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与消解对策

2018-09-10蒋国宏

廉政文化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制约因素

摘 要:广播电台的“政风行风热线”是由党委政府、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新闻综合节目,曾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获得如潮好评。但由于上线单位不像原先那样高度重视,后续服务工作没有到位,生存空间受到新媒体挤压,以及节目本身的程序化、模式化使听众产生审美疲劳等原因,目前一些地方广播电台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出现了影响力减弱、群众满意率下滑等问题。各参与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时俱进,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增强节目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完善考核、激励和问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节目质量,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广泛和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质量提升;制约因素;消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8)02-0031-08

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传媒对公众人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与公共利益相关事物进行的批评和建议。这种批评与建议是人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公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1]143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是集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于一身的一档新闻综合节目,主要内容是定期将党政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的领导邀请到直播间,充当嘉宾,一方面向听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汇报部门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答或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从1999年3月8日山东临沂市开通全国第一档政风行风热线节目[2]以来,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已经走过了近20年历程。作为广播电台节目改革创新的产物,“政风行风热线”曾以其新颖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听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促进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好帮手,成为遍布全国各地电台的品牌节目。

不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一些地方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出现了受众认可度降低、满意率和影响力下滑等问题[3],有的热线不热,因为无人拨打热线电话,为了保证节目正常进行,电台被迫同意接入由上线单位安排人员冒充普通听众拨打电话,在电话中提出事前准备好的问题,使节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4]有些地方的节目苦苦支撑、勉强维持,甚至面临停播的尴尬。如何把这一传统品牌节目做好,使其提档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探究。过去人们对此类节目的研究“过于热衷于个例、典型而缺乏宏观、系统的研究”,另外“也缺乏对此类节目发展最新动态,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5]1-2因此,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节目质量提升因素的多维考察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一般由地方各级纪委、监察委、党委宣传部、政府纠风办、文广新局联合主办,广播电台具体承办。参与主体除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外,有上线单位的主要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也有提出诉求的群众和广大听众。尽管造成各地热线节目降温、影响力下滑、制约节目质量提升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主管单位看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纪委和纠风办的强力介入是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成功开办和有效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到2006年上半年,全国开通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省份达29个,市(地)一级的开通率达到了80%,其中23个省份(区、市)达到了100%。各地政风行风热线受理问题的办结率和群众对节目的满意率均达到了90%以上。[6]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之所以能迅猛发展,在空间上日益拓展、在功能上不断丰富、在效果上明显增强,这是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国务院纠风办曾多次召开全国政风行风热线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持续推动。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到河北调研时曾专门到河北电台“阳光热线”进行视察,并作重要批示,要求把政风行风热线办成真正的“热”线。[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惩治腐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前所未有,内容空前广泛,成绩举世瞩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中纪委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纪律约束、执纪监督和查办腐败案件,突出反腐败主业。一些地方纪委监察部门将原先政风行风建设职能进行了转移,例如,广东就将纪委纠风职能转移给直属机关工委负责,还有的地方将这项职能转移给了行政服务中心。[8]在有的地方,纪委精力投入减少、关注度下降,与节目沟通联系不那么密切,合作有所弱化。[9]这种工作重心的调整无疑使上线单位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也使节目得到的支持有所减弱。

(二)从上线单位看

有效回应听众的诉求、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生命力之所在。只有做好实际工作,促進问题的解决,才能提高节目的影响率。正如原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屈万祥所说,“听民言、知民愿、解民忧、顺民意,是政风行风热线的基本功能”,“群众欢迎政风行风热线,是由于‘热线抓住了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节目的‘放大效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10]按照节目的流程,许多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科室的领导必须定期上线,在节目中与民众进行直接交流,回答听众的提问,解决群众的困难、投诉。最初,由于有纪委考核的威慑,且与单位绩效分配挂钩,各单位高度重视,但现在纪委无暇顾及,相关单位就感到压力小了。另外,上线一段时间后,逐渐失去了原先上线直播的新鲜感和激情,感到节目有套路可走,产生了懈怠心理。因此参与热情下降,仓促上线、消极应付者不乏其人。这种敷衍态度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不能不使听众感到失望。有的单位或部门主要领导不亲自上线,副手回答问题时缺乏责任担当,使其承诺的权威性大打折扣。有的单位或部门主要领导虽然亲自上线,但态度暧昧,推诿敷衍,或在节目中慷慨陈词,但节目后却把承诺忘在脑后,不积极地调查和处理问题,客观上造成投诉办结率和答复听众满意度下降,也使节目的吸引力减弱。

