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发展

2018-09-11唐惠忠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苇叶

唐惠忠

解剖热点

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置了十二大课程目标,其中的“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四项目标,都要求学生写作时具备公民意识与思辨能力。换言之,作文尤其是写议论文时,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倾听时代的足音,以辩证的眼光激浊扬清,写出给人激励和警醒,对现实生活有所帮助,对社会人生有所启示的优质文章。

而从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看,考题“加强辩证,突出思辨”的特点相当明显。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内容关乎中国的时代发展,在正面引领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空间,启发考生要正视前进中的矛盾。

备考技法

高考作文如何体现“发展”的眼光

“文章合为时而著”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创作理论,它提醒我们作文不应仅仅指向内心柔弱的情感,还应敏锐地把握“时事”的脉搏,体现时代的精神。社会时事有积极的方面(如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也有消极的方面(如不正之风、封建迷信)。考生要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对周围世界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同时,还要善于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社会现象,运用辩证思维展开分析说理。具体应注意: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储备素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词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代表十二个主题,分别从价值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加以表述。未来数年的高考作文主题,仍将与核心价值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挂钩,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备考策略:围绕这十二个主题的内涵与外延,针对近期出现的新闻事件,分类进行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强化两种思维能力

一、强化审辩式思维,避免片面化

许多看法,都是局部的真理;许多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必须避免不是真理就是谬误以及“刻舟求剑”式的幼稚思维,学审辩式思维。

1.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与非、多与少、快与慢、成与败、进与退等。所以,写议论文我们常常需要从相对的两方面辩证地分析论述。

2.要用相互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所以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

3.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事物往往有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绩,有问题;有长处,有短处。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甚至几个方面。我们说理议论时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

4.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着,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变化,是旧东西不断灭亡和新东西不断产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建议考生在写议论文时,从以下角度进行辩证分析:(1)既要学好知识,又不忘社会实践;(2)既要充满自信,又不忘谦虚谨慎;(3)既要彰显个性,又不忘学会自控;(4)既要快乐身心,又不忘文化品位;(5)既要胸怀大志,又不忘道德细节;(6)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不忘艰苦奋斗;(7)既要维护自身权益,又不忘帮助贫弱;(8)既要改善生活条件,又不忘保护环境;(9)既要多办各种实事,又不忘节约资源;(10)既要处理违规事件,又不忘促进和谐;(11)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不忘遵循规律;(12)既要勇于创新,又不忘优良传统;(13)既要看到改革成就,又不忘纠正失误。

二、强化纵深式思维,避免肤浅化

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我们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表象看到真相。有篇时评《熊孩子怎么“治”》颇有借鉴意义。该文先强调“熊孩子不等于坏孩子。正如小狗、小猫格外调皮好动,人类的孩子同样处于探索世界的初期,‘熊是一种本能和天性,如果加上精力旺盛,脑筋灵活,就会显得格外‘熊”,这就是运用了审辩式思维;接下来往深处掘进,突出“熊孩子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就难以成长为有理性、有规矩的社会人。管住熊孩子,有一个必须遵守的下限,就是尽最大可能,别让孩子的‘熊干扰别人”,并进一步揭示深层原因——“生活中只有真正的‘熊大人,没有真正的熊孩子”,且顺势亮出了“管好熊孩子,关键看大人能不能因势利导,在孩子‘耍熊之际,紧紧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兴奋点,引导其趋利避害,诱导其创新创造”的对策。如此析理,就避免了泛泛而论,走向了深刻透辟。

相关素材

老街文化离不开人间烟火

据媒体报道,武汉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建成四年,一直没有人气,偶尔放一两场电影,也是观众稀疏。最近这里又挂起“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牌子,但也未见对外“展示”什么。

熟悉武汉的人都知道,老吉庆街曾是武汉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是最纯正的“汉味生活”。从前,吉庆街的老艺人总是在夜色中穿行。人们随意坐在街边吃大排档,听着艺人鼓捣琵琶、二胡、笛子、花鼓等传统乐器,兴起时干脆上台高歌一曲。前些年,当地决定对吉庆街进行“全方位改造”,然而改造完成后,面貌一新的街市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味道。曾经的吉庆街摩肩接踵,如今冷冷清清。吉庆街的萧瑟,有利益纠葛、经营不善诸多原因,但商业改造让老街失去了人间烟火味,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变得整齐划一;曾经随性在街边吃喝的人们,被“赶”进时尚精致的餐厅;曾经在人群中自由穿行的艺人,如今没有了对众弹唱的机会。大排档不见了,各种戏曲、民谣没人演唱了,妙言谐语现编现演的节目不见了,当人们都不来了,街就空了……

