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旅游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2018-09-10罗曼徐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旅游业

罗曼徐

摘 要:国家经济的腾飞带来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但是为旅游业保驾护航的旅游保险却明显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保险市场未被充分开发,并存在着旅游保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旅游保险存在的这些问题,限制了旅游业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已有旅游保险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统计年鉴、官方网站资料等二手数据的搜集与分析,阐明了当前旅游保险的发展现状,梳理出了制约当前旅游保险发展的几大因素,比如旅游保险产品结构单调、旅游保险代理等问题,得出了当前旅游保险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够优化,缺乏有效销售渠道的研究结论,并尝试就当前现状,制约因素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以发展旅游保险业,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保险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049-04

随着国家繁荣昌盛,旅游已经转变为一种大众需求,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休闲娱乐方式,旅游业随之蓬勃发展。

中国连续保持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超过10%。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休闲意识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增长点。

但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扩大,旅游安全风险因素表现出复杂化、多样化、新型化等特点,环境、人员、设备、管理等多样化的旅游风险持续影响旅游安全,旅游安全问题愈发凸显,可是我国旅游保险业虽有发展,却没有实现像旅游市场那样飞速增长。数据显示,游客们中自愿购买旅游意外险的人数超过百万人次,远远少于每年几十亿的旅游人次,可以说我国的旅游保险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保险保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将旅游保险与其他类型保险的发展水平相对比,旅游保险目前的发展现状也落后于同行业。相对于国内保险市场平均百分之十几的年均涨幅,旅游保险无论规模还是绝对数额上都落后于其他保险产品的发展。可以说,旅游保险的发展既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滞后于其他保险产品的发展。

作为旅游业软环境之一的旅游保险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旅游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消极作用。

总的来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安全问题频发,旅游风险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为了规避旅游风险,为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旅游保险是一个有力的手段,但当下我国旅游保险的发展却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的利益得不到规范化的保障,并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所以发展旅游保险迫在眉睫。

1 理论基础

1.1 风险管理理论

用旅游保险业的发展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其潜力巨大的市场,更是为了对旅游行业进行风险管理,应对旅游安全管理问题。

旅游业的风险管理实质上就是通过对旅游业中风险的识别,衡量与评估进行风险控制,减小旅游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减小旅游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尽量减小旅游事故发生后对游客,对旅行社乃至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旅游保险对于旅游业控制风险,减少事故发生后对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都具有着重大意义。因为它可以有效弥补旅游事故发生后的游客,旅行社遭受的损失,对旅游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作用。

而旅游安全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要保持旅游业平稳地向前发展,必须处理好旅游安全问题。旅游保险业的发展将会促进旅游安全问题的解决,推动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1.2 从供需双方看——信息不对称

当前旅游保险业中的很多制约因素源于信息不对称。卖出旅游保险的保险公司无处搜寻客户,而想要购买保险转移风险的游客却由于缺乏购买渠道无法方便買到称心的旅游保险,这就是销售渠道窄的结果,同时也是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并且旅游保险合同内容通常冗长复杂,含有许多专业术语,措辞生僻难懂,合同的阅读成本高。对于购买的游客来说,他们缺乏对这些专业知识的了解,难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保险公司精通条款,它们可能谋求利益而去玩弄文字游戏,误导游客。游客对保险的不信任与质疑也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结果。

1.3 从需求方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游客买了旅游保险后,没有了后顾之忧,警戒心大大下降,参加高风险活动的几率也随之增大,保险公司的风险也随之上升;或者说,游客隐瞒身体状况或其他会增加旅游保费的情况,那么出售旅游保险公司的风险也会增大,这些都会制约旅游保险的发展。

1.4 从供给方看——市场细分理论

市场细分就是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精确细分不同消费者群体,并对不同的消费者推出不同的差异化产品,施以不同的营销策略。对于现在的旅游保险而言,少有保险公司做到对游客进行具体细分,抓住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从当前市场上结构单一的旅游保险产品就可以看出我国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市场缺乏细分,缺少针对性。

2 现状分析

2.1 旅游业与旅游保险发展不对称的现状

2016年末旅游业发展五年规划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和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均超过10%,旅游的总收入预计达5.4万亿元,且国内旅游市场约为50亿人次。我国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可以说旅游业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依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除了20%左右的旅客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者均处于无保险状态,每年至少应有70亿元保费潜力的旅行保险市场,实际却只有约10%~20%的收入,有八成至九成的市场尚未开发。

和数量巨大的旅游人数相比,仅有非常小比例的游客自愿购买旅游意外险。可以得到我国的旅游保险发展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保险市场并且没有被充分发掘,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