(三)从受众方面看

一是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广播电台的吸引力下降。在节目初创时期,电视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尚未普及,广播电台与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电视的普及,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广播电台的劣势体现出来。新媒体以其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较强、信息处理量较大、图片文字视频形式多样等传统新闻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占据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导致广播电台听众人数减少,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这一点更加明显。二是目前上线单位除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因为需要参加直播而予以关注外,一般干部和群众知晓不广,参与不多,对本单位工作的触动不大,推动不多。[11]三是一些地区如农村的不少群众并不了解政风行风热线,参与的人数较少。四是有时节目议题与百姓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导致听众没有有效的提问与反馈。一些上线部门如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局等,虽然职能十分重要,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但与百姓日常生活联系不太紧密,听众的关注较少,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热线电话无人打进,导致热线不“热”。

(四)从节目本身看

由于节目运行多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模式化,仍然是接电话热线的单一形式,节目内容还停留在个案投诉阶段,与部门的互动也只停留在投诉、回复或者领导上线阶段,听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听觉疲劳和审美疲劳。加之有时主持人在上线时未能很好地掌控局面,迁就上线部门,听任其占用大量宝贵的时间进行自我宣传甚至自我表扬,使原本以提意见、建议为主,为群众排忧解难、对政府进行监督的节目有些变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听众的信任和耐心。

二、突破节目质量提升困境的对策思考

(一)深化认识,增强动力

政风、行风反映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行政效率、行政质量、行政效益及相应的执法质量。[12]政风、行风的好坏引领着社会风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党和政府来说,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了解社情民意,吸纳各方智慧,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增进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互联互信和鱼水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发扬民主,维护公民权益、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渠道。

其次,从上线单位看,政风行风热线是上线单位健康发展的有力推手。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是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窗口,是展示部门良好形象的重要阵地。通过节目,从源头上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可以更多地增强群众的信赖和认同。政风行风热线还是检验队伍、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由单位或部门一把手在直播室上线,与听众直接交流、即时解答问题,也是对其政治素养、业务水平的一种检验。在此过程中,那些真正为群众办事、有担当、有水平、有能力的好干部就会脱颖而出,得到百姓的认可。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还是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锻炼干部,提高其公关意识和媒体素质的有力推手和重要契机。

再次,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也是广播电台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促进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只有充分发挥自身成本低,互动性、实时性强,以及与其他工作的兼容性等优势才能使广播电台这一传播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政风行风热线这一传统品牌节目永葆生机和活力。

总之,无论是纪委监察委、政府纠风办,还是上线单位和广播电台都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节目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群策群力,持之以恒

“政风行风热线”是由多方参与的节目。要想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能真正“热”下去,需要各参与主体齐抓共管、群策群力、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是政府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要把它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的重要平台。目前,各级电台作为自收自支单位面临市场经济的巨大压力,面临新兴媒体竞争的巨大压力,普遍存在人手紧张、设备老旧、经营困难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这一节目的重要意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电台节目组以更多实际的支持。

作为具体主管部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政府纠风办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全年上线计划,精心选择单位和部门。一是要突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继续把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适当增加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或行业部门的上线频率。二是要拓展上线单位范围,引入新面孔,涉及新领域,增加听众的新鲜感。从2014年5月起,江西省“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更名为“党风政风热线”,从之前局限于行政机关和行业的作风建设,拓展为对党风政风建设和全体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内容更加丰富。[13]我们可以在原先政府机关及公用事业单位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关注度高、问题反映较多的法院、监察机关、科研文化宣传等单位和部门上线。三是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要做好组织协调,特别是加强对相关单位上线及后续问题解决的考核和监督检查,促进群众诉求问题的解决,自觉担当起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任,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从而不断增强节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四是要继续做好服务。从硬件、软件等方面为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运行提供更好的条件,创造更好的环境。

