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加强党课创新的思考

2018-09-21刘晓倩

文教资料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党课高校创新

刘晓倩

摘 要: 高校党课对于党员坚定信念、保持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创新党课形式、实施有效策略是党课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高校党建整体水平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 高校 党课 创新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全国党建的新常态。高校中党员干部、学生党员掀起积极踊跃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争做合格党员的新热潮。为了把党内活动向纵深推进,把活动效果植入党员心中,党课教育成为宣传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传达党性、党纪、党规及党基本知识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各基层党组织探索党员教育的重要议题。

一、一些高校基层党课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党员教育中,党课这个传统教育形式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在过去时间里,高校的党课教育集中体现在党校对发展对象的基本理论的传递和党员的文件学习方面。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模块式的理论教学,多为教科书上的话,授课形式以课堂讲述为主,加上信息量小,因而实效性并不高。

1.党课内容新意欠缺。

几年来,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是全体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之丰富、实质之深刻,绝不是阅读一遍即能领会且践行于实际当中的。以往的基层党课政治立场鲜明但观点不够新颖,党史内容和文件精神偏多但解读不深刻,关注理想信念教育但缺乏政治鉴别力培养。有的基层党组织将党课学习与业务学习、工作布置一起进行,很多资料没有经过筛选,缺乏指导工作实际的具体思路,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

2.组织形式比较机械单调。

受到其他课程的影响,高校党课一般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互动交流很少,信息化手段运用不佳,不易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碰撞。随着党课资料的日益丰富,一些短视频被应用于党课当中。收看视频的方式能一定程度上调整党课的节奏,增强课程内容的感染力。但视频内容是否与党课主题一致、如何深入分析视频的内涵、收看视频以后如何开展研讨,对于党课讲授者来说需要做大量前期准备。如果仅为了保证党课的时间,集体观看视频的效果则会打折扣。

3.党的理念不易知行合一。

高校教师党员群体具有高知识和重业务的特点,对于本职工作以外的理论观点,学习积极性有所欠缺,不易将政治理论体系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当中。一些学生党员,受到多元的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影响,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高,容易忽视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如何在党课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每个师生党员都要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要求,调动师生党员学习党的理论、主动践行合格党员标准的积极性,将是高校党课长期面临的问题。

二、创新党课的实际价值

党课的创新犹如一切事物的发展进步,是党员教育发挥作用的一種动力。高校中,师生党员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急需形式新颖、内涵深刻的党课推动形成思想、理论、行动上的“三个自觉”。

1.创新党课是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的有力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强力反腐、正风肃纪,到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等,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促进党风政风呈现新面貌。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每一项措施都指向党的政治生态的优化。这些新理念新思路如何在当前的党员教育管理中落地生根,如何使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需要在党课发展创新中不断思考。通过创新党课形式进而提高党课的质量,能有效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推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2.创新党课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保持韧劲和恒心长期坚持。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还要关注教职工尤其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随着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高校当中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担当意识不够、精神状态不振奋、素质能力不强等问题。守住意识形态的阵地,乃是当务之急。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党课是解决党员思想问题的重要手段。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在革命时期为宣传真理、联系群众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时代到来之时,党课的不断创新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3.创新党课是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的现实需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正加快发展的步伐,全体党员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在群体中做表率、当先锋。这就要求党员进一步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深入思考,不断开拓,做时代的创业者和耕耘者。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是需要基层党组织通过一定途径调动和发挥的。通过党课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正能量深入人心,用新媒体传递新思想,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充分展现出亲和力和渗透力,推动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积极进取,担负起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时代重任。

三、多元互动式党课的创新模式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供党课使用,尤其是不断丰富与更新的网络化资料。这就意味着党课讲授者可以下载或制作更多满足个性化和碎片化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料,针对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党员代表、基层一线党员、新党员等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更有针对性的党课内容,提高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题党课艺术化。

以“践行‘四讲四有要求,开展亮身份、树典型、做表率等主题活动”为契机,以宣传党的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为主要内容,各地开拓了艺术化的党课形式,党员收看相关专题片、影视节目、话剧,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揭示思想建党的重要意义,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增强党课的感染力。很多高校将艺术形式迁移到党课当中,开发出诗词诵读、舞蹈表演、红歌传唱等新的党课授课途径,主题鲜明,深受师生的欢迎。

2.专家党课品牌化。

很多地区的党校、高校、研究机构抽调出一批具有很强政治素质、理论水平高、善于进行思想教育的专家、教授,组建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十九大”精神等专题宣讲团,开展形式多样的“送党课下基层”活动,形成品牌效应。近两年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建立了党理论的讲习所,对单位、组织内部的黨员和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还有各种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巡回宣讲,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广大党员。这种模式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来说是非常适用的,能够有效弥补思政教师数量少、对新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的不足。

3.移动党课大众化。

适应党员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在广大党员中开展“网络党课”“微信党课”等移动党课,是近几年各级党组织进行学习教育的新手段。在高校中,利用“两微一端”开展学习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常见活动。移动党课具有快节奏传递资讯、多形式开展教育、宽领域服务党员的特点,能有效破解党员教育培训集中难、时效差的问题,增强远程教育的灵活性和时效性,成为未来智慧党建的一个趋势[1]。

四、多元互动式党课的完善策略

随着多元互动式党课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习中,其授课效果更加受到关注。其实,多元互动式党课对于授课人、授课内容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仅注重多元化的形式,忽视课程的内涵,办成事迹报告会、参观考察活动,就失掉了它的价值;如果在主题的归纳和深化上比较粗浅,缺乏新的见解与较高的视角,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有必要对这类党课制定完善策略。

1.选题要突出时代性,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党课的主题在任何时候一定要突出时代的特征。上党课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增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也是改革开放40年后共产党人须继续前进、不懈奋斗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内涵越来越被赋予新的元素。党课这一教育形式必然要与当前的社会潮流相适应,不仅要宣讲党的政策,而且要体现时代精神,让党员了解国家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切实担负起祖国的建设责任。

2.内容要符合群体特征,与工作学习实际相结合。

高知教师群体本身思维活跃且具有批评性,创新意识较强;学生党员均为优秀学生的代表,他们对新知识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吸收性。当前党员学习教育面临着引领思想、坚定信念的问题。多元互动式党课一般形式较为活泼,联系实际更加紧密,最关键的是编排有逻辑感,信息有新鲜感,整体有回味感,展现出工作学习的价值取向。

3.组织形式要体现多元互动,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

多元互动式党课的理念目前还不甚成熟,有时党课互动的内涵与涉及的范围未能完全清晰。基层党组织要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在内容深刻挖掘、形式推陈出新、实效不断巩固等多方面深入探究,如以党建课题、实践项目等途径为载体,更好地促进多元互动式党课提升质量、发挥作用,避免形式多元化而互动欠缺。要结合PC机、手机智慧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学习,真正使党员在党课中活学活用,助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党委.创新党课方法载体 提高学习教育实效[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0909/c117092-28703617.html,2016.9.9.

基金项目: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党建(统战)研究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党课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党课高校创新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