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视域下的文言文教学

2018-09-24陈昌春

课外语文·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自主探究领域

【摘要】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的主动性、探究性,并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先选择生成自主的激趣视角,同时注重优化深度探究的问题策略,最终不但实现了目标,而且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维触角引向了更广阔的时空。

【关键词】自主探究;领域;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的“自主探究”,就是以“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为特征,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得到自主发展,在此视域下进行文言文教学,往往能触及文本的深部,挖掘出文本的深度,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苏轼生活的一个片段,短短的文字中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呢?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视域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但顺利达成了目标,而且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思维触角引向了更广阔的时空。

一、选择生成自主的激趣视角

片断一:

师:文章很短,但细细阅读,会从中发现有很多的“两”,你能找到几个“两”?请把找到的“两”写在笔记本上。(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变得明确而主动。)生:两个人、两种植物、两处写景、两个地点、两个问号、两组近义词……师:苏轼赏月,为什么单单去寻张怀民呢?“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字包含了哪些情感?(问题的提出再一次掀起了学生层层思维的波澜,学生个个思考,人人探究,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生成,适时点拨。)生:张怀民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师:仅仅就这样的原因吗?生: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师:说得有深度了,再看张怀民的相关材料,学生进一步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结出又一原因:张怀民和苏轼一样,面对贬谪生活,依然潇洒豁达,寄情山水,做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两人所处的境遇相似,情趣相同,是人生的知己,也是审美的知己。)师:如此看来,“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字包含了——生(异口同声):兴奋、惊喜、高兴。

一个自主生成的激趣视角能很容易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们要探究的知识点上,所以一节课中教师对于教学关键点的预设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讲授《记承天寺夜游》前,我就预设了“寻‘两”这一容易让学生动起来的“激趣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个活动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还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课堂上,学生或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或交流展示,无论哪一个环节,学生的状态要么是凝眉深思,要么是热烈讨论,要么是争先恐后。在找“两”这个“激趣点”的串联下,我将两个人、两个地点、两个反问句、两个问号、两处写景等信息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用比较法、替换法、移位法等方法品析文言文中精练的词语、精美的句子,经过这几次三番的或合作、或探究、或交流、或展示,学生们初步学会利用句式、标点等探究作者蕴含文字中的情感,也学会了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深度解读文言文。

二、优化自主探究的问题策略

(一)明确任务,巧用简化性问题

为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让学生主动把握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突破,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充分地自学、热烈地讨论、深入地思考后,才可以对或学生个体或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指导与明确。

片断二:

师: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苏轼夜游承天寺时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语句能表现出作者这种情感呢?请仔细品味,深入品读,试着去发现并尝试还原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独有的、与众不同的快乐,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理解。

教师示例:我在“欣然起行”一句中发现了苏轼因月色入户而产生的喜悦,以及急切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一个“起”字和一个“行”字说明他内心涌起的那份快乐是十分的强烈。

生1:月色入户。我在“月色入户”一句中发现这个“入”字写出了月色如老友般的善解人意,正是这个“入”字引发了苏轼无尽的惊喜——不邀而至的月色给作者带来了一份不期而至的快乐。生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我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句中发现,这个“念”写出了苏轼一刹那间的沉思与寻找,正是这一沉思与寻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张怀民却上“他的心头”。生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我在“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中发现这个“亦”字写出了朋友间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妙趣,真可谓“高山流水一知音”。生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发现,虽然全句中没有出现一个“月”字,但写出了月光如水、柔和、皎洁,还有夜的宁静、淡雅,以及作者赏月的欣喜之情。教师小结:一篇短文竟然给作者和友人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有月色不期而至的快乐,有朋友心意相通的快乐,有知己相伴漫步的快乐,有沉醉月下美景、因错觉而引发的意外惊喜的快乐。

因为有了明确的探究对象,教师又以简化性的问题进行点拨,学生就很易于树立起对文言文学习的信心,而简化了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聚集本课的重点内容,并且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善于追问,巧用探询性问题

片断三:

师:面对这一清灵、澄澈、空明之境,苏轼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感慨?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闲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自己与张懷民是“闲人”呢?生:闲人,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从时间、事务上来讲,作者与张怀民确实是闲人。师:“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一个人只有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看得见这样清灵、澄澈、空明的景色?〔知识链接2:苏轼的生活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虽然有职务,却无所事事;虽然无所事事,却不能擅自离开此地,并且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在这种情形下,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并且很情趣地自号“东坡居士”。〕生:这里的“闲”是忙里偷闲,是时间、事务上闲,可思想、精神上不闲。师:是的,这“闲”不仅仅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还是一种面对逆境的“淡泊宁静”,是乐观面对逆境、“江海寄余生”的率性豁达,更是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活态度。师:你从“闲人”中还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生(杂):乐观、孤独、豁达、诗意、从容淡然、热爱生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追问,直至每个学生都能弄明白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从简化性的问题到探询性的问题,虽然教师有对问题的优化策略,有了从预设到生成的巧妙构建,但依然对教师的“生成”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性,从“预设”到“生成”都需要教师明确而恰当地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才能达到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提出一个又一个探究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不断梳理自己的思绪,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沟通中建构自己的认识,从而形成自我探究,实现自我价值。

“自主探究”视域下的文言文教学看似都是学生在活动——自主阅读、合作思考、探究突破、交流展示,其实教师的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恰当评价都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思考、充分预设、充分备课,以提供充足的机会使所有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保证教师提供每一个探究的问题,都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这样教师的努力,就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自主发现”过程,从而在共同探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流连忘返于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滕盈盈.自主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1(19).

[2]迟宪春.关于自主探究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5(6).

作者简介:陈昌春,1973年生,江苏连云港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古诗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自主探究领域
领域·对峙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