从上线单位看,要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用好“上线”这一公关手段,这一提高本单位或部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契机。单位主要领导要妥善安排时间,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按时上线;全体上线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熟悉各方面的政策法规,精心准备,提前做好预案,回答好听众的咨询;全单位要着眼平时,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优,减少群众的投诉和不满。同时要把参加“热线”作为接受群众监督、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当作改进管理,转变作风、推动工作的重要舞台,认真梳理上线受理的各类问题和听到的批评和建议,将其作为作风建设的案例、自查自纠的依据、评价工作的标准,查找不足,堵塞漏洞、进而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改进服务。

从电台方面来说,一是要选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掌握国家政策,了解法律知识,熟悉相关行业的主持人、导播、记者参与节目。二是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发挥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把节目做优、做活,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以及街头的广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和渠道,加大对热线节目的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设立的初衷、历史沿革、主要成绩、日程安排和上线单位的职能范围等情况,增进对热线节目品牌的知晓、认可,同时也方便听众在直播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咨询和投诉。四是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拓宽听众参与热线的途径和渠道,提高其参与度。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热心听众参与热线工作,并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开展向听众赠送特制日历、服务手册等活动的方式,让听众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同时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随地感受到热线节目的存在,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产生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直播节目的良好效应。[14]

听众既是节目的服务对象,也是节目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群众行使监督权利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广大听众要摈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努力增强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同时提高自身的参与能力和监督能力,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反映问题、建言献策。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益的落实,另一方面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作为公民个人应有的贡献。

(三)与时俱进,创新创优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可逆转,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切实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才能适应新形势和百姓的新需求,扩大影响力。

一是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把政府关注的工作的重点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相结合,选择“上线”专题。在这方面,一些省市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值得借鉴,如江西省“政风行风热线”先后举办了“剑指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突出问题”、“重拳出击教育乱收费”、“正本清源改‘四风”、“让民生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等百余场主题直播,促成了许多深层次问题的解决。[13]宁夏电台及时跟踪、捕捉社会热点,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设置了如中高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移民和农民工子女入学、城市环境、宠物管理、供热、小区管理、驾驶员培训和驾照管理、孤寡老人及孤儿照顾、治理公路“三乱”、征地拆迁、清网行动、药品配送和医疗保险等专题,由相关单位上线,[15]提高了专门化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增强了对听众的吸引力,收到了广泛的欢迎。

二是在各单位、部门固定上线的时间之外,可以举办双休日、节假日等特别节目,让忙碌的上班族也有时间参与,满足更多听众反映问题的需求。

三是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使形式更加丰富,从而增强节目的灵活性、反映力。比如可以前往厂矿企业、社区、村镇,开展户外直播活动,实现主持人、上线单位领导与听众的面对面交流,使“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更加生动、直观,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是要灵活安排单位或部门上线频率和时机,在选择上线单位或部门时着眼问题解决,更加讲求实效。一是不必机械地一次一个单位上线,而是可以按照社会关注的程度在该单位或部门中挑选一个二级部门,如卫计委下辖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公立医院。这样反映的问题才能具体,讨论才能深入。二是不一定一次节目仅一个单位上线。由于听众反映的有些问题涉及部门众多,其职能本身难以完全分清,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加之由于部门利益的作用以及对政策的理解不同,单独上线时常有相互推诿的现象,因此,对涉及部门、行业较多的问题,可以同时邀请相关联的几个单位或部门同时上线。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部门在一个节目中集体亮相,同台竞技,使受众更能对其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等表现有直观的感受,进行横向比较,获得其在众多服务部门中位次的准确判断。三是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可以安排多次上线,如公安中的治安、服务窗口,医院、交通运管、劳动就业、快递等。五是可以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和群众代表、专家学者作为除上线单位、电台以及听众之外的第四方参与节目直播,针对节目内容、上线单位的表现等发表意见、进行点评,从而对上线单位和部门起到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和监督作用,更直接、有效地帮助听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就节目在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提出建议,从而提升节目内容的思想性、深刻性和舆论的引导力[16]。