解读

吉庆街之困绝非孤例,近年来很多地方的特色老街都面临类似的境遇。不恰当的改造把老街文化拆解得体无完肤,实际上是对城市文化、城市记忆的一种损毁。当民俗街失去了民俗,成为看似高冷,实则毫无特色的步行街,人们只能失望地离开。池莉曾痛心悲观地说:“我觉得吉庆街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中国所有的吉庆街都很有可能一去不复返。”但愿,对民俗文化的損毁止于吉庆街,但愿作家的悲观只是一种多愁善感。

“限塑令”别沦为“卖塑令”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然而,如今“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两头蒜、一个西红柿、几个小芒果……别看就买了这么点东西,超市导购依然尽职尽责地用透明手撕连卷塑料袋将它们分类装好、称重、贴价签。结账时,收银员还会问一句:您需要塑料袋吗?大部分人都选择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

解读

“限塑令”名存实亡,原因既有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也有“替代品”吸引力不足和监管不力。推动“限塑令”并取得应有效果,就要针对这些不足出硬招。相比限制,如何疏解同样重要。比如,对塑料袋适当涨价,对使用环保袋的消费者给予一定奖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审这道新材料作文题,考生要先对材料进行分析。先看第一个分句:《从前慢》概括了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与眼下愈来愈快的世界、生活相比,从前的“慢”有时候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再看第二个分句:“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与“不肯输了人生岁月”之间,表现出一种因果关系(可在“不肯”前添补关联词语“只为”)。具体说来,这句话可从三个层面理解:

1.分秒必争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取的,为了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时间赛跑;但是,分秒必争并不见得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生命的质感。

2.“分秒必争”可理解为被高速度、快节奏现代生活所“绑架”的一种机械的人生。人们为了赶上社会的步伐,而不得不“赶时间”;人们被动地与时间赛跑,却未必能赢得人生。

3.从句子出处思考,该句子出自余光中的诗句“分秒必争吗?当心别输了岁月”,意味着“分秒必争”很有可能输了“岁月”甚至“生命”。

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快与慢应有机结合,即该“快”则“快”,该“慢”也须“慢”(辩证思考);

2.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分秒必争”,并非“不肯输了人生岁月”,而是为了承担起自身对家庭的责任。

【佳作展示一】

走!我们慢步徐行

◎蔡 晨

当“再见,苏州”挂上了蓝色书屋的小门,一切悄无声息。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里,人们行色匆匆,有谁会在意一家书店的离去?

这些独立书店就像是和蔼的老人,曾为我们的童年编织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曾让我们一次次睁大惊奇的眼睛。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那些步履蹒跚的老人再也追不上这个时代的疾行,他们被落在了后面。人们的脚步不会再为这些老书店停驻,买书早已是手指点手机即可完成的了。然而,真的是他们走得太慢了吗?会不会,是我们走得太急?(巧设疑问,引出下面的深度思考。)

其实,蓝色书屋的再见只是个隐喻,正像另一家书店的名字“慢书房”所揭示的一样,与我们再见的,其实是一种放慢的脚步,一种欣赏生活的心境。(一语中的,言简意赅。)现代人对速度与效率的追求,删除了所有慢节奏的生活情趣。我们互相推挤,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却忘了,也要欣赏沿途的风景。

有太多的风景,只有慢下来才能看得见:在书籍里寻找思想碰撞的火花;在静谧的小镇缓缓而行,去看每一朵花的美丽;在生活中停下匆匆的脚步,去感受亲人间的温情、朋友间的友谊……这些我们平日里缺失的感受,只有放慢脚步才能欣赏、才能感受到。正像《悟道诗》所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事实上,无限春光、无尽美好从未消失于世,只要我们放慢脚步,甚至折回头去走走,便可寻到。

纪伯伦曾感慨:“奇怪的是,你竟可怜那脚下慢的人,而不可怜那心里慢的人。可怜那忙于目的的人,而不可怜那盲于心的人。”环顾四周,那些脚下匆匆、目的明确的人,往往是慢于心也盲于心的。他们追逐的世俗功利,到底只如过眼烟云。其实,慢下来,你才能真正快起来。慢下来,让我们叩问内心,让我们看清生活,从而执着于真正有价值的事,笃步而行;从而在世人困囿的迷宫中走出,得以快步前行。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追随别人的匆匆脚步,慢下来,静下来,自己去走出一条无限风光的路来。(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慢慢走,欣赏啊!”这不仅是对行色匆匆者的劝诫,更是让生命缤纷多彩的真谛。是的,只有放慢脚步,我们才能走出困境,疾行而进;才能在欣赏美景时,不迷失心之目的地。