2.2 从供给方看旅游保险业发展现状

2.2.1 品种少,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旅游保险产品品种少,过于单调,缺乏多层次全方面的旅游保险。当下我国旅游保险包括以下几个类型的旅游保险险种,旅行社责任险、旅游救助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旅客意外伤害险和住宿游客人身保险。虽然已经有了基础的框架,但是其中缺少富有特色的,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旅游产品。

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保险的险种在之前基础上有所扩大,但是依旧略显不足。跟国外相比,我国的旅游保险品种发展尚未成熟,比如我国的旅游保险很少有针对老年人,特定疾病群体等涉及特殊群体的险种的旅游保险,可以说,当前我国旅游保险的针对性不强,供给上不能充分适应市场的需要。

2.2.2 销售渠道有限

指出目前我国旅游保险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旅行社代理、 机票点代售、 网上投保三种方式。旅行社是旅游保险产品销售的主渠道,机票点代售的网点也不多,且往往无证经营。尽管网络投保发展前景广阔,但真正利用在线投保平台的客户人数甚为有限,目前还只能作为传统销售渠道的一种辅助。可以说,如今网上投保虽有所发展但也尚未普及。

可以说大部分的旅游保险都是由旅行社帮助参与旅行团的人办理的,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人群会选择自由出行而不是选择跟随旅行社出行,尤其是短途旅行,但是他们却依旧面临着种种风险,如果他们想要实现风险的转移,在目前现实中的旅游保险市场是很难轻易的寻求到成本低廉并且办理便捷的旅游保险。

2.3 从需求方看旅游保险业发展现状

2.3.1 游客购买不积极

在我国,旅客的投保意识不强,余瀛波(2016)指出2015年度《中国境外旅游出境安全报告》显示与美国相比,美国旅游人均保费为46元,中国的保费则仅为1.8元人民币,不到美国的1/25。此外,中国游客主动购买保险的比率低于中国香港、日本,主要由于风险意识不强,大陆游客主动购买旅险的概率不到日本的1/4。这显示了我国游客对于旅游保险的购买缺乏动力,我国的旅游保险发展尚不到位。

游客购买不积极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大多数旅游具有短期性的特点,人们不会牺牲经济成本去搜寻并购买只为旅游的少数天数而服务的旅游保险。

第二,游客们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人身保险之类的保险,比如意外伤害险,旅游保险有它专门的旅游意外伤害险,而在人身保险之中也有意外伤害险。它们是互為替代品的。

第三,人们对旅游保险缺乏信赖,认为旅游中发生意外的几率很低。所以较少的游客对旅游保险有购买动力。

2.3.2 游客出行方式改变

当前的旅游保险销售主要依托旅行社进行销售,即团体游时由旅行社统一购买责任险,以及旅游社再向游客推荐其他的旅游保险险种。但随着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团体出游,尤其是对于年轻游客,自助游已经成为更加受欢迎,更加广泛的一种旅行方式。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以“十一”黄金周出境游为例,很多地区自助游的旅游者在旅游总人数中的占比已超过90%。而旅游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并没有随着游客旅游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没有与时俱进,这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保险的发展。

2.4 国家鼓励发展旅游保险的现状

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也指出要通过旅游保险加快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安全工作水平,与保监会联合修订《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并开展“旅游保险宣传周”活动,以补齐旅游保险这一公共服务的短板。国家的支持对目前发展较弱的旅游保险业而言意义重大。

3 当前旅游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保险业垄断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中存在的垄断现象不利于旅游保险的发展。垄断与反垄断是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说,竞争与市场垄断相辅相存。

当前保险业中的垄断对于旅游保险的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旅游保险的特点之一是保费低廉,缺乏大的利润空间,大保险公司对于利润不足的旅游保险缺乏发展动力,而小的保险公司只能通过降价等方式来进行竞争,利润空间会越变越小。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投入发展旅游保险的激励更加不足了。

3.2 对旅游保险业的发展投入不足

3.2.1 对供给方来说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旅游保险的保费和其他保险比起来是比较低的。它们大多期限短、售价低。除了较贵的境外旅游保险保费和长期旅游保险保费,绝大多数旅游保险都是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跟人身保险,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上千上万的保费相比,其利润比较低,并且旅游保险风险不确定性高,保险公司从中能够获取的利润较小。