(四)完善机制,激发活力

1.考核机制。考核是评价的前提,也是激励的依据和奖惩的基础。对于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上线单位,许多地方在实践中大胆摸索,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考核机制。江西省永城市对各局委、各乡镇进行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上线情况满意度调查,将“政风行风热线”群众来信的办理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文明创建区县考核以及文明行业规范化服务创建评比之中。[17]云南昆明制订了《政风行风“春城热线”工作考核办法(试行)》,采取媒体评议、群众评议与特邀评议员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上线单位进行综合评估和量化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并与市委、市政府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相结合。南通市政府纠风办2015年2月制订《南通市政风行风热线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结果运用,规定考核对象为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考核内容主要是各有关单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及办理群众诉求情况,其中特别是一把手上线制度落实情况、热线联络员制度落实情况、即时办理制度落实情况、整改问责制度落实情况、配合追踪采访连线制度落实情况等;考核方式包括每期节目由督查员全程跟踪,对照评分表,对上线单位进行考核评价;每月各联动媒体“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组、督查组依照评分办法对各地各部门落实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评分;每个季度内对各上线单位上线综合情况进行逐一考核。[18]通过加强考核,畅通了群众诉求的表达渠道,准确把握了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和作风问题新动向,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把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与专责监督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监督合力,深入推进了全市的党风政風建设。

2.激励机制。目前上线单位本身缺乏自主权,是否上线由纪委、纠风办与电台商定。上线单位普遍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自觉、自愿参加的不多。原因在于,在上线时如果表现不佳或下线后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则不仅单位形象和个人声誉受损,还会在考核中被扣分。对他们而言,只有压力,缺乏动力,因此,总是希望不去上线或减少上线次数,有的单位甚至通过种种途径,提出种种理由拒绝上线。因此,除了加强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上线对自身发展的巨大好处,增强上线的荣誉感、主动性外,完善激励机制很有必要。一是奖励上线。对上线单位和部门在年终考核时给予政策倾斜,做到上线与不上线不一样。二是上线好坏有区别。可以定期组织评比,对那些在上线时和下线后表现好,解决问题认真、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部门予以表扬和鼓励。在这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探索,值得注意。“阳光重庆”热线节目举办“十佳上线单位”评选活动,设置了一把手上线率、听众满意率、问题解决率等近10项评选指标,同时结合听众的线上投票,最终产生“十佳上线单位”,由“阳光重庆”办公室颁发荣誉证书。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全社会倡导了“为民辦事最光荣”的正能量”[19]。江苏南通规定,对每月月度考核排名后三位且得分低于80分的上线单位,每月由市政府纠风办向市机关作风建设目标考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提请在综合绩效日常考核中予以扣分;市政府纠风办每月组织市特邀监察员和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组对各上线单位上线情况、诉求办理情况进行督查回访、评议考核,每季度通报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市级部门综合绩效日常考核范畴。[20]这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问责机制。行政问责是指特定的主体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在运用行政权力从事公共管理活动中不作为、乱作为和效率低下等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情形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问责主要由上级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针对相关人员进行,重点围绕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展开。由于我国目前公民问责意识普遍比较缺乏,问责的推行缺少良好的社会土壤,加之我国尚缺乏成熟的问责制度,虽然个别省市出台了问责的规章制度,但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专门的问责法律。同时我国政府很多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透明度不高,也使责任追究在实践过程中因为问责依据、惩处力度等方面无法统一而难以操作,因此,健全问责机制势在必行。许多地方在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中进行了尝试。江苏南通市规定,对部门作客节目情况、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群众满意度抽查情况定期通报,对在抽查中发现处理问题不认真、搪塞群众或弄虚作假的部门,进行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及因部门工作不到位、政策不兑现造成群众多次投诉的问题,由纠风办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调查结果在新闻媒体和网上公开曝光,对相关人员和主管领导进行行政问责。[21]云南昆明市规定,对“在政风行风‘春城热线”投诉处理各环节工作中存在六种行为或问题的部门(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视情节轻重,按照《昆明市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处理。这六种行为包括:对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投诉问题,存在拖延不办、顶着不办、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问题的;违反首问首办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开等规定的;执法(办事)不公,存在吃、拿、卡、要、报,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的;服务质量差,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行为的;对群众正当诉求、咨询和合理意见置之不理,存在不重视、不解决、不整改、不落实等问题的;其他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等行为的。[22]问责制的实施和逐步健全,对促进上线单位进一步改进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更好地赢得民心,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借鉴。

三、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3]35-36。与此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24]。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23]11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23]22。政风行风热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是提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水平的有效渠道,办好这一节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制约其发展和提升的阻力,学术界和实务界进行了很多探讨,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但笔者认为,必须充分考虑到成因的复杂性,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纪委、上线单位和电台要增强做好这一传统品牌节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增强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完善考核、激励和问责机制,从而使节目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百姓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魏永征,王强华.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43.

