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本科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27蓝培基

关键词:教学班考试成绩生物学

蓝培基

(韶关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韶关512026)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医学教育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差异。PBL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产生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80年代后期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模式教学。自90年代后,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的试验。香港大学医学院于1997年开始进行PBL教学,目前PBL教学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应用PBL教学取代LBL教学[1-5]。

医学生物学是现代医学五大支柱课程之一,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打造理论与技术平台。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细胞生物学课程是培养医学生医学理论基础、临床实践技能、创新创造能力的关键环节[6]。本PBL教学研究通过分析医学细胞生物学学科的特性和目前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存在的不足,精心设计了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突出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临床问题与基础理论的相互渗透。本研究通过PBL教学模式使医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临床实际,能掌握各个相应疾病的分子机理,同时提高医学生自身科学素养,为其今后在医疗岗位上能终身学习、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7,8]。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选择2017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班,学员总共150名,其中男生82人,女生68人,随机分成3个班,分别为class 1、class 2和class 3。Class 1实行常规教学,class 2和class 3进行PBL教学实验。其中class 1 51人,男生28人,女生23人;class 2 50人,男生27人,女生23人;class 3 49人,男生27人,女生22人。

2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第 5 版),陈誉华主编。

3 教学实施过程

开课前对三个班级的同学进行摸底考试,考试内容为高考生物知识,五十道单项选择题。教学内容选择“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3学时), class 1按照平时常规教学授课,class 2和class 3以病例为先导,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问题展开探究,教师、学生参加协作性的活动,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找到最合适的临床病例,精心设计问题,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class 2和class 3实行同一教师授课。class 2和class 3的总人数各分成5个PBL学习小组,给他们安排任务,包括预习内容、临床病例(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和Werner’s syndrome)、临床问题以及问题拓展任务。每个学习小组都围绕临床病例为中心去预习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的教材内容,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区完成任务。class 2和class 3的学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思考及发散问题,课堂上积极主动提问上课老师。课堂上教师以临床常见相关医学问题(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糖尿病及肿瘤)导入新课(5min)。接着在课堂上每个组代表用3min讲述预习情况和回答思考题(总共30min)。学生自由提问教师(10min)。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困惑以及提问来讲授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的教学内容,在讲授中解答思考题和学生的提问(60min)。各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以及教师归纳总结(30min)。

4 教学效果评价

Class 1、class 2和class 3均采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问卷调查和同行教师评价等三种方式评价。三个教学班的考试试题从教研室试题库随机选取,同教研室老师批改,对考试成绩统计学分析。学生问卷以匿名方式进行。三个教学班共发放“课堂满意度调查表”150份,最后收回150份;class 2和class 3发放“PBL课堂效果评价表”99份,收回99份。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三个班开课前摸底考试成绩无差异

Class 2的课前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7.56±4.63,class 3的课前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5.67±2.31 ,class 1的课前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6.31±3.12,三个教学班之间成绩无显著差异性(表1)。

2 PBL教学组课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Class 2的课后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8.57±4.74,class 3的课后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7.15±3.23 ,class 1的课后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0.32±4.14,PBL教学组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表2)。

3 三个教学班的学生对授课效果评价分析

对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统计分析显示,class 2为98.0 %(76.0 %非常满意,20.0 %满意),class 3班97.9.00 %(71.4 %非常满意,24.5 %满意),传统班class1满意度为88.2%(29.4 %非常满意,43.1%满意),PBL 教学班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班 (表3)。Class 2和class 3的学生均认为,PBL教学有趣、高效率,学生能积极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同学之间乐于讨论交流,学习氛围活跃,能快乐学习(表4)。

讨 论

PBL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方向。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的能力。PBL在国外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规划和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这就是项目。学生为了成功地完成项目,必须整合自己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促进团队协作,最终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评价,就是PBL教学法的精髓。

运用PBL教学法的医学课堂,不再把教师掌握

的现成医学理论知识技能传递给医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让医学生按照老师的课堂安排被动地接受知识,因为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寻找有利于临床应用的途径,直至获取医学的技能,并进行收获展示和自我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发挥高达90%的积极性,真正地成为课堂主导者。

表 1 三个教学班开课前摸底考试成绩Tab.1 Test scores of three classes before course

表 2 三个教学班PBL课后考试成绩Tab. 2 Test scores of three classes after PBL or LBL course

表3 三个教学班的学生课堂满意度调查Tab. 3 Classroom satisfaction survey

表4 Class 2与class 3学生对PBL 讨论课课堂效果评价Tab. 4 Evaluation of PBL discussion course by students from class 2 and 3

本次的PBL 教学实践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握好PBL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本次实验也突出了传统教学班和PBL教学班的差异。但也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比如小组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不是很强,提问的时候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可能会分工不清、拖延时间,或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提问方式等等。我觉得以后可以把PBL教学和微课教学和数字化课程网站结合在一起。教师也可以提前了解学生预习的准备情况,提前了解学生的困惑,可以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这样教学中可以更高效的去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教学班考试成绩生物学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跳过去
斯诗私塾
加强教学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