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探析

2018-09-10谭奕胡峥嵘唐权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谭奕 胡峥嵘 唐权

[摘 要]文章应用问卷调查法,发现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障碍因素主要有项目较少而教学内容单一、人才培养受到地域限制、国内外留学生思维习惯与所用语言存在差异、各种参与主体利益关联度不同等,从而提出了增加与创新交流互动项目、拓展合作区域与合作单位、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与条件、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5-0057-05

一、導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互动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具有了现实客观的发展条件。而且,基于其有助于开拓国内外留学生的视野,增长其知识与技能,因而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成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虽然拥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中国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也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尤其就民办高校而言。现有研究定义了教育国际化的概念[1]、动因[2]、构成[3]与必要性[4],也笼统地指出民办高校存在“对外交流能力不足”“教育能力匮乏”“国际化教育动力不足” [5]等问题。

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全面系统地探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限制性因素,亦未能提出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应对措施。此外,其采用的大多都是理论研究而非实证研究法。对此,本研究对象为广西外国语学院,2017年该校以留学生比例0.35%位居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前列(位列中国人才培养国际化第288名),近年来上升势头强劲。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在系统梳理已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以广西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师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回收得到300余份有效问卷,希望通过发放与回收问卷并统计分析其数据,发现并解决这一问题。

二、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障碍因素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较少而且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该校国际交流互动项目及其内容日益丰富。与其他高校一样,凭借其区位优势与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其合作内容包括留学访问、学生互换、举办夏令营、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研讨等,其互动项目与合作内容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发展过程。虽然如此,该校提供的大都是一般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及其内容,甚至存在培养项目与内容形式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国际化交流互动项目较少。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等民办高校常态化的国际化交流与互动项目主要包括出国留学、学生互换与举办讲座等方面,其他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较少。其中,在长时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往往只有联合举办国际文化节与联谊活动等项目可供国内外留学生选择和参与。而且,各种活动的参与性往往因其场地安排与安全问题等受到极大限制。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国际化交流与互动项目较少”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3.4%,位居所列八项问题第四位。其二,国际化人才培养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除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较少之外,广西外国语学院等民办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而其培养内容也以课本内容为主。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学校培养缺乏实际项目与内容”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6%,位居所列八项问题之首。其三,没有按照办学特色及其资源优势制定相关学生培养方案。目前,广西外国语学院等民办高校所制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逐渐突显其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但仍以参照公办院校培养模式为主,借鉴公立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未按学校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制定培养方案”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3.4%,位居所列八项问题第四位(见表1)。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受到地域限制

近年来,紧抓国内外留学访学潮流与机遇,民办院校也在积极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办学教学关系。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其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与泰国、越南、马拉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办学与教学关系。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广西外国语学院等民办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地域限制,突显其人才培养的地域性。也即,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海外合作地域与合作单位几乎都集中在东南亚欠发达国家及其高校,与澳大利亚、西欧、北美等教育高水平国家建立合作办学教学关系较少。与之相对应,有意愿前往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留学的学生,也因其学校的合作地域与合作单位而受到“掣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前往西方发达国家求学的渴望日益强烈,广西外国语学院在校生越来越倾向于前往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留学与访学;与之相对应,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具有扩大其合作区域与合作单位的意愿,而其培养的学生也希望拥有更多的留学访学的地域与单位可供选择,因而国内外民办高校及其培养的学生将希望拥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留学访学国家及其高校。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国际化交流合作项目受到地域限制”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5.9%,位居所列八项问题第二位(见表1)。

