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的护理方法研究

2018-08-24刘昕冯正富张艳谢展帆韦素芬方展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压氧中毒急性

刘昕 冯正富 张艳 谢展帆 韦素芬 方展华

急性CO中毒属于临床中非常常见的危急重症, 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会显著提高患者死亡率[1]。急性CO中毒常用高压氧治疗, 为了保证疗效, 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合理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4]。基于此, 本次研究具体探讨了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CO中毒临床症状, 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心悸、恶心等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100例。研究组中男58例, 女42例;年龄21~56岁, 平均年龄(40.3±6.5)岁。对照组中男53例, 女47例;年龄20~54岁, 平均年龄(41.1±5.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治疗干预、病情监测等, 此外,需要及时对急性CO中毒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用20%的甘露醇进行快速静脉滴注, 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同时还应警惕坠积性肺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CO中毒患者起病急、发病突然,所以患者病情往往变化迅速, 且患者大多存在不良心理。所以针对急性CO中毒患者, 需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慰藉, 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5]。此外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 使患者家属可积极协助患者完成治疗, 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 2. 2 入舱前护理 在高压氧治疗前, 要先行头颅CT、心电图、胸片等检查, 排除患者治疗禁忌证;在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前, 做好安全宣教, 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压氧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 避免给患者造成刺激;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做好患者进舱前的常规体检工作。昏迷患者要安排护士陪舱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不良气体进到舱中;进舱前清除昏迷患者呕吐物与分泌物, 有假牙者要先将假牙取出, 避免误吸入气管。

1. 2. 3 入舱时护理 患者舱内治疗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呼吸频率等, 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为患者加压时要求护理人员集中精力, 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避免加压过快引起患者的不适, 掌握氧压及持续时间[6]。稳压时要注意供养充足, 指导患者正常佩戴吸氧面罩, 面罩大小应合适, 保证患者有效吸氧, 避免供氧中断。

1. 2. 4 出舱后护理 出舱后做好患者的常规护理及病情观察。恢复期患者治疗后减少脑力劳动, 以便促进患者受损脑细胞恢复, 加强功能锻炼[7]。重症患者出舱后安置抢救室,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及患者呼吸道通畅, 做好患者皮肤的观察及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 减少并发症发生。

1. 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恢复指标包括正常呼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出舱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正常呼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正常呼吸时间(h) 症状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研究组 100 8.86±2.05a 2.21±0.67a 4.46±1.17a对照组 100 12.46±3.11 3.88±1.02 6.59±1.64 t 9.665 13.684 10.573 P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清远是广东的粤北山区, 居民大都采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洗澡间空间狭小、相对封闭, 空气不流通, 容易导致CO聚集。且一些偏远山区或者无集中供暖的地区, 天冷时使用煤炭取暖, 而煤炭取暖常常容易因燃烧不充分产生CO[8,9]。CO含量超过人体所能接受的水平, 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从而引起CO中毒。CO中毒患者的发病往往较急, 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在急性CO中毒的治疗中, 常用治疗方法为高压氧, 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主要机制是:①氧气在血红蛋白中同吸入机体的CO竞争, 将CO排出机体;②在高压状态下, 迅速将物理溶解氧供应到缺氧的机体组织中去。因此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无侵害性及毒素, 通过迅速清除机体缺氧情况, 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0], 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在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高压氧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是在常规基础护理中, 强化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此外, 通过强化高压氧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干预, 保证疾病治疗的顺利进行, 继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具体探讨了使用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正常呼吸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价值显著,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同时, 建议在安装热水器时, 尽量选购直排式热水器, 保持洗澡间通风(如安装排风扇), 减少CO中毒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8-03-15]

猜你喜欢

高压氧中毒急性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中毒
爸爸中毒了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