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的“还原——变化——融合”

2018-08-24施雯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梧桐大雁寓意

施雯

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沛的情感、深远的意蕴,闪烁着艺术的光辉,它是中华的文脉,因此是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诗词主题,从而鉴赏古代文人的艺术审美取向,始终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时思考的重点。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以意象为抓手,鉴赏古典诗词,是我们在教学上的惯常采用的方式,因为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依附的载体。在具体教学的环节,有不少老师仅仅是将诗词中意象的较为固定的象征寓意灌输给学生,亦或是停留在创造情境,感悟意象的层面,这样的教学难免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地学习古典诗词,缺乏自我认知的主动性,机械地解读诗词主题的结果。

那么以意象为抓手的古典诗词教学方式能否有所突破呢?本文旨在通过还原意象的原型,品读意象的变化,融合意象的效果这一系列方式来探索古典诗词教学的蹊径。

一、还原意象的原型

“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这个形象是基于人最原始的认知而产生的,且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最为普遍的共性。因此,在诗歌解读的过程中,对“意象”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给学生某个意象在某首诗歌中有怎样的寓意,该意象还会有哪些普遍象征,还应引导学生去了解探寻这些象征是从怎样的原始寓意生发而来的。

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词中的大雁和梧桐这两个意象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大雁是候鸟,每到黄叶纷飞的季节,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鸿雁。最早在《汉书·苏武传》中载:“天子射上林,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从此“鸿雁传书”变成了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典故,它可以传递书信、音信。这被称为“大雁”的原型意象。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大雁都可理解为大雁的原型寓意,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的书信,于是引起了女词人无发排遣的愁思。梧桐树因其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而且古代文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的高贵。且梧桐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风初起,便落叶纷飞,诗人选用梧桐这一意象,往往寄托着悲秋的愁思。了解意象的原型寓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意象,为进一步品读意象的变化、寓意的生发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二、品读意象的变化

古典诗词中意象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意象形成了多种普遍性共识。

例如:大雁是候鸟,随季节变换而迁徙。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中,“衡阳雁”一词,源自于在湖南省衡阳市南有个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停留在湘江过冬。“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唤起人们逆旅乡思、离恨别愁的幽微情感。范仲淹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在边塞的愁苦之情。再如阮籍的《咏怀诗》“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以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世,食琅玕,宿高山,来自比,表达作者的高洁之志,不为世俗所网罗。因此“大雁”这一意象可以生发为思妇、游子、邊塞、高洁之志这些比较固定的寓意。

又如:王安石《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梧桐树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它接近云霄,并不屈服,太阳越炽烈树叶越浓密。作者以梧桐树自比,尽管遭受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梧桐木直材轻,是制作古琴的良材,王安石表达出自己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被砍做五弦琴的决心。因此“孤桐”正是王安石人格的写照。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写出了一位秋闺独处的妇女,长夜不眠的苦恼之情。桐叶秋日枯槁,雨点打上,声音特别响亮,特别是夜深人静的三更时分,更增添了离人情思之苦。秋雨梧桐,渲染了一个凄清幽冷的环境,烘托了妇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由此可以总结出,“梧桐”这一意象可以有离愁别绪、闺怨思妇、亡国之痛、自比孤高的情怀。

再如“月”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被称为婵娟、嫦娥、玉兔、桂宫、明镜等。根据这些别称,我们将月的象征寓意进行还原,其最原始的象征意义是应是“女性”,代表了女性的安宁、沉稳、平和、伤感和哀怨;而月亮的客观运行规律,则又代表着生命的变化和永恒。所以古典诗词中的“月亮”,其象征意义均由此生发而来:《诗经》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都是美好爱情的象征;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白居易诗《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则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思乡思亲与永恒精神的象征。

意象的寓意并非孤立、静止的,它有着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根据时代的发展,文人墨客们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表达出心中所思,在其原型意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形成了这些生发而来的寓意。

三、把握意象的融合

在还原意象进而品读意象变化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来探究意象的融合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教授《声声慢》时的部分课堂实录:

课前请学生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鉴赏该词。课堂上PPT展示:

第1篇:本词情景交融,“乍暖还寒”点明季节为秋天,以时暖时寒的天气特点写出自己情绪的起伏波动,为全文奠定基调。“雁”这一传统意象,表达的思念之情,将作者与亲人离别,思乡之愁,晕染纸上。“满地黄花”表达作者的心痛如这黄花一般凋落,“细雨”不仅是环境的冰冷,也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无法排遣的绵长愁绪。

第2篇: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文中淡酒一词,充分体现出了词人的孤寂,一人独酌,连酒都是寡淡的。又写了南飞的北雁,回忆起曾寄给丈夫的词,而现如今雁是“旧时相识”,自己是丈夫逝去,物是人非。再用“黄花”自比,憔悴凋零,无人欣赏,用“梧桐”更是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作者遥望窗外,时光飞逝,事物变迁,怀念的人已不在人世,漂泊江南,家破国亡,用一个“愁”字不足以表达词人的孤独寂寥。

