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探讨

2018-09-10李晓敏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李晓敏

摘 要:高速公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一种新兴事业,历时30多年高速公路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也将同时面临多种财务风险,需高速公路企业管理者提升其重视度,并及时寻求化解之法,否则可能演变为财务危机,对高速公路事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将对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展开探讨。

關键词:高速公路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092-02

高速公路企业具备自身特殊性质,它有政府特别行政许可,经营业务主要是建设路桥、路桥收费,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运营过程中需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增多,加上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高速公路企业逐渐暴露出些许管理风险问题,本文将对高速公路企业内部如何加强风险控制管理进行探讨。

1 高速公路企业背景

高速公路是一种现代化交通形式,专供汽车安全、高速行驶,交通容纳量大,和普通公路相比具有快速、运输成本低、通行能力大、舒适安全等显著优势,也同时具备一定经济特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当前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求,其重要性更加突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80多个国家有高速公路,而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时间相对较晚,是一种新型事业,建设后很好地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局势下,高速公路行业慢慢暴露出诸多问题,而对企业来说重点体现在财政安全上。一方面,高速公路企业也是经济大环境下的一种独立经营体,同样需要面对社会责任、公共政策、大局势金融危机等给自身带来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高速公路企业还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资金投入资金额度都较大,但收益不一定就可达到预期目标,内部财政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受内外因素影响,企业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进而保障经济效益。

2 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2.1 内部控制概述

对一个企业来说,内部控制指的是实现经营目标,寻求经济效益及价值最大化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调整、自我约束的措施及方法的总称。

2.2 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简而言之指的是降低风险消极结果的一个决策、发展过程,其管理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社会组织,以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为基础,应用选择并优化组合多种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对风险本身进行妥善处理或有效控制,进而尽可能降低风险损失,为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运营目标提供安全保障。

2.3 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高速公路企业内控及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仍然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利益,高速公路运营相关经济活动本身受多种因素影响,风险预期结果应尽量与实际结果接近,如此才能降低风险系数。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应以其企业性质为前提,设定一定预期目标,保证企业运营合理、合法、合规,并保护资产安全,确保财务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经营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而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健康发展。

3 高速公路内部控制重要环节

要实现高速公路企业内部良好控制,其关键环节首先是加强预算编制,预算贯彻内控管理的各个部门,应以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为前提,保障预算编制可寻,此外养护管理等公用经费也应详细实施编制记录;其次是加强资金控制,谨慎融资、投资活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最后是强化企业内部其他运营管理,规避运营管理活动可能会带来的财务风险。

4 高速公路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现状

4.1 内控及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内控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可能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或保存着计划经济的旧时代思想,部分管理者缺乏内控体制的建设意识,更多单纯重视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遭到忽视;另外,高速公路企业归属国企,都有国家财政支撑,工程竞标及项目建设层面都有着绝对优势,企业很少受到外界“风浪”影响,长期处于一帆风顺的理想状态,而在新时期背景下,这种状态会使企业市场灵敏性降低,风险认知、识别及控制能力自然不高。

4.2 高速公路企业制度建设方面相对落后

企业的管理应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前提,而高速公路企业较多存在制度不健全的关键性问题,这不仅和领导者重视度有关,还和内控及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有关,企业甚至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制度方面上存在缺位现象,没有专门的制度,风险管理就无章可循,内部管理容易呈现出散漫、混乱的状态;另外部分企业虽设置了内控、风险管理制度,但存在较多漏洞、不健全的问题,比如预算管理过度强调如何控制成本,却忽视了预算使用效率及预期会带来的收益。

4.3 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人是事件的主导者,也是管理的执行者,还是管理的主观对象,因此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内控、风险管理的效果。目前高速公路企业对于高素质财务人才、审计人才、会计人才较多都采用引进的方式,因此内部人员呈现出综合素质不高的局势,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业务职责范围不熟,不了解内控、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法律方面意识有待提升,这种状况可能导致后期出现违规违法的现象;部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升,比如工作中以权谋取私利的行为直接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或大或小的危害,损害了公共利益,进而诱发风险的发生。

4.4 监督机制不全

监督机制缺乏是一个企业出现管理混乱、风险财政的重要原因,同样领导者应充分重视监督机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将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等笼统地归属到财务部门内,由于不具备独立职权,因此也很难起到较好的审计、监督效果;另外,高速公路企业受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环境条件层面的制约,部分单位或不愿向外界公布自身财务状况,因此外部监督也难以发挥出作用。

5 强化高速公路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措施

5.1 强化意识,提高素质

不断强化高速公路企业人员内控及风险管理意识,其中尤其是领导者,应与时俱进,更新自我陈旧观念,认识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具有一定的内控及风险管理能力才能得到长远发展,不断学习风险、内控等管理上的理论知识,并付诸实践。而对工作人员来说,企业应多组织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内部人员审计、内控能力,反复塑造职业道德意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以理论为基础,树立起敬业、遵纪、守法、奉献的工作精神。同时应保存引进高素质人才的策略,相互学习,使其对周边其他人员素质提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5.2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完善的制度能确保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有章可循,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力度。制度建设体系主要包括资金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审计制度、监督制度等,重塑内部管理作风,引进外部监督机制,比如常驻监督小组、大众媒体监督,以促进企业内控、风险管理。

6 结语

高速公路是交通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时期高速公路企业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较多风险问题慢慢显现,而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是降低企业风险的重要举措,内控主要环节有预算、资金管理、运营管理等。为加强管理企业领导者首先需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大力加强相关制度建立力度,提升企业整体人员综合素质, 进而使高速公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争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赫兵.基于内部控制(IC)的高速公路企业风险管理分析[J].价值工程,2014(30).

[2] 程雨.风险管理视角下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优化策略初探[J].财会学习,2016(22).

[3] 武戎.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探究[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7).

[4] 于华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6(6).

[5] 陈永平.高速公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4(17).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