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8-08-24朱志洲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造性素养思维

朱志洲

高新科技、知识经济、网络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使社会迅速转型为大数据时代。这一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思维和生存的方式,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办学的格局,参与了世界教育资源的竞争,形成了多元办学的新体制,在这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则更注意基础性和发展性、适应性和超越性、科学性与人文性、行为目标和过程目标的相结合,更注意多元化的整合,强调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强调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生活性、开放性的教育,十分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确保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这样一来,创新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显得特别的重要。在语文学科里,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增强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老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的精神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1]叶老这话很大程度上强调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创新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创新思维的训练,才有可能更有效的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一、创新思维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学科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2]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教育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视共性的求同,忽视了个性的求异;重视结论的讲解,忽视思维的训练;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的指导;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重视课内教学,忽视课外实践活动。这些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中有这样一些现象:阅读文章,不能深入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只能听教师讲,把教师讲的记下来死记硬背,不会运用自己的脑髓去理解课文;写文章,有的思维单薄,缺乏深度,不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和事物的多种联系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有的思维单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写人记事,写不出特点;有的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把握不住写作重点,不能把材料入情入理有层次的安排好,这些问题表现出了语文教学忽视了思维训练,尤其是创新思维的训练。

由于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教育思想的单一,教学模式的规格,我们大部分教师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以致头脑中没有过创新的念头,学生也循规于老师的教训,从不敢疑议,这使我们的教育发展走了不少弯路。无数的生活事实告诉我们,创造出自于生活,创新来源于个性。课堂教学来源于教条,迷失自我,失去个性,又怎能会有创新的一面呢?

二、创新思维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知道,语言是进行思想与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然而具备了这个工具并不等于就能进行思维交流,就能进行思维认识,要掌握语言这种工具,也只有在学习交流和学习思维认识的过程中去掌握,语文这门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脑的认识加工是在语言的思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听说读写也是在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由此可见,语文就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就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纪的知识不再是死板的书本知识,而是知道如何做——完成任务的方法,知道找谁——清楚从哪里获取资源,知道干什么——能够组织和从事具体的各项工作,知道为什么——能够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和背景,知道在何处——知道和预见事情的发生和进展,知道在什么时候——选择时机和务实的态度,知道如何协调——会处理各方关系的能力。要获取这些知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廚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主人,她做的膳食是盛宴,她在台布、餐具、玻璃器皿和家具上的情趣是无瑕的。她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都是独到的,新颖的,精巧的,出乎意料的,富有创造力。”[3]可见,无论是谁,都具有创造能力,只要发挥出其创新思维潜能。“儿童的创新与成人的创新都是在人的自我实现的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的人的共同需要,正因为此,即使是成人,也是人人可以创造的。”[4]“知识经济需要创新,而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这需要从小就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可见,在中学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看,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活动,良好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即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实现自己的价值,人在教育活动中创造了自己。从生物哲学的观点看,生物哲学家把人的创造性的发展视做人的生物规定性。动物一出生就是特定化的,它们依赖特定的本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简单地生活着。与动物相比,人一生下来非完整性,发展方向的多样性,所能接受的环境的可变性,以及成熟的长期性,都是大自然赋予人创造发展规定性的证据,作为完整的人必须包括肉体的来特定化和精神的创造性,正是创造性使人决定自己的行动,使人从本能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使人超出动物在特定化环境中的生活。……只有创新式的学习,才能在儿童身上发生良性循环,使他们不断地从本质上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先生的这一段论述,详实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天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训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语文学科特点、社会生活的要求以及人的发展角度上,我们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创造性思维。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过程,不仅仅是继承和接受,而始终贯穿着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之中无不体现着创新性思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促进,创造性思维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习只要具备了这种思维品质,听说读写能力就能有效地得到提高,一个人有了这种思维品质,今后就会有所发明和创造。所以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三、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成为学习的自主者和主动者,积极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挥潜能与性向,逐步形成可终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教程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善用想象联想式学习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特点,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联想,如通过续写、扩写、改写、情景描写、看图写话、幻想等方式来训练学生,使学生在想象中构成理想的境界,创造出独特崭新的艺术形象,以达到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

(二)善用对象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对象探究是指在问题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是人们把握事物本质,并经过创造性的思考,使其产生新的飞跃的超常态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学会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中提出问题的实质,把握事物的全貌,如话题“火”的写作指导,要激发思考“火”内涵与外延的思考。语文教学多进行这样的主体思维训练,利于创新思维的健康形成与发展。

(三)善用发散思考式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发散思考是指主体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运用假设、推测、联想等形式寻找并生成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流畅、变通、独创的特征。教学中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多向性的思考,从而获得各方面的方案和假设。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多运用材料型的作文题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供选择写作的东西多了,所选取的结果就新颖而富有创造性,写出的文章也就给人耳目一新。

(四)善用比较式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比较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积极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题材相同或相似的文章比较着来学习,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不仅对文章思想和艺术有一定深度的认识,而且对评改文章的特点和写法也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善用求同求异式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多训练这些思维。如单元教学结束,可通过比较小结,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还要求得其特殊性,得到的是最佳、最优的结论。在可疑之处善解疑点,诱发学生求同求异的思考;在无疑之处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求同求异的思考;在变化之中寻找疑议,启发学生求同求异的思考。总之,在教学中善于把握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一个求同求异的过程训练,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有效地得到形成和发展。

(六)善用逆向思考式的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逆向思考是一种让思维形成对立面,脱离常规的思维方式。它是从问题的对立面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创立新形象获取新颖独到的结论。如学习《狂人日记》,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题“狂人不狂”这样的逆向思考问题来激发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七)善用独创性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创新思维。独创性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创造出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素质。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把学生真正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民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争辩。”“学习课文,不可死学,要活学,创造性地学。在深入领会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不同于课文的,具有创造性的正确见解。”[7]可见,让学生发表独到学习见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學中,重视训练学生的审视性阅读、个性化阅读,让他们开展独创性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进行积极判断、积极想象,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因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参与性、灵活性、实用性,在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教材的利用与使用。“要在学生思维朦胧的关键转折处,巧妙有效地开导、点拨或化解思维的疑窦,或指明思路的方向,或旁敲侧击使其触类旁通,或由此及彼地引向纵深,使之通过投石击浪来拓开思路。”[8]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有效地得到训练与养成,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发展。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2]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4][5][6]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5、71、205页.

[7]宁鸿彬.增强语文教学过程的应变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3年第11期.

[8]杨青松.教学艺术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参考文献:

[1]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曹明海.语文教学策略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猜你喜欢

创造性素养思维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