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新熟手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对比研究

2018-09-14蔡晓玲蓝春玉陈雅燕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参考性等待时间新手

蔡晓玲,蓝春玉,陈雅燕

(1.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202;2.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提问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很大的作用[1]。在语言教学课堂,课堂提问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交流的工具,它也是学习者以目标语进行各种假设回答的认知手段。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反馈方式之一,被频繁运用在教学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语言的重要载体,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极具意义和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高职英语教师们的提问在提高课堂的氛围、检查知识、促进师生互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问题:第一,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导致教师的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出现“为了问而问”或者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2];第二,高职英语课堂的提问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要求较低,检查学生已有知识多;第三,对高职课堂提问的研究目前已经有不少成果,但大多是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对比研究,并没有对高职教师队伍中新手型与熟手型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对比研究,年轻的高职英语教师的成长需要帮助。因此研究高职英语新熟手教师的课堂提问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成长提供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1. 问题类型

Long&Sato将问题分为秩序性问题、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程序性问题推动课堂进展程序和进行课堂管理,用来组织日常教学,国内也称其为“管理型问题”;展示性问题指的是发问者已经知道答案,仅是为了测试被问者的知识和理解情况;参考性问题则是发问者不知道答案,为了获取更多信息的问题。本研究从秩序性问题、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外语课堂离不开第二外语的发音、词句翻译,因此本研究中也详细分析了发音、词和句翻译的相关情况。

2. 问答方式

胡青求[3]将问答方式分为五类:集体回答、学生自愿回答、教师自问自答、指定回答和不回答。不回答并不能使学生产生口头反应,因此本研究只调查前四类,即集体回答、学生自愿回答、教师自问自答和指定学生回答。

3. 等待时间

Mary Budd Rowe在1972年首次提出等待时间的概念。她将等待时间分为两种类型:等待时间I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到学生开始作答之前的时长;等待时间II指的是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到教师评价之前的这段时长。本研究只研究等待时间I。

(二)研究对象

可将教龄在0-5 年的教师称为新手型教师;教龄在5年以上15年以内,教学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称为熟手型教师。因为职称从一定程度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水平,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的划分除教师的教龄之外,也将职称作为参考标准。外语教师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多数新手教师需要花五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两名高职英语教师,其中教师1教龄4年,在研究中为新手教师(Novice Teacher,下称NT);教师2教龄14年,在研究中为熟手教师(Proficient Teacher,下称PT)。两位教师所选用教材一致,授课课程、章节一致,均为某英语教材的第八单元,From Fat to Fit的第一教学环节。其任教的学生不是国际贸易、英语专业,也非体育、艺术类学生,学生的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法、课堂录音分析法,结合个人访谈法进行。

二、结果与讨论

(一)课堂提问类型

根据课堂录音及转写,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问题类型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可得,在90分钟的高职英语课堂中,新手型教师提了125个问题,其中秩序性问题27个,展示性问题93个,参考性问题5个。熟手型教师提了67个问题,其中秩序性问题13个,展示性问题41个,参考性问题13个。相比较之下,新手型教师展示性问题约为熟手型教师的2.27倍,熟手型教师的参考性问题是新手型教师的2.6倍。

表1 高职新熟手教师课堂提问数量

1.秩序性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除了传统的“Any volunteer?”“Are you ready?”秩序性问题,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性问题也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

如新手型教师第74个问题:

师:你们看医生会问药的成分吗?

生(七嘴八舌):不会。/不敢。/吃不坏就好。

熟手型教师第27个问题:

师:It’s killing me.在上个单元学过killing me大家记得吗?

生(纷纷开口):噢。/no,不记得。

数据显示,新手型教师的秩序性问题是熟手型教师的2倍。而在整个课堂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新手型教师的课堂氛围比熟手型教师更为活泼、热烈,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更高。

2.展示性问题

在展示性问题上,根据教师就单词的发音、单词/词组意思翻译、句子翻译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录音转写,具体的比例见表2。

数据显示,就单词的发音、单词/词组意思翻译、句子翻译三个方面的提问,新手型教师对单词或词组的翻译提问有29个,句子翻译17个,总比例是展示性问题的55.91%;熟手型教师则分别有1个、17个和6个,总比例是展示性问题的58.54%。二者的比例相差不大。这一结果与傅道春[4]的观点一致。傅认为,外语教师的提问侧重于回忆已有知识,评价、纠正和促进当前的学习。

根据数据课堂观察,新手型教师偏好提问已知内容的发音,如:教师指向单词“matter”“trouble”“I’ve”等学生已经认识的词,请其集体读出。而熟手型教师在课堂中只有一个单词发音的提问,且该单词为高职学生不熟悉的“vomit”,教师请学生运用已学的拼读规则练习发音。

根据词、句的翻译数量,可以看出新手型教师侧重在课堂上促进学生对认记型问题的复习、掌握;而熟手型教师则更侧重学生课后的自主复习和巩固。

3.参考性问题

在参考性问题上,新手型教师共有5个,比例为其所有问题中的4%;熟手型教师共有13个,比例为其所有问题中的19.4%。

在之后的访谈中,两位教师都表达了自己对提问的重视,新手型教师表示课前精心计划了问题,熟手型认为教学多年,自己已经出现了“教学疲惫”,只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而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即兴的问题数量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展示性问题比重大。提及参考性问题的比例,两位教师均表示由于当前高职学生的水平有限,只能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活动。我们注意到,熟手型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小部分问题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活动的。

比如两位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均使用了同样的问题”If you are ill, what do you prefer to do?”,并在问题之后为学生提供选择,“Will you go to see a doctor or just take some medicine?”

