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说明文的情感教学

2018-09-14谭延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说明文

谭延玲

【内容摘要】说明文阅读教学,同样需要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以《苏州园林》为例,用历史还原法挖掘它的文化价值:苏州园林的诗情画意,不是偶然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几百年沉淀的结果,文中更饱含着叶圣陶的眷眷深情。

【关键词】说明文 文化内涵 历史还原法

孙绍振教授在《如是解读作品》中这样讲:“对于作品的内容有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方法分析问题,就是历史还原。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做出深刻分析,光从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

说明文同样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精华。其阅读教学,与其他文章应该一视同仁,也要研究文本,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借此让学生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较深入的理解。

以《苏州园林》为例,叶圣陶先生在文中介绍的园林以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为主。时间跨越这样久远,不同的设计者,性格爱好当然迥异,所造园林各有特色,却又有共同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样一来,共同特点的形成原因就不在于巧合,也与设计者的个人特色无关,应该是苏州这个大环境使然,更是南方的大环境使然,是南方人文历史几百年的积淀。而南方的环境人文和北方是不同的。

民国大学者刘师培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说:“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他们没有失掉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在东南边疆,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他们是晋代末年带着自己的书籍和画卷渡江南下的有教养的中国大家族的后代。”

苏州更是“东方的威尼斯”,有流动不息的河,有波光潋滟的湖。苏州的水是灵动的水,是细腻的水,是妩媚的水,自然的水不做作,不必雕琢,不必粉饰,其玲珑剔透是最极致的美。苏州的人民喝的是这样的水,时时看到的是这样的水,夜里在枕上听到的是这样的水声。寒山寺的钟声子时响起,客船上的学子们吟诗作赋:“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这样的地理,这样的人民,再加上明清时,京杭运河贯通南北、经济重心南移,苏州繁荣起来,一处处园林在更新修建。环境影响了人。人反过来,又影响着塑造着属于自己的环境,水文化在此时此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衍生了大量的文化形态,最让人痴醉的就是园林艺术。

苏州园林,是天堂里最唯美的艺术杰作。所有的景无不渗透着人的思想意图,而人的意图是竭尽全力使各处之景不要显示出斧凿之迹,努力让园林不是园林,只是苏州的一处自然之景,就像苏州无处不在的水,自自然然地存在,自自然然地流淌。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更应该是没有特点。正是这没有特点的特点,使苏州园林做到了“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可见苏州园林的出现,几百处园林诗情画意的特点,不是偶然的,是苏州的山、苏州的水、苏州的人决定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几百年沉淀的结果。苏州园林既是园林,又不仅仅是园林。《苏州园林》不再仅仅是一篇说明文,更是一座帮助我们了解南方文化积淀的无比优美的桥梁。

同时,说明文一样蕴含着作者的浓郁情感。面对这样美丽的桥梁,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找一找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层次,明确说明方法,获得一些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那实在真是有些辜负了叶圣陶先生的这篇文章。

叶圣陶1894年出生于苏州,从进私塾读书一直到中学毕业,进而成为学校教员,二十几年都未离开过苏州,经常与同学在拙政园、留园开展诗社活动,在一首五言诗中赞叹拙政园“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青石弄5号,是他在苏州滚绣坊购地所建,亲自画的图纸。白墙黑瓦的屋子,一排四间,屋前是小花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草木扶疏,清净闲适,称得上是返璞归真的典范,是苏州园林在他的庭院里的浓缩。数年后,翻阅陈从周编撰的《苏州园林》图册,他说:“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又曾做一篇《洞仙歌》送陈从周,里面有一句“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这一番眷恋深情不止在《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叶圣陶的短篇小说中一样表现出来。一篇看似简单的说明文,里面显示着苏州地理人文的特点,更饱含着叶圣陶的眷眷深情。

所以,在教学说明文时,我们不仅要看到说明文知识,更要指引着学生去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细细品味偶然中的必然,以及字里行间的深情眷意。

【参考文献】

[1] 王晖、曾小月. 试论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J]. 世界文学评论,2014 (03).

[2] 林语堂. 中国人[M]. 群言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