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背景下房屋租赁业务开展的设想及风险控制

2018-09-10吴瑞虹

中国商论 2018年30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风险控制

吴瑞虹

摘 要: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近年来,“普惠金融”一词也开始在我国金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 人口大国,且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普惠金融有着一定的阶段性必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如果能够放下姿态、下沉市场,主动顺应普惠金融在业务经营方面作出一定调整,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输出,也能够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论述普惠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聚焦集中大部分弱势群体的房屋租赁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普惠金融 房屋租赁 业务开展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c)-041-02

近年来,“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领域一个热门词汇,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提出了一系列导向和软性要求,商业银行也愈加明显的感觉到:普惠金融背景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明显。而作为商业银行,只有顺应普惠金融背景给商业银行提出新的命题,不断加强业务经营的调整和改进,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输出,并能够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集中了大部分弱势群体的房屋租赁领域,如果商业能够聚焦这部分群体进行业务经营探索和风险控制的优化,必然是顺势而为之举。

1 普惠金融背景下开展房屋租赁业务的价值

所谓房屋租赁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向在房屋租赁过程中有资金需求的客户提供短期消费类信贷资金的一种业务形态,其属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资金的用途方面,以支付房屋租赁费用为主。而商业银行开展房屋租赁业务,也有着较大的价值,主要因素集中在以下两点。

1.1 房屋租赁市场蕴含巨大市场潜力

房屋租赁行业是一个出现历史较为悠久的行业,而随着改革开发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人口流动也不断加速,在人口流动加速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大批“临时居民”,这部分人群数量的增长,直接刺激了房屋租赁行业的发展。不仅是房屋租赁面积的不断增长,房屋租赁行业的产值输出也不断走高。据相关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房屋租赁行业市场规模23798亿元,同比2016年的21945亿元增长了8.44%,如表1所示。

在房屋租赁行业产值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不可忽略的一个现实就是,房屋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大批人群对于房屋租赁资金的需求。尤其是当前,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长,很多在资金问题上并不充裕的年轻人当面对“押一付三”“押一付六”的房屋租赁要求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一筹莫展。但是这部分人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又基本都具有一定的资金再生能力,如果商业银行能够聚焦这部分群体,将金融服务的橄榄枝抛向房屋租赁资金需求群体,那么在业务、流程均完善到位的基础之上,将能够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客户群体,获得较大的效益增长点。

1.2 顺应普惠金融背景的适时之举

从近年来几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情况来看,屡屡提及“普惠金融”,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于推行普惠金融的决心和力度。而从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看,在目前国内持牌商业银行不断增多、民营银行异军突起的形势之下,都对银行旧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所有这些,都要求银行人认真思考:在新的挑战面前,银行怎样改变自身,才能活下去,怎样创新变革,才能活得更好?而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能够坚定信心跟着中央政策走;二是要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进行自身业务经营的调整和改进,着力解决好很多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规模仍偏小、效能偏低和成本收入比偏高的矛盾。而房屋租赁业务由于主要涉及的都是在某地工作、无固定住房的群体,这部分群体且大多数属于弱势群体,如果能够开展房屋租赁业务,那么不仅是以实际行动策应了当前普惠金融下中央提出的相关要求。同时,商业银行开展房屋租赁金融服务,也能够为商业银行自身拓展业务形态、增加效益增长点、建立基础客群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开展房屋租赁业务过程中,还可以借助该项业务拓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客户群体,来推广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网上银行、代发工资、水电费代缴等业务,从而促进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规模增长。

2 房屋租赁业务开展的设想及风险控制

2.1 大力创新完善房屋租赁产品体系

房屋租賃金融服务的有效推广,首先是要有能够适应该部分群体的房屋租赁金融服务产品。完整、丰富、合理的产品体系,一是可以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住不同特点客户和行业的信用风险,保证资产质量安全;三是可以较好地实现与风险度相匹配的收益,推动业务员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商业银行应当要对现有的消费贷款产品还必须下大力气进行优化。要在调研房屋租赁市场实际情况以及房屋租赁人群的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具体情况,通过微创新,创新出适应该项业务开展的产品体系,形成统一的产品手册,同时要同步将产品的包装、宣传、推广工作做到位,切实推动市场营销和业务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可以针对房屋租赁资金需求客户的特点,在坚持无抵押、无担保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放款效率,扩大产品普及率;二是创新分期付款业务,对于能正常按期还本付息的客户,可按照一定的规则及时回补相应的授信额度敞口,解决客户在持续用款上的矛盾,提高客户认可度;三是创新推出季审制贷款,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切实放宽准入条件,实现客户还款、用款的无缝对接;四是可以推出自助循环贷款,以商业银行银行卡或者网上银行为介质,在物理网点、电子渠道均能实现自主出账、随借随还,进一步方便客户。此外,商业银行还要围绕客观形势,根据当地市场环境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创新,形成总行和分支行互为补充的产品体系,充分满足房屋租赁客户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提升该项业务市场竞争力。

2.2 积极建立房屋租赁业务获客体系

对于任何商业银行的业务而言,着力解决的关键都是获客问题,而房屋租赁业务也是如此,要能够充分实现获客,商业银行要积极建立房屋租赁业务获客体系。为此,一是要想方设法与当地房屋中介市场、外来人口管理部等单位联系对接,首先要掌握当地有房屋租赁资金需求的客户情况,想办法主动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其次要通过全面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地创新推广策略。二是要以商业银行自己的网上银行、官方网站为平台,不断加强线上获客,可以尝试对新增客户或者存量客户进行二次开发,采取白名单模式主动推送服务,或者依托线上研究建立相关机制,对线上房屋租赁产品推动客户经理在线下获客,形成线上对线下的营销支持。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拓展当地装修公司或者家具、家电零售商户,通过跨界合作有效形成房屋租赁业务的获客渠道。

2.3 做好风险控制

由于房屋租赁业务开展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获客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在风险控制方面,也应当针对线上和线下获客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机制。首先是对于线下获客的客户,要对客户人品、素质、能力这几个核心要素,切实进行了解,及时了解客户当下真实的工作状况、个人债务情况、家庭情况以及资金用途的合理性,利用各种信息进行交叉检验,在获取客户准确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判断。对于线上客户,应当借助大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工商、税务、征信、社保、银联等社会信息资源以及客户在商业银行的行为数据,利用系统做好在贷前调查阶段的客户信息筛选过滤,实现风险前置,并对贷中、贷后阶段实施全流程的風险监测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房屋租赁业务,是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顺势而为之举,也能够有效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而要能够有效开展该项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要在立足客观形势及自身实际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产品体系,并在获客渠道、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相应进行调整,不断通过服务水平的提升扩大基础客户群体,以及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增值。

参考文献

[1] 徐莉萍.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中国的实践[J].财经科学, 2007(4).

[2] 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 2004(8).

[3] 郭磊等.国外农村金融组织支农的经验与借鉴[J].世界农业, 2010(7).

[4] 杨金波,徐辉.浅析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2010(8).

[5] 向忠德.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6] 王焕印.社会资本与农村信贷风险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风险控制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