而在设计参考型问题时,新手型教师比较谨慎保守,如:“Do you like sports?”“Why don’t you like sports?”后者学生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便示意学生落座没有再接着发问或者回答。熟手型教师则会对问题进行不同的设置:“You prefer to see a doctor, why?”在学生回答不上时,教师提问“Is it more safe? Or ...?”学生虽然也回答不上,但此时可以学习教师的话语,回答“Yes,it’s more safe”。

表2 高职新熟手英语教师发音、词句翻译比例表

表3 高职新熟手教师课堂提问方式

(二)教师问答方式

根据课堂观察统计,两位教师的课堂问答方式有较大的区别,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见,新熟手型教师主要采用学生集体回答的问答方式,比例分别为68.64%和62.90%。学生自愿回答比例在新手型教师的课堂上为12.71%,约为熟手型教师的2倍。新手型教师也偏好指定学生回答,比例为16.94%,而熟手型教师在这点上只有9.68%。但是熟手型教师自问自答的比例20.97%,新手型教师是1.69%,熟手教师是新手教师的12倍。需要指出的是,新手型教师在指定回答的部分,使用了“one by one”指定的形式,被提问到的学生是按照座位、学号等一定规律排列。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新手型教师在课文讲解和简单的词句拼读、翻译时,请学生集体回答或自愿回答;在请学生做口头操练进行对话模拟时,倾向于让学生自愿回答或者指定回答。与之相同的是,熟手型教师在做课文讲解、简单的词句拼读、翻译时,让学生集体回答;在口头操练进行对话模拟、提出有发散性思维、需要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的问题时,倾向于让学生自愿回答或者指定回答;而其自问自答情况基本都是提出问题后马上自己回答,没有真正将问题抛给学生。

在教师访谈中,两位教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新手型教师认为学生集体回答不但能活跃课堂氛围,也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而由于学生水平有限,教师只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朗读或者模拟,不会提出更复杂的问题。熟手型教师则认为如果学生太简单的问题没有必要请学生独立回答,这样课堂时间会被浪费掉;只有需要输出较长的句子或者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才更有单独提问的意义,因为不仅能引发所有学生思考,也能促进其输出。

(三)等待时间

根据课堂录音及转写分析,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平均等待时间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对于秩序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新手型教师没有给学生反应时间;展示性问题上,新手型教师给予了平均2.25秒的等待时间。熟手型教师秩序性问题的平均等待时间为3.75秒,展示性问题为4.4秒,参考性问题则给予了12.2秒的等待时间。学者胡学文认为低水平的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回答内容思考、表达这些内容的语言形式构建的活动。因此熟手型教师对于参考性问题给予的等待时间应该说是较为恰当的。

根据课堂观察,对于“Who would like to try?”“Any volunteer?”等秩序性问题,新手型教师有两种情况请学生应答:如果有学生在问题之后直接举手,则由学生回答;如果提完问题没有人举手,教师则不等待,直接指定学生作答。而对于参考性问题,只要学生在问题之后默不出声,教师则会将问题进行重复,而后自己作答。熟手型教师则体现出了更大的耐心:其平均等待时间是新手型教师的3.1倍。尤其是参考性问题上,熟手型教师希望通过延长等待时间,促进学生更多的产出。但是根据课堂提问效果,教师抛出参考性问题,学生在输出一个短句后,往往就再无产出。

表4 高职新熟手教师提问平均等待时间

通过访谈,得知新手型教师的学生已经提示学生预习了该部分内容,由于每单元的本环节上课形式一致,学生已经了解问题的形式、做好了作答准备。另外,新手型教师明确指出,期初已经和学生达成共识,只要在课堂上主动作答,则会对其进行登记,为综合成绩构成的一部分,这一举措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熟手型教师则认为,展示性问题的等待时间太长的话,会影响教学节奏,且因为课程考核要求中,口试考核环节在综合成绩构成中比重较大,这要求学生课后必须自发练习,因此课堂上对于展示性问题的要求较低。教师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整体而言,高职新熟手教师都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互动参与性,这一点从集体回答所占比例可以看出;教师强调学生基础知识,从单词、词组的翻译比例较大这一点可以看出。

但是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新手型教师秩序性问题、展示性较多,且单词发音、词汇词组翻译较多,注重学生基础水平;熟手型教师参考性问题多,句子翻译多,给予学生等待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考和语言输出。

对于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同的教学对象的提问,侧重点应有不同[4]。具体有3点建议。对新手型教师而言:在保证教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应以适中的语速提问,控制问题个数,使秩序性问题为课堂提问的20%左右;适当提高参考性问题的比例以促进学生思考。在提问形式上,指定回答不按照规律提问,以促进学生关注课堂、加深思考。

对熟手型教师而言:适当增加秩序性问题数量,活跃课堂气氛;合理安排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将比例控制为6:4;在等待时间上,缩短展示性问题的发音、单词翻译等待时间,句子翻译和参考性问题时间可以酌情延长。

猜你喜欢

参考性等待时间新手
给学生适宜的等待时间
——国外课堂互动等待时间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
意大利:反腐败没有等待时间
简析高中生物教学参考性内容的潜在功能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新手问答
多刊登一些疑难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