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SEC项目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的思维启发与视野拓展

2018-09-25甄成方王洪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

甄成方 王洪杰

摘要:本文以探寻ISEC项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过程中的思维启发与视野拓展为目的,分析了ISEC项目的实施背景、特点,结合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背景,得出两者相结合对培养学生明辨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际学术互认;计算机科学;明辨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194-02

一、引言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针对国内本科院校提供的系列教育国际化支持方案的启动项目。该项目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制四年。学生在国内就读期间,将采用国际教学标准与国内专业特色相结合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学生采取自愿的原则选择培养模式,即一种是学生在国内(不少于两年)学习ISEC课程的学习,符合条件的第三年或第四年可以前往北美、欧洲等地合作院校完成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一种是学生在国内完成ISEC课程的学习。其在国内继续学习课程仍采用国际化课程。学生毕业时,出国的学生经国外院校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院校的学位证书,以及国内就读高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出国在本校完成学业的,考核合格,颁发国内就读高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国内ISEC项目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在国家留学基金委、东方国际中心以及国内一批高校的共同支持下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包含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在内的三十多所高校中初步开展,目前处于项目体系建立、高校尝试、教师培训和学生通识教育的阶段。我校作为第一批开展本项目的院校,已经完成了项目初期立项的工作,并从本校选拔了多名双语教师参加项目教师培训并取得初步成效。而计算机专业作为高新科技产业的支柱学科,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革新和欧美快速发展的IT技术,急需面临国际化的教学改革。

二、ISEC项目的特点

1.国际化教学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ISEC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的建设,要求将参照并吸收北美、欧洲等高校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方法等,重构项目院校自有的课程体系;同时要求在课程成绩评定时,用“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取代“单一性”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综合使用课堂参与、阶段测验、专题报告、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1]

2.本土化教学模式创新与专业特色。ISEC项目作为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进行的有益探索,在借鉴、汲取的环节下,要更加注重在实施院校的教学模式创新和建业特色方面的落地,使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理念、双语教学理念、学以致用理念等理念进行本地化,以提升项目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水平等。

3.通识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实践。ISEC在实施过程中,吸收美国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并在其众多高校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编排上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吸收和具体化。我国大学普遍没有对通识教育有足够重视,由此产生如学生培养、文理分科等诸多的问题,而基于通识教育对培养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ISEC项目的实施必将对通识教育的推广带来正向的促进作用[2]。

4.明辨思维(Critical Thinking)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在ISEC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每门课程都要体现出明辨性思维,培养学生明辨性能力。明辨性思维不分学科,是指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是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能赋予学生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以傳统授课方式为主,要培养创新性、创造性人才,必须重视明辨性思维的培养[3]。

三、计算机学科ISEC项目模式下的发展需求以及开展状况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和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ISEC教学质量标准》明确了ISEC项目的核心价值:ISEC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在于获取知识方法的训练。基于以上的标准,结合目前计算机学科内涵宽泛化、分支相对独立化、社会需求多样化、专业规模巨大化和计算机教育大众化等特点[4],ISEC项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施必然会有力的促进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对该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ISEC项目对计算机专业技能与思维方面的启发意义

ISEC项目在本专业的开展是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的革新契机,以本项目带动师资力量的国际化和学生交流的窗口,对于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多样的课程选择。ISEC项目的一大特色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配套英文教材,采用互动式、探究式、案例式、双语教学等教学模式;同时非常注重国内外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融合和互补,帮助学生接轨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该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部分,注重一些境外优秀课程的引进,涵盖了《明辨性思维训练》《跨文化阅读》等,旨在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课程方面,注重按照北美的高等教育理念、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方法等,重构项目院校自有的课程体系。

2.碰撞的学科体系。ISEC项目在开发时遵循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能够与国内现行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很好对接的前提下,逐步进行课程改革,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思想。国际上领先的通识教育理念、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互动式教学方式、明辨性思维的培养等为特色的课程理念与体系,在项目高校落地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国内高校的培养模式、授课方式、学生接受程度等产生碰撞,进而在充分考虑项目的先进性、学生培养的目标性、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开拓性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融合。

3.开放的学习资源。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ISEC项目课程体系是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为中国高等院校本科量身定制的具有国际化教育水平的,有着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ISEC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享受到优质国内师资+资深外教+原汁原味的中英文教材及辅助材料所带来的不同于普通本科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为成为英语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卓越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使该项目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具有全面核心竞争力。

4.跨国的学习机会。项目采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向学分互认,学生就读的国内阶段课程,均被国外院校认可。本科段学制四年,国内需要完成两年的ISEC课程。学生若完成国内、外两阶段学习,可获得国内项目院校和合作国外院校的双学士学位。同时,ISEC项目基于本身的优势,会在境外实习、国外高校联系、师资对接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拓展国际化视野的机会。

5.思辨的思维启发。ISEC项目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明辨性思维为目标,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授课过程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求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前设计好讨论的内容,而减少知识点的讲授过程。明辨性理念下的课程设计,在项目初期实施起来应该有所困难,但根据项目教学实施标准加以推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思维、独立思考等方面有较大的促进,同时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

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国际视野和明辨性思维为国内高校本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特别加强的两个方面。ISEC项目,以其与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机构的深入融合为特色,在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项目操作等环节设计上,均能较好的促进国内项目实施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占飞,等.ISEC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借鉴[J].阴山学刊,2015,29(1).

[2]张珺.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差异及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4):179.

[3]魏丽丽,等.ISEC项目启示下工科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16,(20).

[4]陈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
2021年CCF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吉林省一流转业建设点
——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Privacy Preserving Solution for the Asynchronous Localization of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美国《CSTA计算机科学教师标准》评介
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新英镑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你试过吗?
浅谈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