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可行性分析

2018-08-24桂永清杨树勇周雅贤梁艳君王焱马树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氨氯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桂永清 杨树勇 周雅贤 梁艳君 王焱 马树红

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造成患者的重要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临床上将高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尤为重要。目前还没有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案,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缬沙坦在降压同时不影响心脏的心率及收缩功能, 氨氯地平降压作用持久, 生物利用度高。两药联合不仅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 还可对其他脏器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将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 试分析其可行性, 以期为临床两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收缩压为140~180 mm Hg(1 mm Hg=0.133 kPa), 舒 张 压 为 90~115 mm H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 各50例。A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63~78岁, 平均年龄(71.2±11.3)岁;病程4~16年, 平均病程(10.19±1.94)年;1级高血压19例,2级高血压10例, 3级高血压21例。B组男20例, 女30例;年龄 62~79 岁 , 平 均年龄 (73.8±12.8)岁 ;病程 5~15 年 , 平 均病程(11.20±1.27)年;1级高血压14例, 2级高血压12例,3级高血压24例。C组男21例, 女29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 (74.8±13.4)岁;病程 5~15年 , 平 均病程 (10.45±1.52)年;1级高血压15例, 2级高血压12例, 3级高血压23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高血压诊断明确[1];②年龄>60岁;③未使用过其他降压药物;④无精神病及治理障碍史;⑤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糖尿病等;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④有本次研究的用药的禁忌证患者。

1. 4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只服用缬沙坦胶囊(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217, 规格:80 mg/片)80 mg/d;B组患者只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224, 规格:5 mg/片)5 mg/d;C组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d, 外加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所有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年。

1. 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效果, 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期间, 严格测量血压, 1次/d, 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以治疗前1周的均值为治疗前血压, 治疗1年后的前1周的均值为治疗1年后血压。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C组总有效率为98%, 明显高于A组的88%、B组的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A组、B组、C组在治疗1年后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 治疗后C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A组和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 mm Hg)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 mm Hg)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C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24 h收缩压 24 h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1年后 治疗前 治疗1年后A 组 50 159.82±12.21 144.28±12.91ab 102.37±7.48 86.26±6.38ab B 组 50 157.37±13.29 141.35±10.89ab 101.29±5.98 85.74±7.39ab C 组 50 160.24±11.87 128.67±11.74a 103.87±6.52 75.36±7.23a

2. 3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例 在治疗的过程中, 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老年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患者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 极易引起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变, 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以降压药对其控制为主要治疗手段, 以防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

相关研究[3]显示,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两药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且可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汪顺银等[4]发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一般人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控制率高, 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度高, 心脏功能差, 而缬沙坦具有控制血压变异度的作用, 氨氯地平能很好地保护心脏。因此本研究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 并分析其治疗机理。

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能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 减轻血管压力, 发挥持久的降压效果[5]。缬沙坦还能改善肾的微循环, 控制血压的变异度, 减少其他脏器的损害[6]。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药, 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达到降压效果。且氨氯地平能够扩张全身动静脉血管, 促进冠脉血流, 在平稳降低老年患者血压的同时使得其心脏等脏器功能得到很好地保护,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老年患者来说更加合适[7-10]。这就合理地解释了两药联合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药, 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结果也表明, 单独使用一种药物降压, 可有降压效果, 但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后, 降压效果更明显。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 如缺乏多中心、大样本资料收集, 且随访时间相对较短, 远期疗效还不知等。

综上所述,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并得到很好的控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18-03-14]

猜你喜欢

氨氯地平缬沙坦收缩压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