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8-08-24黄雪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锌元素口病微量元素

黄雪微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常见传染病, 多发于<5岁婴幼儿,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和手足部、口腔、臀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斑丘疹, 食欲减退, 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 而国内外近来也发现其远期并发症, 即脱甲症, 考虑是手足口病的远期并发症[1]。自2001年, Bernier等[2]首次报道了手足口病可能引起脱甲症后, 近年来发现脱甲症与手足口病密切相关。由于儿童脱甲症也存在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 为了探讨发病原因及对策, 本研究收集了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手足口病伴脱甲症患儿,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本科就诊的68例手足口病伴脱甲症患儿作为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组,入选标准:指、趾甲异常患儿, 发病前有手足口病感染。排除真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等营养不良引起的甲病;银屑病、扁平苔癣等伴随的甲病。均无甲沟或甲周红肿热痛现象。选择同期66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将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

1. 2 方法 对手足口病伴脱甲症患儿要求回院检查并发放儿童甲病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以下各项资料:①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发病年龄、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等。②病甲情况:病甲部位、数量、病程。③微量元素:血清锌、铜、铁、钙、镁的测定。④手足口抗体分类。对照组患儿不予任何处理, 观察组患儿给予补锌治疗, 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澳诺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3241, 规格:10 ml)对症治疗, 且平时饮食中加强含锌高的食物, 比如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牡蛎和生蚝, 或加强植物性食物补充, 主要有豆类、花生、小米、大白菜等。注意饮食平衡。采取门诊随诊及微信随访, 随访6个月。

1. 3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伴脱甲症患儿的一般情况、病甲情况、手足口抗体分类等, 比较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组、正常组血清微量元素含量, 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随访结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 68例患儿中男38例, 女30例;年龄11个月~10岁, 平均年龄(3.23±2.36)岁;体重超重30例,正常及偏轻38例;饮食偏好肉类23例, 饮食偏好蔬菜10例,饮食均衡35例。

2. 2 病甲情况 患儿病甲位于指甲45例, 趾甲15例, 指趾同时发生8例;患甲数量1~15个, 平均患甲数量 3.0个;病程1~4周。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年龄、脱甲数量、脱甲与患病间隔时间、新生甲全部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病甲情况比较(±s)

表1 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病甲情况比较(±s)

注:与男性患儿比较, aP>0.05

指标 男(n=38) 女(n=30) t P年龄 (岁 ) 3.5±2.2 3.0±2.5a 0.88 >0.05脱甲数量(个) 3.2±4.1 2.6±4.3a 0.59 >0.05脱甲与患病间隔时间(d) 16.8±2.6 15.3±3.8a 1.93 >0.05新生甲全部恢复正常时间(d) 20.6±4.5 20.3±3.9a 0.29 >0.05

2. 3 手足口抗体分类 68例患儿手足口抗体分为三类,CA6 28例(41.18%), CA16 24例(35.29%), EV71 16例(23.53%)。见表2。

表2 68例患儿手足口抗体分类[n(%)]

2. 4 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组、正常组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比较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组患儿血清铜、铁、镁、钙元素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组患儿血清锌元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组与正常组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x-±s)

2. 5 随访结果 随访6个月, 对照组趾新生甲生成过程中出现甲横沟, 光泽度下降, 恢复正常时间相对较久, 新生甲生成时间基本>2个月:观察组大部分患儿新生甲生成时间基本<1个月, 全部恢复光泽, 未出现甲横沟等现象, 提示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影响新生甲的质量。

3 讨论

手足口病伴脱甲症大多数出现在手足口病恢复期, 在病程的 16 d左右, 一般是由于甲母质活动暂时停滞引起, 近端甲板自甲母质和甲床分离, 本病常见于外伤、病毒感染及微量元素缺乏等[3]。脱落时无痛无痒, 没有炎症渗液等表现,多先从甲根部、甲中部偏近端开始空甲或破坏、变白、分离,然后慢慢与甲床分离渐至整个指甲分离脱落。一般认为与手足口病严重程度、使用药物无相关, 而与感染病毒亚型有关。在刺激因素停止后可恢复或缓解。关于儿童脱甲症具体病因文献研究较少。查阅文献总结以下:阳芳等[4]报道了9例门诊儿童脱甲症患儿均在起病3~8 周前出现过手足口病, 并均有发热, 但发热可能不是脱甲症主要诱因, 推测脱甲症患儿是由手足口病引起, 甲损伤多自愈, 且不留后遗症。手足口病时机体有明显免疫功能紊乱, 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反应介质[5], 本研究结果证实手足口伴脱甲症患儿主要感染病原是肠道病毒CA6, 与刘莹莹等[6]发现多数发生脱甲症的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类型相符。

另外微量元素是构成人体内分泌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也是构成酶、维生素或者活性因子的一种重要组分。而锌是稳定生物膜、构成酶分子的重要成分, 锌直接参与胶原的合成, 纤维母细胞的再生, 并有免疫、内分泌及代谢方面的作用, 锌缺乏可导致体内蛋白质代谢失调, 不利于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不利于组织的生长、发育、更新及修复[7], 锌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 锌缺乏使细胞正常代谢活动遭到破坏, 引起食欲减退, 长期食欲不振则会引起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近年来, 锌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得出结论及对以后的指导意义在于:锌具有如此重要的生理功能、营养作用和临床诊疗意义, 其与机体的代谢及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在儿童患有手足口病时更加密切关注血锌的变化, 定期检测对于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微量元素检测发现手足口病伴脱甲症患儿锌元素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故推测手足口病毒感染及锌元素缺乏为儿童脱甲症的最重要原因。本调查结果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一致。甲营养不良患儿血清中锌元素的含量明显较低, 通过补锌剂治疗效果明显[8], 而孙晓燕等[9]认为脱甲症一般发生于手足口病后1个月, 无需特别处理, 但根据本次调查研究, 患儿给予补锌治疗, 平时饮食中加强含锌高食物后, 大部分患儿于20 d后新生甲全部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 锌元素缺乏可能是儿童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的病因, 对症补锌治疗, 能促进新甲生成并恢复光泽, 为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强调饮食均衡提供依据。

[收稿日期:2018-02-05]

猜你喜欢

锌元素口病微量元素
锌在蛋鸡生产中的实践应用研究进展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花椒上的应用效果
补锌食物这样挑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猪锌缺乏症及其防治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