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双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2018-08-24郭耿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阿德福载量卡韦

郭耿龙

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治疗方案是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恩替卡韦等是比较常用的药物, 但是长期应用后, 容易产生耐药性, 降低疗效[1]。本文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双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治疗的60例双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19∶11;年龄23~62岁, 平均年龄(41.32±10.21)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0∶10;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41.15±10.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1次/d,10 mg/次。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1次/d, 10 mg/次, 恩替卡韦1次/d, 0.5 mg/次。两组至少接受48周(1个疗程)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四项肝功能指标(Alb、TBIL、AST、ALT), 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24个月HBV-DNA载量以及治疗12、24、48周后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 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 两组患者Alb、TBIL、AST、ALT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Alb高于对照组, TBIL、AST、ALT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t1、P1为治疗前两组比较结果;t2、P2为治疗后两组比较结果

组别 例数 时间 Alb(g/L) TBIL(μmol/L) AST(U/L) ALT(U/L)对照组 30 治疗前 37.29±4.19 38.09±6.24 91.09±10.32 85.39±11.23治疗后 40.09±4.03 29.12±4.12 44.88±10.21 45.08±10.31观察组 30 治疗前 37.15±4.12 38.14±6.15 91.13±10.18 85.43±11.15治疗后 45.29±4.22a 23.09±4.44a 26.12±10.02a 26.87±10.31a t1 0.130 0.031 0.015 0.014 P1 0.897 0.975 0.988 0.989 t2 4.881 5.453 7.183 6.841 P2 0.000 0.000 0.000 0.000

2. 2 HBV-DNA载量 对照组治疗前HBV-DNA载量为(8.12±1.23)copies/ml, 治疗3个月后为(5.12±0.34)copies/ml,治疗6个月后为(3.81±0.27)copies/ml, 治疗12个月后为(2.95±0.39)copies/ml, 治疗 24个月后为 (1.71±0.64)copies/ml。观察组治疗前HBV-DNA载量为(8.18±1.15)copies/ml, 治疗3个月后为(5.19±0.27)copies/ml, 治疗6个月后为(3.01±0.12)copies/ml, 治疗12个月后为(2.13±0.11)copies/ml, 治疗24个月后为(1.10±0.21)copies/ml。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HBV-DNA载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0.883, P=0.846、0.381>0.05), 治疗 6、12、24 个月后 , 观察组HBV-DNA载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30、11.084、4.960, P=0.000、0.000、0.000<0.05)。

2. 3 HBV-DNA和HBeAg转阴率 对照组HBV-DNA转阴率:治疗12周后为10.00%(3/30), 治疗24周后为46.67%(14/30), 治疗48周后为66.67%(20/30)。HBeAg转阴率:治疗12周后为10.00%(3/30), 治疗24周后为26.67%(8/30), 治疗48周后为50.00%(15/30)。观察组HBV-DNA转阴率:治疗12周后为33.33%(10/30), 治疗24周后为73.33%(22/30), 治疗48周后为93.33%(28/30)。HBeAg转阴率:治疗12周后为10.00%(3/30), 治疗24周后为30.00%(9/30), 治疗48周后为53.33%(16/30)。两组不同时间HBeAg转阴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 观察组治疗12、24、48周后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出现1例腹泻、1例恶心、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观察组中出现1例腹泻、1例皮疹、1例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两组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若治疗不及时, 会进展为肝硬化, 危及生命安全。干扰素、恩替卡韦等均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 耐药性现状越来越显著, 若出现耐药的情况, 一般是采取加药、换药或者更换治疗方案三种处理方法[2], 随着研究深入, 发现联合用药可降低耐药率。

恩替卡韦在2005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 该药可加快病毒的应答效率[3], 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初治者, 到第4年也只有1.1%左右的耐药率。阿德福韦酯(单磷酸腺苷化合物)会和细胞激酶发生作用, 产生阿德福韦二磷酸盐[4], 对 HBV-DNA水平进行抑制, 影响DNA延长的生化反应, 对反转录酶的生成加以阻止,其外, 该物质可与DNA链整合, 使其终止延长。阿德福韦酯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耐药位点进行抑制或者封闭, 恢复恩替卡韦对乙肝病毒的敏感性, 发挥其抑制乙肝病毒抑制功能[5-7],上述两种药物都会从不同位点对乙肝病毒复制过程进行感染 , 提高抗病毒能力[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Alb、TBIL、AST、ALT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Alb高于对照组, TBIL、AST、ALT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HBVDNA载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12、24个月后, 观察组HBV-DNA载量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双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理想。

[收稿日期:2018-04-19]

猜你喜欢

阿德福载量卡韦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