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释学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018-09-08许娟娟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阐释学

【摘要】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研究散文英译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该理论分析张培基英译郭沫若散文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步骤来发挥译者主体性,在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再现原文风格,保持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四步骤;译者主体性;散文英译

【作者简介】许娟娟,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郭沫若的散文多以独特而优美的语言来记述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篇幅短小却玲珑剔透,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张培基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二辑中收录并翻译了若干篇郭沫若的散文,译文不仅准确达意,而且完美再现了原文的意境、风格和神韵。本文试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张培基的英译文,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张培基在英译散文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

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提出阐释学翻译理论,倡导“翻译即理解”,认为所有的交流都得通过解释来达成,语际翻译的重点在于对双语的理解。斯坦纳将翻译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具体说来,译者在“信赖”原文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侵入”原文内部,以“吸收”原文意义,而为了保持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平衡,则有必要进行“补偿”。斯坦纳认为,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即“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和创造意识”,以尽量達到原作与译作的对等。

三、张培基英译郭沫若散文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1.信赖。“信赖”是翻译的第一步,其中,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文本的选择上。译者之所以选择一篇原文来进行翻译,主要是基于对原文价值与意义的认同。张培基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二辑中翻译了七篇郭沫若的散文,分别是《路畔的蔷薇》、《夕暮》、《白发》、《水墨画》、《墓》、《菩提树下》、《杜鹃》。张培基写道,郭沫若的散文“热情奔放,玲珑而富有诗意”·,“记述的是真情真事,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生活的感情”。由此可见,张培基认为郭沫若的散文是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值得介绍给国外读者,所以对这些散文十分热爱并充分信赖。

2.侵入。翻译的第二个步骤是“侵入”,也就是说“译者打破语言的外壳深入到原文的内部,将核心的意思抽取出来”。译者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主体性,深入认识、理解和阐释原文,克服语言和文化层面的障碍,无限接近地去领悟作者的本意。

(1)语言层面的侵入。

例1:昨朝我一人在松林里徘徊,在一株老松树下戏筑了一座砂丘。

Yesterday morning, while wandering about alone in a pine forest, I amused myself by pilling up a small sandhill under an old pine tree.

原文中“戏筑”并非汉语固定词组,因此,张培基在翻译的过程中,深入原文内部理解其意思,认为“戏筑了一座砂丘”指“堆起一座砂丘以自娱”,其中“戏”指“自娱”,译为谓语amused myself by,不仅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还再现了原文中“我”的心情,从最初的“戏筑砂丘”到将其当成“自己的坟墓”,表现出作者的心情由轻松到沉重的一种转变。而“筑”指“堆积”,而非“筑造”之意,便将其译为pile up, 并在其后增译small以便更好地表现这一层意思。

(2)文化层面的侵入。

例2:得势的一只雄鸡不消说要欺负它,便连那些娥皇女英们也不把它看在眼里。

Not only was he bullied by the stronger opponent, he was also snubbed by the three females.

例3:在那时它们一面遁逃,一面戛着惊呼求救的声音,呼唤它们的大舜皇帝。

That sent the three hens scampering in panic and raising a call for help—a call to the all-powerful autocrat.

原文中分别出现了汉语文化负载词,即“娥皇女英”和“大舜皇帝”。娥皇和女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尧帝的两个女儿,同嫁舜帝为妻。在原文中,作者将“三只母鸡”比作“娥皇女英们”,将“一只得势的雄鸡”比作“大舜皇帝”,既生动形象,又妙趣横生。张培基在翻译这两句原文时,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并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直译,而是紧紧把握住两个比喻,只将两个本体分别译为the three females和the all-powerful autocrat,虽未直接将喻体译出来,但译文中females和autocrat也是拟人化的表达,不失原文的风趣感,同时更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3.吸收。翻译的第三个步骤是“吸收”,译者在深入原文内部,理解核心意思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将原文的意思和形式移植到目标语中,用目标语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意思,达到“让原作归化到译语里使读者仿佛不是在读译文而是在读母语”。

(1)内容的吸收。

例4:那位背时的先生又拖着尾巴跑了。

The poor lonely heart fled with the tail between his legs.

原文中“背时的先生”是拟人的表达手法,将“一只不得势的雄鸡”比作“背时的先生。张培基在翻译这句话时,并未直接按字面意思将其译为the unlucky gentleman,而是充分吸收原文的意思,认为此处“背时的先生”更确切来说是指这只不得势的雄鸡被得势的雄鸡和母鸡孤立,既孤苦又可怜,所以将其译为the poor lonely heart,十分贴切,准确而又传神。

(2)形式的吸收。

例5:昨晚上甜蜜的私语,今朝的冷清的露珠……

Last nights whispers of love; this mornings drops of cold dew…

原文的形式和用词结构前后完全对称,具有散文独特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张培基在翻译时,也将其译为两个英语并列词组,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并且通过内容的前后对比,表现出与原文相同的言外之意。路畔的蔷薇昨夜仍被人呵护,十分甜蜜,今早却只凝结着露珠,独自冷清,表现出世事的变化无常。译者通过对原文形式的吸收,既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又再现了原文的情感、风格与韵味。

4.补偿。翻译的第四个步骤是“补偿”。译者在“侵入”和“吸收”原文后,会使得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文的意思产生偏差。因此,译者需要进行“补偿”,来补充恢复译文中缺失的信息或不能完全表达原文意思的部分。

例6: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

To begin with, she is the incarnation of the legendary king of ancient Sichuan named Wand Di.

原文中“望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蜀国国王,后不幸国亡身死,化为杜鹃鸟,啼声十分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因此,张培基在翻译时,对原文“望帝”进行了解释性说明,译为the legendary king of ancient Sichuan named Wand Di,能够使译文读者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既忠实于原文意思,又确保了译文的可接受性,是对译文所进行的有效“补偿”。

四、结论

本文从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理论出发,以张培基英译郭沫若散文为例,认识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重要。翻译即是理解与阐释,译者作為翻译活动的主体,不可避免地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宏观和围观层面把握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平衡,尽量达到完美的译作。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发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69-72.

[3]屠国元.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11):8-14.

[4]西风.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 56-60.

[5]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 (1).

[6]张慧.郭沫若文艺性散文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研究[J].外国语文, 2012(6):107-109.

[7]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
《意象之美
——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简介
实际生命的阐释学处境
——关于海德格尔的“那托普报告”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中国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新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