(三)国内外留学生思维习惯与语言存在差异

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互动交流的主流,世界各国也日益形成了相互包容与互助合作的国际交往关系,日益形成“求同存异”的心理与文化氛围。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存在者客观差异,而其行为习惯也存在不同,进而影响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的进程及其结果。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外学生交流互动的行为习惯不同。与更远的其他国家的高校及其所培养的学生相比,临近国家的高校及其所培养的学生的行为习惯比较相同。但是,这种“相同性”是相对而言的,而各国之间的传统文化及其行为习惯存在的差异则是绝对的。留学生在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中往往因其行为习惯的同质性而倾向于与本国学生交流与互动,也倾向于与本国学生一起参加活动。更有甚者,部分留学生在与他国留学生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往往心存芥蒂,因怕说错话得罪人而倾向保持距离与沉默。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国际交流互动行为习惯不同”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4.7%,位居所列八项问题第三位。另一方面是国际化交流与互动存在语言障碍。语言是进行国际化交流与互动的前提,并决定着国内外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质量。拥有相应的国际化交流语言,才能进行交流与互动。进而,只有去除语言交流与互动障碍,才能促使国内外学生实现更好地交流与互动。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语言沟通能力是限制其与他国学生交流与互动的关键要素。而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国内外学生往往因为沟通不畅和浪费时间与经历、因惧怕说错话有失面子而不愿与他国学生交流与互动。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国际化交流互动存在语言障碍”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0.8%,位居所列八项问题第六位(见表1)。

(四)各种参与主体的利益关联程度不同

不仅受制于以上主客观条件,民办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还受到各种参与主体利益关联程度的影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有助于拓宽视野以及增长知识与技能,也能够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并促使其发展壮大,还能促进地方与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国际友好地交流与互动,因而受到学生及其家庭、校方、地方政府与国家的认可与欢迎。然而,各种利益主体从该项目中获得的收益并不对等。从其长期与总体影响来看,人才培养国际化有助于当地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就其短期与局部影响而言,主要对拓宽学生视野以及增长其知识与技能有益,而对学校、政府的好处则次之。也因此,各主体也往往因其自身利益的关联度而参与其中,而且在合作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投入—产出”不均而产生冲突,尤其是具有利益动向的民办高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国际化人才培养获益偏向学生个人。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关系到国内外留学生及其家庭、校方、当地与中央政府、国际企业甚至非营利机构等多种利益主体,但其利益关联程度不同,而且以学生及其家庭获益为主。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国际化人才培养获益不均”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3.4%,位居所列八项问题第四位。二是学校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由于学生获益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其他利益主体往往缺乏参与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的积极性。在各种参与主体中,学校与政府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是,在短期内,学校与政府的投资收益难以显现,因而其往往选择以产生短期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而对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项目与内容这些带来长期收益的工作关注较少。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比较同意“学校与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及以上者占比高达72.1%,位居所列八项问题第五位。

三、应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障碍因素的措施

(一)增加與创新交流互动的项目与内容

人才培养项目与互动内容是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民办院校有必要通过增加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并通过丰富其培养内容来供所培养的国内外学生以多种选择。具体说来,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增加与创新有关国际化人培养的交流互动项目。交流互动项目涉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选择性,广西外国语学院等民办高校应该增加有助于国际交流与互动的人才培养项目及其频率、次数、广度与深度。除出国留学、学生互换、共同上课与举办学术交流和讲座之外,广西外国语学院等民办高校还可以班级为单位鼓励其自主组织春游、秋游、篮球赛、羽毛球赛等多种联谊活动。而且,可以通过增加有关学术交流、春秋游、体育竞赛的次数与频率来增加国内外学生的互动机会。不仅如此,为了增加国内外学生交流与互动的兴趣与机会,还应该鼓励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创造交流互动项目与互动方式。例如,就联合组织篮球联谊赛而言,可以采取国内外留学生混合组队、男女混合搭配的活动组织方式。二是丰富与创新有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互动内容。除增加与创新互动项目之外,也可以通过丰富与创新交流互动的内容来促进国内外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例如,通过在国内外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中增加国内外学生混合组队研讨与辩论环节来增加国内外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机会,也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活动环节来丰富国内外学生的交流互动内容。三是基于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设计与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民办院校一般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具有其独特的办学背景、特色与资源。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应该借助其独特的语言类资源优势助推其管理、计算机等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而且,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工程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循序渐进。应该着手制定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短期、中期与长期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