[2] 邢兆远,闰宏伟.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开通政风行风热线[N].光明日报,2009-06-29.

[3] 石其智.《政风行风热线》全媒体融合初探[J].记者摇篮,2015(8):11-12.

[4] 于晶,杨晨.政媒关系生态:政府与媒体在导播间中幕后角力过程——以“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为例[J].电子政务,2016(5):35-40.

[5] 许海涛.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发展研究——以《阳光热线》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14.

[6] 彭波.全国政风行风热线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6-08-12.

[7] 贺国强要求要把政风行风热线真正办成“热线”[J].中国监察,2008(20):19.

[8] 宋秀辉.融媒环境下广播政风行风类节目转型的四个维度——关于佛山市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实践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7(4):143-144.

[9] 张家玮,姚亚维.从《秦风热线》节目看广播政风行风类节目的突破与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3):90,92.

[10] 屈万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 推进政风行风热线深入发展[J].中国广播,2009(9):4-8.

[11] 杨兴盛.创新——阳光热线发展的灵魂[J].河北广播,2006(6):4-8.

[12] 陆志坚.“政风行风热线”监督应制度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06-08.

[13] 江西省纪委.江西政风行风热线开通10年解决问题近10万个[EB/OL].(2014-11-12)[2018-02-20].http://fanfu.people.com.cn/n/2014/1112/c64371-26008784.html.

[14] 李刚.莫让“政风行风热线”流于形式[J].记者摇篮,2013(2):26-27.

[15]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监察厅、纠风办.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年“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实施方案[EB/OL].(2015-06-03)[2018-02-20].http://nxzfhfw.gov.cn/zfhf/tzgg/201506/t20150603_3419007.html.

[16] 蒋国宏,吴庆华,凌晨.“第四方”队伍建设与政风行风热线的“再出发”——以南通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2):13-19.

[17] (江西省永城市)各局委、乡镇政风行风热线上线情况满意度调查[EB/OL].(2015-12-31)[2018-02-20].http://www.yongchengren.com/thread-231700-1-1.html.

[18] 南通市政风行风热线考核办法[G]//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南通市监察局.党风政风监督常用制度汇编.南通,2015:345-352.

[19] 卢明亮,王森.从《阳光重庆》谈广播问政节目的机制与内容创新[J].中国广播,2017(1):65-67.

[20] 南通市人民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2018年民心专列·政风行风热线上线安排的通知(通纠办〔2018〕1号)[Z].

[21] 中共南通市委辦公室,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南通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暂行办法[G]//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南通市监察局.党风政风监督常用制度汇编南通,2015:360-367.

[22] 中共昆明市纪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风行风《春城热线》的通知[EB/OL].(2013-06-03)[2018-02-20].http://meeting.kunming.cn/index/content/2013-06/03/content_3316730.htm.

[2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4] 习近平.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

09-22.

责任编校 王学青

Restricting Factors for Improvement of Public Affairs Hotlines and Their Solutions

JIANG Guo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Public affairs hotlines” are comprehensive news programs participated by Party committees, governments, news media and the social public, once attracting wide social attention and reaping tides of appraisal. But due to such reasons as the deg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participation organizations, the insufficient following-up services, the room for its survival compressed by new media,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 fatigue induced by routinization and stereotypical modeling of the programs themselves, problems appear with such programs in some places as regarded the declining influences and the lowering rate of satisfaction from the public. The participating entities must fully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such program, practically improving their initiatives and motivation,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 making bold innovations in both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increasing the pertinency, the appeal and the attractiveness so that the scope and depth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can be increased together with the consummation of mechanisms for assessment, stimul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quality of the program be increase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 be met and the various and increasing demands of the public for a better life be satisfied.

Key words: public affairs hotlines; quality improvement; restricting factors; solution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制约因素
采油厂适应新形势跨越极寒期实现提质增效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 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