点评

考生紧紧围绕“慢下来,你才能真正快起来”“才能在欣赏美景时,不迷失心之目的地”展开说理,既述现象、析原因,又作劝告、提建议,思考辩证,启迪人心。作文拟题精巧,题目中的“走”字,加强了与读者的沟通;“慢步徐行”寓意深刻,让人眼前一亮。作文主体部分的多个比喻(“这些独立书店就像是和蔼的老人,曾为我们的童年编织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我们互相推挤,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等),有效增强了行文表达的形象性与感染力。此外,诸多名言警句的援引也为全篇增色不少。

【佳作展示二】

慢的真味

◎张思佳

此刻我托腮坐在厨房里,面对着亲友送来的一摞粽子礼盒,没有一点胃口。记忆的船缓缓摇进童年的河。(语言表达饶有韵味。)

小时候,每年端午都到渔场的外婆家。本地乡里过节多包四角粽,然而外婆继承无錫祖母的手艺,包的是状如古代妇女裹足的小脚粽。

从前慢(巧妙地扣紧材料),就是像外婆这样在村里出了名的巧妇,制备一家的粽子也得花上整整两天的工夫。

清晨,外婆挎一只大元宝篮走在前面,我提着一只小元宝篮走在后面,去到村西的苇塘里采苇叶,因为小脚粽用那粗短的箬叶是包不成的。苇叶细长,我们挑那些中段宽大、青翠碧绿的折,在苇塘的雾散去之前就能装满篮子。(“采苇叶”的场景富有画面感。)

回家后,烧滚一锅水,滴两滴菜油,将苇叶与稻草烫过、沥干。锅中水变成碧色,散发着芦苇的清香气息,留待煮粽子和蛋。

豆沙和糯米是外婆前一天就备下的。待到云彩也慵懒的时候,全家就围坐在桌前包粽子。先用两片苇叶卷出一个三角,在底部摆上两粒赤豆;再拿另两片苇叶裹紧,从缺口处塞米、压实;然后用一片苇叶竖绕一圈;最后,用牙咬着稻草的一头,一手持粽身,一手绕稻草,打结系紧。经过这些步骤,一只小脚粽才算完成。乡下肉粽并不多见,常常是蜜枣、豆沙这几样。(详写“包粽子”的步骤,有效突出了一个“慢”字。)

第二天醒来,桌上摆着粽子、蛋和一碟白糖,外婆早已下鱼塘劳作去了。剥开粽叶,糯米微黄中透着青白,润泽美丽。一口咬下去,香甜软韧,芦苇的清香之气在唇齿间漾开。

视线复又转回眼前这礼盒之上,心中不免平添了酸涩的味道。如今的粽子,糯米不再慢慢地泡了,豆沙不再慢慢捣了,肉馅也不再精挑细选了。(一连串的“不再”,意味着“慢生活”的渐行渐远。)机器的批量化生产代替了饱含感情的手工劳作,突破着生产效率的上限。“这里恐怕只是失了真味的粽子罢。”我兀自想着。生产效率愈高,愈是将亲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拉扯得松散,这速成品、这失了魂魄的端午节日也愈是同那爱怨痴恨的情感密码再无干系。

外婆采摘苇叶的样子又浮上了我的脑海。她瘦瘦地立在那里(“瘦瘦地立”,语句组合何其新奇),细细检视每片苇叶的丰腴与饱满程度(“苇叶的丰腴与饱满”恰与“瘦瘦”相对应),捋直,然后轻柔地折下。(“细细检视”“捋直,然后轻柔地折下”,不言“慢”而“慢”自可见。)风缓缓吹来,当阳光穿过水汽照在她脸上时(不单单写人,且配合以“风”、配合以“阳光”与“水汽”,整幅画面愈加动人),我童年的眼分明看见生活全部的回忆和情趣,在我周围连接、缝合、补缀,织出了一件绝美的衣……

点评

作文题为“慢的真味”,行文从“芦苇”的香味(“锅中水变成碧色,散发着芦苇的清香气息”)写到“粽子”的美味(“一口咬下去,香甜软韧,芦苇的清香之气在唇齿间漾开”),再到点明“慢的真味”已不复存在(“机器的量化生產代替了饱含感情的手工劳作,突破着生产效率的上限”“这速成品、这失了魂魄的端午节日也愈是同那爱怨痴恨的情感密码再无干系”)。我们不难看出,考生所谓的慢中有“真味”,这“真味”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情,是节令风俗之美,也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珍惜。

全文思路转换灵活自如,语言表达的功底更是高人一筹。如“待到云彩也慵懒的时候”“我童年的眼分明看见生活全部的回忆和情趣,在我周围连接、缝合、补缀,织出了一件绝美的衣”等诗一般的语言,韵味十足。

猜你喜欢

苇叶
裹粽子
倾斜
裹粽子
山坡羊·荷塘月色
无题
香喷喷的粽子
今年端午节试试新口味:杂蔬粽子
自由的睡眠
包粽子
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