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2018-08-24梁卓贤刘俊廖穗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球囊椎体脊柱

梁卓贤 刘俊 廖穗祥

近年来, 我国老龄化情况不断加剧, 老年疾病不断上升,其中, 老年骨折疾病的发生例数也呈现上升趋势, 以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的发生较为显著。该病症是一种退行性、全身性及代谢性的骨骼疾病, 会严重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临床治疗中, 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为主, 本文主要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疗效, 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0例, 女 20例;年龄最小60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65.65±3.11)岁;病程2 d~3个月, 平均病程(25.75±2.52)d;双椎体骨折患者20例,单椎体骨折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最小61岁, 最大71岁, 平均年龄(65.67±3.12)岁;病程3 d~3个月, 平均病程(25.85±2.63)d;双椎体骨折患者19例,单椎体骨折患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实施保守治疗, 给予常规药物注射治疗,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密盖息)500 IU, 治疗1次/d;在治疗10 d后进行间隔2 d 1次, 在1个月后改为间隔3 d 1次,以此持续治疗2个月, 并与此同时, 患者口服钙尔奇-D片,1次/d, 服用0.6 g/次;在治疗的过程中, 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主要采取平卧五点支撑法实施锻炼, 在病情好转后, 让患者配戴腰围, 以此进行适当的下床活动[2]。

1. 2. 2 研究组 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实施局部麻醉, 取俯卧位进行手术, 并利用X线机实施手术,在骨折部位行切口, 通过皮肤并经双侧椎弓根置入球囊, 使得椎体终板得以平衡, 之后采用穿刺针置入椎弓根影上缘,使针尖到达椎体后壁, 如果进针没有错误, 则在向前3 mm左右之后, 停止操作并拔出穿刺针芯, 置入导针, 并依据制定的序号将扩张套管、工作套管予以置入, 置入精细钻在工作套管之中, 在达到椎体之后, 取出精细钻并同时放入扩张球囊, 放置方式与上述操作相同;在球囊扩张完成之后, 停止增压并取出球囊, 同时灌入骨水泥即可, 在手术结束的12 h内, 叮嘱患者禁止进行下床活动[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缘高度。疼痛评分采用记分制, 评分0~10分, 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07±2.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5±2.3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研究组 30 6.35±2.16 3.07±2.02a对照组 30 6.36±2.15 4.65±2.33

表2 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比较(±s,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椎体前缘高度 椎体中缘高度研究组 30 72.94±6.97a 80.02±8.67a对照组 30 63.48±7.03 65.31±8.39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 患者会出现过度的疼痛感, 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站立与行走, 十分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在临床中, 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方式, 但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虽然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的方式消除进一步的骨折应力, 在最大程度上稳定脊柱动力性, 但不利于脊柱高度的恢复, 还容易使得患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由此可见, 保守治疗已然不是最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寻找出最佳的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4]。在临床中,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范围较广, 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 十分适合应用治疗老年骨折患者。对机体椎体注入骨水泥, 可以在凝固时产生大量热量, 以此让痛觉神经末梢失去感觉, 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 与此同时, 球囊具有良好的扩张力, 能有效撑开椎体, 大大降低了微骨折或骨小梁交错的发生可能性, 增加椎体的坚硬程度, 在最大程度上矫正了脊柱的后凸畸形, 患者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同时大大减轻[5];当骨水泥为粘稠状态时, 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如静脉栓塞性疾病。因此, 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相对安全的,且手术的维持时间较短, 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和疼痛感小、创伤性小的临床治疗优势, 可以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的首选临床手段[6-10]。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3.07±2.02)分低于对照组的(4.65±2.3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说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前缘高度和中缘高度, 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性, 其实施可行性较高。

综上所述,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症痛苦, 且术后恢复效果良好,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18-03-06]

猜你喜欢

球囊椎体脊柱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