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小议

2018-09-27王光荣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外阅读课文

王光荣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学期的二十多篇课文无法满足阅读需求,还需课外阅读来补充“营养”。因此,应该以课堂阅读教学为指导,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教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

学生在细细的听、看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会被教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学生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教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表现得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通过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享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已激发的阅读兴趣要想保持、稳定、持久,就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讀书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文,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教师应该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原则,把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扩充。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语文材料,扩大知识面,真正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应着重教会小学生阅读方法。阅读课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因为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地去思考、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只有学生主动、自由地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生动活泼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与鼓励要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全盘否定,而是鼓励学生通过与别人的交流,逐步明确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流,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质疑,共同探讨问题,使师生成为交流的伙伴。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阅读的兴趣与欲望,并逐渐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能够保持长久。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收到实效。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

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因此,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日后的综合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教师要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地指导小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在不断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课外阅读课文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淘气包马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