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018-09-27郑滨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环境

郑滨

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基础又重要的一环,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尤其是小学数学,必须要做到更加优质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是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这种方法注重的是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到数学知识。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好好的运用到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进行生活化教学时需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有针对性的教学,需要注意到个体之间的差异,要设计更加普遍符合大多数人生活中的环境假设。好的教学方法永远是以学生为主导,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

2.趣味性原则

数学知识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加的枯燥无味,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生活化教学的情景设计中,要使用更加趣味性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开放性原则

数学知识更加偏向理性的思维,一个公式、定理可以解出无数的难题。也就是说,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在生活化教学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应变能力。

4.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对教学内容的基本的要求,任何的内容都必须以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为标准,在设计的生活化情境也要科学有依据。数学的学习,既要严谨,更需要合理的结合生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真正的学习好数学。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1.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最好的生活化教学便是使学生自觉将学到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注重对实际生活进行体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的便利,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比如,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讲解“十以内减法”知识点。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吃葡萄,一串葡萄共10颗,给爸爸吃了2颗,给妈妈吃了3颗,剩下几颗是自己的。这就需要运用减法知识进行运算。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可以让学生简单的接受数学知识。

2.营造学习环境并提供数学学习内容

合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营造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放松心情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在趣味中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教室的环境可以设计成冷色系的,这样的墙面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大脑的清醒。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教师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尽量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使学生集中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构建思维模型

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學习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生活化教学是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小学生这时期对世界是充满未知和好奇的,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探索未知,寻求答案。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从小建构自己的思维模型。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图形模型,例如纸质三角形,圆形等等,并且利用所制作的图形拼成更大的图形。在不断地拼图过程中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和数学思维,不断创新。

结束语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而面对这些局面时,一定要严格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数学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环境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环境清洁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漫观环境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