(二)拓展合作区域与合作单位

与互动项目和互动内容的作用一样,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区域与合作单位也事关国际化项目的可选择性。合作区域越大、合作单位越多,则所培养的学生的选择也就越多。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局限于某些区域的某些高校,建议拓展其合作区域与合作单位。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应该在巩固现有的合作区域和合作单位的基础上推进其发展。其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努力突破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区域限制,将合作区域拓展至欧美澳等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寻求与其高校合作办学与教学;另一方面,应该拓展其合作单位,既要在已有的合作区域的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合作单位,又要积极寻求新的合作单位。而且,除了校方自身的努力之外,也要借助所培养的学生、当地政府、合作企业、行业组织的力量来拓展。对于借助学生拓展合作区域和合作单位而言,通过鼓励其自主联系想要留学或访谈的国家,借助其留学关系来拓展合作区域和合作单位;对于借助当地政府等其他主体拓展合作区域和合作单位而言,主要是借助其已有的交往与合作关系来拓展合作区域和合作单位。

(三)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条件

拥有良好的互动环境与条件是开展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的前提。包括广西外国语学院在内的各个民办高校都要充分动员其能力资源,为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而且,营造良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涉及学生、校方与、当地政府、合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种利益主体,而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也可视为一种“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6]的“多元组织系统的管理”[7]。因而,对这一公共议题,要摒弃过去那种“管制”思想[8],以治理理论[9]与利益相关者理论[10]为依据,充分动员各种利益相关者来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作出应有的努力。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营造“求同存异”与“相互包容”的校风与学风。学校应该鼓励国内外留学生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处理各种国际人才培养工作,国内外留学生之间也要推崇并养成“互相体谅”“互相包容”的行事作风,而当地政府部门、国际企业、行业组织等也要积极参与到各种国家化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去,以便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来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要会同各种利益相关者攻克语言障碍。与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一样,攻克语言障碍也需要多元利益主体的合作及其努力。一方面,应该鼓励国内外留学生攻克语言难关,扎实语言功底,促使其沟通交流“无障碍”;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为学生提升语言技能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通过开设国际化交流互动语言班或技能班,通过设置有助于国内外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英语角等来促使其具备基本的交流沟通素质。

(四)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

动机驱动各种利益主体及其成员的行为,应该通过建立以兼顾各方利益且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来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具体说来,其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根据利益关联程度与“成本—收益”预期建立激励各种利益主体参与项目的激励机制。国内外留学生及其家庭、校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主体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的关联程度不同,而他们得参与对人才培养国际化得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因而需要根据利益关联程度与“投入—产出比”建立各主体参与项目的长效机制。由于国内外留学生及其家庭与人才培养国际化议题的关联最为紧密,其收益也最大,因而应以其投入为主;与之相比,校方与政府部门的投入与收益次之;再而,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其他利益主体获益更小,因而也不能苛求其投入力度,只能积极鼓励其参与和投入,以便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2)学校与政府部门要基于长期利益加大投入力度。在各种参与主体之中,学校与政府部门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方依法招录国内外留学生,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收益并应承担相应的办学教学责任,因而其办学教学行为应以国内外学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导向;与之类似,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政府部门因人民授权而具有收税及转移支付的权力,也因人民赋权而具有处理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各种公共事务的责任,因而其应该大力扶持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

四、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民办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有意愿,也有能力享有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而且,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大、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学生也往往倾向于选择通过留学访学来提升其知识、技能与就业竞争力。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本研究提出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应对措施这一议题,也通过选择问卷调查法研究得出了相应结果,从而回答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和怎么应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与公立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师资、所培养的学生、政府与社会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而且,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议题包罗万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还包括参与主体、办学与教学性质特征、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方式等多种研究议题与研究内容,难以通过一篇学术论文来详尽论述。不仅如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议题也是与时俱进的,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与时代要求推进其研究。诸如此类问题,将通过下一步研究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尚宇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及其经济动因[J].天津师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李盛兵,刘东莲.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的演变与新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

[3]郎玉屏.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论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4]伍宸.“教育对外开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7(3).

[5]魏艳,李景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

[6]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Our Global Neighbourhood[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7]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蓝志勇,魏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实践经验与复杂性[J].公共管理学报,2014(1).

[9]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徑(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爱德华·弗里曼,杰弗里·哈里森,安德鲁·威克斯.利益相关者理论[M].盛亚,李靖华,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谭奕(1983-),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宏观经济管理与发展、企业经济;胡峥嵘(1984-),男,江西高安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公共管理;唐权(1988-),男,广西全州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博士,通信作者,研究方向:案例研究法、公共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时锦雯]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聚焦港口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活动预告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