以鱼,授之以渔”的教学特色 透过本节课,从情境导入到生字词的学习,再到长句子和课文的朗读理解,张老师无一不在向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情景导入环节,张老师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语“你关注了鸟儿的颜色,还用上了表示颜色的词语,真棒!你抓住了鸟的外形,真形象!

你已经走进了鸟的内心,有了自己的感受,真了不起!”,正是对学生观察事物方法的有效指导和总结;再如,生字和三组词语的学习以及书写横画较多的生字教学,设计精心,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本文的字词等知识,积累了语言,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丰富的识字方法和科学的書写方法,使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再如,长句子和课文的朗读理解指导,正确的停顿,借助工具书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朗读,体会文本传达的思想情感,都是对学生良好语感和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总之,本节课,张老师“授之以鱼,授之以渔”的教学特色遍布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张老师识字词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