师:这两位同学写得怎么样?请说说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1:这两位同学关注到了意象的特点,不是简单地罗列意象了。

学生2:我更欣赏第二篇,因为他关注到了作者一人独酌淡酒,见到北雁回忆丈夫,斯人已去,黄花凋零,这些意象之间始终是串联在一起的。

学生3:虽然这两篇都写到了“借景抒情”“情境交融”的表现手法,都写到了“愁”“内心无法排遣的绵长愁绪”,但我觉得第二篇更好,因为他列举的意象不孤立,而且是有层次的。只是他在“梧桐”这里没有写好,需要改进。

师:非常好!我们同学已经关注到了意象之间的关系。大雁与梧桐亦或是黄花、淡酒这些意象层层叠加,烘托渲染,形成了回环、层进的艺术效果,使得愁绪层层递增,营造出了一种凄清悲凉、愁肠百结的悲切氛围,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思索想象的空间。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把漂泊江南,沦落的伤感与家破夫亡、悼亡的悲痛推到了极致。

师:哪位同学可以修改一下这里写到“梧桐”的效果吗?

学生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却又像打在作者心上,敲击着作者早已破碎的心扉,营造了凄清悲凉的意境。

师:所以,这样的鉴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中的奥义就是:文学作品是一个层序统一的有机整体,改动或割裂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势必降低整个作品的质量。在文学创作中,为读者塑造一个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固然有趣,但为读者预设个抽象未知的想象空间使得作品更能耐人寻味。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我们可以得出:诗词的审美心理,与普通审美心理一样,需要具有感知、理解、情感调动、发挥想象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交错融合,最终完成审美的心理过程。因此学生在进行诗词鉴赏时,必须要建立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格式塔意象,以达到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整体美的把握。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感需要通过媒介传播出来,单个的意象往往达不到情感需要的表现力,只有各个意象整体联结起来形成的空间才能达到情感的高度呈现。因此在教学时,我们重点要引导学生关联感情逻辑。众多意象是如何叠加、串联?彼此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其中的逻辑链又是怎样的?

完整的文学作品并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拼凑和聚合,而是按一定的逻辑构思和创作意图以及各种艺术手法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当然,除了“关联感情逻辑”之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出意象融合的其它手法,即1.关注关键词语。如《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字即为关键词语。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准确地理解诗歌情感。2.关切作者经历。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对高中生而言并不陌生,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丈夫赵明诚因病于1129年去世,当时她四十六岁。金兵入侵后李清照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知人论世也是赏析作品的起点。3.关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称为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表情达意的效果所采用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细节描写、欲扬先抑、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对面落笔、动静、正侧、抑扬、对比、衬托、象征、用典等手法。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现手法后,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赏析文人的艺术审美取向。

“意象的融合”在古典詩词的教学中一直被我们所忽视,殊不知,这种鉴赏审美的方式不仅仅在诗词中出现,在现代文的考题中也常常出现,例如: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的第8题: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长到十九岁,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挎包在肩上,你已经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那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殖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嚁嚁嚁”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

“把帐篷比喻成‘小舟形象生动,而从第④段画线句整体来看,‘小舟这一喻体的选择另有巧妙之处,请加以赏析。”

这就是一道需要考生有意象融合意识的题目。该题的答案是:“小舟”与冷月清辉广袤的沙山沙海形成对照,苍凉辽阔的环境显出帐篷的微小,表现出主人公的孤独;“小舟”又让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想象寒山寺的钟声跨越千里,慰藉主人公的相思之苦。选择“小舟”作为喻体,能将沙漠、冷月、客船和家乡钟声巧妙勾连起来,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

由此可见,文中的帐篷、小舟、沙漠、冷月和钟声、客船这些意象彼此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关联,产生的效果更是层层递进的。帐篷为何比作小舟?因为在广袤的沙漠里,要更显出它的孤独。孤独的心境又与月亮、《枫桥夜泊》的诗句中“钟声”相呼应,从简单的物象到跨越时空的相思,浑然一体。学生如果没有意象融合的视角,没有掌握意象融合的方法,将无法准确鉴赏其中的妙处。

诗歌是文字的凝练,是文学的精髓。学习古典诗词,使学生浸润在历史文化传统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这样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感受社会生活的丰繁复杂,最终丰盈自我的内心。本文以意象为抓手,从“还原意象的原型”到“品味意象的变化”,最终再到“把握意象的融合”,以一条清晰的脉络将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旨在以这样的实践来提高高中课堂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主要参考资料:

[1]汪裕雄.审美意象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2-43

[2]黄俊娟.格式塔心理学与诗词鉴赏中的格式塔意象建构[J].探索与争鸣,2011(4):135-137

[3]马玮.李清照诗词赏析[M].商务印书馆,2017

猜你喜欢

梧桐大雁寓意
梧桐妈妈有办法
我请大雁落山村
梧桐树下
梧桐
大雁飞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连载)
大雁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