保险公司缺乏足够的激励去大力投入旅游保险的发展。虽然可以通过销量来增加利润,但是当前的销售量增加情况并不能满足保险公司的需求。虽然旅游的人次众多,但超过80%的游客选择的都是自助游,而当下购买旅游保险的主要渠道依旧来自旅行社的推销或者其中和合同绑定的旅游保险。大部分自助游的游客就游离在了旅游保险的市场之外。受限于销售渠道,旅游保险的销售量并不能激励保险公司对旅游保险的发展进行更多的投入。

旅行社对于旅游保险的销售也并不积极,因为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他们去向游客推荐旅游保险产品。对于旅行社来说,它是一个处在游客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中间者。对于利润不高的旅游保险,它缺乏激励去投入。

虽然《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表明旅行社在与旅游者订立旅游合同时,应当推荐旅游者购买相关的旅游者个人保险。但是由于旅游者购买不积极,再加上保费低,旅行社推荐旅游意外险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利益分配机制的缺失逐渐导致旅行社对旅游意外保险销售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3.2.2 对需求方而言

旅游保险的需求方是广大游客,他们对旅游保险的购买就是对旅游保险的投入。但目前游客对于购买旅游保险的热情不高,缺乏保险意识。

首先,游客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是一种诚信产品,但是基于之前我国保险的推销模式,保险推销员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保险推销人为了业务,误导人们,导致人们对于保险充满了不信任。

其次,游客存在侥幸心理,比如大多数旅游者往往会低估短时间旅游的风险,认为为短时间旅游购买保险太过麻烦,成本大于收益,拒绝购买旅游保险。可以说这是一种风险偏好的不同,也可以说这是他们保险意识的不足。

再次,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于参加一般旅游活动的游客和热衷于冒险活动的游客,需求显然是不一样的。并且风险高的游客往往倾向于购买保险,但是目前这种个性需求还得不到满足。

最后,旅游者不了解旅游保险的相关知识,很多旅游者很多游客在旅行社投保后并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样的旅游保险,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并且有的旅游保险条款模糊、索赔手续复杂,使得旅游者面对旅游保险总是充满了怀疑和抵触态度。

游客的消费欲望不高也与现有保险公司宣传不到位,社会总体对旅游保险的不重视有关系。

3.3 旅游保险内部体系不够优化

3.3.1 产品内部结构单调

现行市场上的旅游保险产品种类少,过于单调,缺乏合理的产品体系,制约了旅游保险业的发展。目前旅游保险的基础产品可以粗略分类为旅游财产保险、旅游人身保险、旅游责任保险等,我国现已有了旅游保险分类的框架,但是缺少丰富的旅游保险产品。我国现有的旅游保险产品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比如冒险性旅游,还有面向商旅人士长期旅游保险等旅游保险在我国都是处于缺位的状态。这是旅游保险没能进行市场细分,区别对象进行开发适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保险产品的后果。现在保险公司往往做不到细分对象并由此扩大业务这一点。

总的来说,旅游保险产品内部结构单调,旅游保险产品缺乏创新,现在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的旅游保险产品都大同小异,不能满足旅游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并且现有旅游保险产品缺乏适应各种人群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保险产品,比如针对老人、儿童、特殊疾病患者者的旅游保险产品。这限制了旅游保险进一步打开市场,开发游客的需求。

3.3.2 旅游保险代理问题

一般旅游保险代理会存在代理者提价,保险成本提高,代理者不积极全面介绍产品等情况。目前我国旅游保险产品的代理还是集中在旅行社,而旅行社代理销售的方式往往是通过签订旅游合同自带的旅游保险进行销售,少有特意推荐旅游保险的旅行社。对于旅行社來说,自带旅游保险是它们的义务,但是旅行社不愿意让旅游保险的销售影响它自己的主营业务发展,尤其是对于短途旅游,游客对价格变动很敏感,在游客缺乏保险意识的情况下,如果指出合同中强购买的旅游保险,或推荐游客购买旅游保险产品,可能会影响旅行社自身的业务发展。所以在我国的保险公司与旅行社之间存在着旅游保险代理问题。必须寻求到保险公司与代理者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激励双方进一步推动旅游保险业发展。

4 研究结论

4.1 现有的旅游保险销售渠道无法满足新兴旅游方式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旅游的兴盛,游客们越来越多的改变了过去跟随旅行社出行的旅游方式,但是旅游保险销售方式却没有迅速的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转变。现有的旅游保险销售主要依托于旅行社的保险代理,但是如今选择旅游社进行旅行方式的游客数量远远不及自行出游的游客数量。

