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麒麟白马舞》的舞蹈表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09-03罗枚芬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动作

罗枚芬

摘 要:《麒麟白马舞》是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舞蹈,源出自唐代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事。基于这种特殊的意义与题材,麒麟白马舞的表演风格与演绎方式都十分与众不同。在社会文化逐渐发展、大众生活逐渐丰富的背景下,尤其是现代青年人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方式,使麒麟白马舞难以在现代生活中维持发展,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在现代文化环境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现存舞者年龄结构偏大,许多复杂的舞蹈动作已经失传,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亟待传承与保护。本文从《麒麟白马舞》的舞蹈表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对其从表演形式、动作、伴奏还有传承与发展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麒麟白马舞 表演形式 动作 传承与发展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们对净胜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强,一系列文化活动开始在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麒麟白马舞属于群众文化中的一部分,经过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展现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舞蹈内容,社会大众对麒麟白马舞也十分认可与喜爱。因此,对于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说,能否正确理解与把握麒麟白马舞是正确认识群众文化生活的关键。

1 麒麟白马舞人文地理简介

《麒麟白马舞》是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舞蹈,她来源于唐代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事。就其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进行追溯的话,唐宋时期是最早出现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少有的关于状元文化的传统舞蹈。

《麒麟白马舞》流传于封开县的西部,贺江与东安江的交汇点,比邻广西苍梧县的大洲镇上律、垢塘、泗科、大和、歧岭等地。《麒麟白马舞》多集中在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表演。整个舞蹈表演者共有20人左右,主要演员是一对青年男女,主要道具是一只白马和麒麟,其中,男青年扮演的是状元,并身骑白马,女青年扮演的是状元夫人,身骑麒麟。另外,还有其他表演者撑罗伞、掌花灯、拿彩门等,彩门上还有“麟吐玉书”的字样,在乐手伴奏的情况下缓缓走来。表演时通常是由东、南、西、北四方按顺序轮流进行表演,每一方表演完成之后都要穿过彩门,直到四方都表演结束为止。麒麟白马不断穿梭表演,互相来回穿插,演唱着全是当地原汁原味山歌《麒麟白马曲》曲调,伴奏的音乐喜庆热烈,以大鼓、大镲、钹为主要伴奏乐器, 不仅活灵活现的展现了状元夫妇学成归来、衣锦还乡的美好故事,还充分展现了封开人民对美好前途与爱情追求与歌颂,因此《麒麟白马舞》被封开人民代代相传,在当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意义。

2 《麒麟白马舞》的表演内容和形式

2.1 《麒麟白马舞》的表演内容和形式

《麒麟白马舞》的表演队伍人数并不多,整个舞蹈表演者共有20人左右,主要演员是一对青年男女,主要道具是一只白马和麒麟,其中,男青年将白马固定在身上扮演状元,女青年将麒麟固定在身上扮演状元夫人,两人前方有两个引路的童子,后面还有其他表演者撑罗伞、掌花灯、拿彩门等,彩门上还有“麟吐玉书”的字样。《麒麟白马舞》不仅可以在室内表演,也可以在室外表演,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确定表演人员,表演形式十分灵活。麒麟白马舞的歌舞都是由固定的表演程序与队形的,尤其是其主题曲《麒麟舞》,该歌曲的演绎要根据角色的不同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演唱,并且每个角色的演唱内容都是不同的,其特点就是用原汁原味的山歌腔调在乐器伴奏的环境中进行演绎,歌声与舞蹈实现完美的结合。麒麟白马舞在当地封开山歌腔調的演绎下充满了当地的民俗特色,使人感受当地的美。

2.2 《麒麟白马舞》的舞蹈动作

《麒麟白马舞》在舞蹈动作设计上也比较简单,动作较少,但是每一步都有固定的舞步、舞姿以及动律特征。比如,白马与麒麟的舞蹈动作主要包含四种,一是小步慢跑,二是大步奔跑,三是马步单双弹跳,四是前脚掌着地,展现前俯后仰的舞姿等。这些动作都要在四个方位轮流表演一次,且每次表演完都需要经过彩门,直到四个方位都表演结束,表演形式大方。白马与麒麟分别配备状元与状元夫人,且两人前面有引路的童子,后面有撑罗伞的人。其中,童子的舞步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蹲点步,即一腿半蹲、一腿屈膝点地;二是凤凰型,即一只手举在头边,一只手按在胯上,同时进行蹲点步动作。舞蹈动作则主要包括逗马和拦马等。宫灯表演的舞蹈动作也比较简单,主要是4名姑娘轻妆淡抹并着粉红长裙,同时双手捧花灯,通过单出、双出以及十字花等队形变换实现舞蹈造型变化。另外,宫灯表演还包含多种下肢动作,比如,碎步跑、前后左右花步等,同时需做出诸如扭、摆、转、跳等动作。姑娘们的舞步轻盈,不时做出举灯、提灯、抱灯等动作,在麒麟曲的特色演绎下显得更加生动可人。

