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优势分析

2018-09-27张暖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主体评价过程

张暖

评价是对人或事分析后进行判断的结论。在教育教学中它是一种重要工具,是促进教育教学、激励督促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伴随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学评价的要求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要进行评价方式的革新,首先需要先了解目前教学评价的现状,深入剖析,发现不足,才能更好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下面就我国初中教育教学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归纳分析。

一、评价标准单一

评价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师生以考为主,期中、期末、月考、周测甚至是日测,大大小小的考试充斥着整个教育学的过程,导致教学的评价单一化、功利化,尽管新课改的进行起到了一定的改革作用,但目前教育的主旋律依然是应试,初中学校师生的最终目的仍是中考,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依然是中考后重点高中升学率、优秀率,教与学的最终目标都是考试,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评价也必然以考开始,以考结束。

二、评价目标功利

评价过分强调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教学只关心学习最终的答案,而无视探究答案的过程,只注重问题的结论正确与否,而忽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历程和成长,摒弃学生发展的多方面能力进步的评价,也必然导致学生只关心结果,限制学生问题探究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三、评价忽视个体全面素质的发展

评价忽视个体的差异,忽视个体能力的发展的多向性,当前教学评价注重对知识的掌握,注重对某门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进步。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智力方面,可能是表达能力,也可能是是想象力方面,或是创新力方面,还可以是观察力、注意力等等多个方面。教学评价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忽视了其他对于学生成长的更重要的能力,正是见木不见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四、评价工具标准化

评价以各种具体的数据量化评价,无疑分数是最简单、最具体和最直观的量化工具,这也是为何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评价对于学习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严重缺失,对于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心理素质等难以量化的内容,缺少有效的评价。

五、评价主体缺失

目前初中教学评价中,更多的是教师的一言堂,老师习惯从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习惯,去评价学生,教师的主体地位强,整个评价过程由教师完全掌控,这就导致了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的缺失,学生在评价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无法体现。

六、评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正是由于日常初中教育教学中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入一种更为客观、全面,更能体现学生全面能力,能够更好激励学生的评价系统,而多元评价正符合这些要求。多元评价的提出,需要从多元智能理论谈起。

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基础,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多元评价理论应运而生。

准确来说多元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评价不是以单一方面或维度进行衡量,而是多方面、多维度,可以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要从传统的甄别式评价转为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既注重学习的水平提升,也注重学生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元评价既要反映出學生的进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也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定位,促其全面发展。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多元评价主要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任务,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以目标、标准、内容、方法等多元化为标志,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全面评价。

相对于传统教学评价,多元评价具备以下优势。

1、多元评价的标准多元,既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反应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多元评价中,教师不再简单用分数去衡量学生的优劣,而是有了多把标尺,能符合多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更科学的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也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标准的多元还可以转变传统评价过分专注学科、聚焦分数的弊端,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良好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多方面能力的养成。

2、多元评价的主体多元。多元评价除了传统评价的主体——教师,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还恰当地引入家长、社会等多种因素。评价主体的多元让教师褪去绝对权威的单一主体形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评价主体的多元,体现了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增强了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形成积极、平等、活跃的评价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过程的主人,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主体多元充分发挥了各方面因素,共同完成教学,将教与学从并行的两个过程,融合统一到一起,实现生教生,师生共同地成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多元评价更加重视个体差异,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任何两粒沙子是一样的,也没有任何两片树叶一样”。不同的家庭、社会成长环境,使得学生千差万别。传统的评价突出了对学生共性的要求,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多元评价更加关注个性差异,注重激励性评价,能让学生更好发掘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4、 多元评价目标着眼于学生更长远的发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评价不是将学生分类,贴上好坏的标签,而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学生某方面的强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以点到面,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因此多元评价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现在表现怎么样、成绩好不好,而更多的是学生以后会怎样,具备什么能力、品质。

当然,就目前初中教学来讲,多元评价的开展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多元评价缺少合理的规范

由于多元评价无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标准,或是评价内容、评价的工具都是多元、多维的,这就导致在评价过程中,变量很大,无疑对评价的进程进行有效掌控的难度更大。但由于多元评价的发展在目前仍处于初期,因而如何能够合理、高效地进行多元评价,就缺少可以参照的规范,很多时候,从理论到实践,缺乏相应有效的关联,科学性有待提升。

二、多元的评价主体缺少关联

多元评价的主体往往是从多个角度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很多时候,这些评价都处于独立的状态,主体之间往往没有发生有效的关联,或者说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评价资源的共享和联系。另外,家长、社会其他主体对于学生的多元评价认识程度不够,所做评价无法保证客观、全面。从某些层面说,这也是因为主体间缺少关联、沟通造成的。

三、评价缺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支持

由于多元评价的多面性多维、发展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使得多元评价更为复杂和漫长,因而所需的更方面支持也就要更多,但目前针对多元评价的投入仍然不够,缺少资金、硬件和人力的支持,在时间上也无法充分保证顺利开展。

多元评价相比传统教学评价,有着多方面的优势,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倡导,能够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地全面评价教学。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元评价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研究、应用多元评价系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才能使多元评价更加适合初中教学。多元评价才更加具备生命力。

猜你喜欢

主体评价过程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