现有学者提出用互联网渠道来解决旅游保险的销售问题,但该方式虽有发展潜力,却无法完全解决旅游保险的销售问题,因为它目前只能适用于初期的旅游保险销售。

在旅游保险发展不充分的时候,旅游保险产品单一,有统一范式,很少区分需求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保险公司耗时耗力对需求方信息进行甄别。但是随着旅游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当特色化差异化的产品如果在网上进行销售时,就会遇到保险公司难以有效判断需求方真实情况的情形,因为通过网络是很难识别投保人风险的,所以通过网络销售旅游保险是会遇到瓶颈的。现如今网上旅游保险销售也有了初步发展,通过互联网发展旅游保险也很有前景,但受限于投保人对网络投保不信任等原因,其发展速度跟在线旅游的发展相比还是比较缓慢的。

现有的旅游保险销售方式落后于需求者的要求,新兴的用互联网销售旅游保险的方式还未充分发展,需求者缺乏合适的购买渠道,这限制了旅游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

4.2 现有利益分配机制无法充分推动旅游保险的发展

旅游保险的内部利益关系涉及大保险公司与小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险公司与保险代理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现有的利益分配机制无法充分调动保险公司与旅游保险代理方的动力来推动旅游保险的发展。

目前我国保险业中存在着垄断现象,拥有垄断地位的保险公司缺乏动力去开发和发展利润低的旅游保险,缺乏垄断地位的小保险公司只能通过降价来进行竞争,这会使原本利润不高的旅游保险的利润变得更低,使得双方都丧失发展旅游保险的动力。旅游保险的优势与前景在于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单纯的一份旅游保险带来的收益是很低的,但是由于利益在垄断保险公司和其他小保险公司之间分配不当,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旅游保险。

而保险公司和旅游保险代理方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分配的问题。在我国,旅游保险代理方主要是旅游社,虽然旅行社有义务去销售旅游保险,但是旅游社缺乏动力去销售旅游保险,旅游保险和它们自身的旅游业务相对比,利润是很小的,旅行社不希望旅游保险的销售影响它们的主营业务,并且当保险事故发生时,旅行社与保险公司可能发生扯皮的情形,旅行社缺乏足够的利益去销售旅游保险。

无论是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是保险公司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都限制了当前旅游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5 对策与建议

5.1 对供给方

5.1.1 拓宽销售渠道

销售渠道的受限阻碍了旅游保险的销售与购买,限制了旅游保险业的发展,现有的旅行社代理很难发挥其作用,线下虽有通过互联网购买旅游保险的渠道,但是该渠道还不成熟,可以先发展好互联网销售渠道,再进行新一步的开拓创新,从多种渠道来进行旅游保险销售,从而发展旅游保险。

5.1.2 优化产品体系

目前我国旅游保险业产品体系不够完善,保险公司要积极创新,弥补市场上的空白,开发游客的需求,并对游客进行细分,发展个性化的,有差别的,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保险产品。

5.1.3 提高旅游保险服务

在旅游保险服务购买时提供顾问咨询服务,在发生合同约定的旅游保险事故时提供迅速的救援,保障服务,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过有效的理赔机制进行理赔。

5.1.4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对于旅游保险的销售,要均衡好保险公司与代理商之间的利益。旅行社发挥着中间人的位置,销售旅游保险的义务不能激发其发展旅游保险的动力,必须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利润来激励其对旅游保险进行销售。

5.2 对政府

5.2.1 加大旅游保险宣传,提高游客保险意识

目前游客的保险意识不足,对旅游保险不信任,并且存在侥幸心理。不充分的需求无法带动生产,想要推动旅游保险业的发展就要提高游客的保险意识,也就是对旅游保险进行大力地宣传。

5.2.2 鼓励中小保险公司抢占旅游保险市场

当前保险业存在垄断现象,而大保险公司因为旅游保险缺乏利润对旅游保险的发展缺乏动力,政府可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保险市场,促进中小保险公司积极创新旅游保险产品,开拓旅游保险市场,促进旅游保险市场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仕奇.論我国旅游保险的滞后及其发展[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33(165).

[2] 贾林青.中国保险市场垄断行为的认定和预防—从我国保险行业首例垄断案件谈起[J].保险研究,2013(3).

[3] 余瀛波.2015年度中国境外游出境安全报告发布-旅行延误占八成境外保险赔付逾万起[J].法制日报,2016(5).

[4] 池小萍.我国旅游保险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1).

[5] 柴寿升,龙春凤,鲍华.中国旅游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家,2012(1).

[6] 张瑞纲.我国旅游保险发展研究[J].大众科技,2013(11).

[7] 张广海.我国旅游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

[8] 周力.旅游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大连大学学报,2007, 28(2).

[9] 刘春济.我国旅游保险业发展探析[J].旅游学刊,2006,21(1).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我国乒乓球运动消费的制约因素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