2.3 《麒麟白马舞》的伴奏形式

《麒麟白马舞》运用的音乐体裁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打击乐,二是声腔乐,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打击乐所使用的民间乐器主要有大鼓、大锣、铙钹,其中主节奏为大鼓,配合乐器为大锣与铙钹,打击乐主要在开场、过场以及收场时使用。打击乐的演奏方法也较为随意与单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对自然与古朴形态特征的展现。在节奏展现上鼓的基本打法主要有5种:(1)咚撑撑撑撑撑撑撑撑切;(2)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咚 咚洞咚切;(3)得咚切、得得咚切、咚咚撑切;(4)咚撑撑、咚撑撑、咚撑撑、咚洞洞咚撑撑撑撑切;(5)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 切。通过对这几种节奏类型的交替使用,为整个舞蹈表演打击出完美的节拍。另外,大锣与铙钹主要是在大鼓的强弱节拍处出现。

3 《麒麟白马舞》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非物化的、非静态的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以声音、形态、技艺等为手段,以身口相传的形式得到延续与传承的文化遗产。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要重视将“非物质的”、“无形的”、“人为的”等各种文化转换成“有形的”与“有载体的”。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麒麟白马舞》的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家族传承,二是师徒相传。尤其是家族传承是麒麟白马舞传承至今的重要方式,在家族成员的相互影响下,对这种舞蹈的认同感与喜好程度会更加容易增强,同时也便于对舞蹈传承的管理。只要家族中始终有人懂得这种艺术,在子孙不断繁衍的情况下,文化艺术也得到了传承。很多技术与手艺活都是在农村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麒麟白马舞的传承主要是由大洲镇上律麦氏家族进行传承。传承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代人,一是麦天佑,出生于1902年,于1915年开始学艺;二是麦桂飞,出生于1932年,于1958年开始学艺;三是麦鉴新,出生于1963年,于1977年开始学艺;三人学习麒麟白马舞的方式都是师徒相传。其中,麦鉴新在1998年正式接任“麒麟白马队”,成为该舞蹈的传承人。麦鉴新结合时代背景,对麒麟白马舞进行改进,在唱曲方面也进行改变,同时还增加了新的舞蹈元素与唱腔,比如“麒麟灯饰舞”、“山歌二友调”等,新元素的加入使麒麟白马舞的内容更加丰富、表演更加精彩。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麒麟白马舞在国内各地举行演出,并受到了大量的好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麒麟白马舞的发展受到了现代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广大青年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方式,使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难以在青年人群中得到传播,同时,舞者年龄偏大、年轻舞蹈人才断档等问题也开始在麒麟白马队中出现,麒麟白马舞的传承进入了瓶颈期。封开县的传统文化传承出现危机,基于此,封开县政府开始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制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传承发展”,分步骤实施文化传承计划。第一,整理并出版以口头表达为主的文化遗产,将其转换成可以实现阅读、传播、记载等方式的出版物,同摄像、摄影等技术将行为表演艺术记录下来,并结合现代科技保留真实的图像,为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其贡献价值是无价的。第二,对有特色文化价值的民间艺术进行整理与研究,尽量保持其原汁原味,也可结合创新与加工,为其传承与发展开辟新的倒库。第三,对麒麟白马舞的保护不能仅限于舞台表演部分,还要对其生存环境与发展情况等文化生态链进行保护,缺乏群众基础与生存环境的艺术,始终也会消散在民间。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民间艺术保护区的方式开展,保护民间艺术,使其在民间永流传。

4 结语

“麒麟白马舞”富有封开地方特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表达了封开人民对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无比爱戴和赞美,还深刻反映了封开人民对忠贞爱情和美好前途的追求和热爱。“麒麟白马舞”是当地人民传播各种地理、历史、生产知识,进行艺术陶治和道德教育良好载体,在当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意义。所以,对《麒麟白马舞》做好传承与保护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夏露.简谈麒麟白马舞舞蹈的基本特征[J].大舞台,2010.07.20;

[2] 苏草.浅谈麒麟白马舞舞蹈的社会影响及作用[J].大众文艺,2010.10.15;

[3] 朱丽丽.麒麟白马舞舞蹈对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20;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动作
下一个动作
画动作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