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网络思政育人所存在问题的创新性思考

2018-08-23申枭

东方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层面思政育人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在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论是在网络教育、教师还是学生等层面都产生了一定的问题,针对于此也产生了一定的创新性思考,以便促进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网络思政育人;创新

一、网络思政育人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然成为我们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去利用网络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帮助,能够做到正确与高效地利用,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它是一种以官方意识为统领,以网络为基础阵地,整合线上线下的优质资源和方式方法(包括网络舆情监管、网络文化建设、网络素养教育等),以价值传递和思想引导为主要目标的观念教育活动。[1]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总书记所提出的这三个全面,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需要去认真思考,并且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将其进行逐渐渗透给学生,结合网络这一迅速高效的大平台能够将其更好地进行实现。

二、所存在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价值传递”与“思想引导”为主要目标的观念教育活动,在利用网络进行该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主要产生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教育层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在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与网络的发展固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方便于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们所面对的受教育的主体,当代的大学生,他们所受到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小视的。首先,网络上的信息量较大,学生在接收信息的选择性上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可能会接受到一些不良信息,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正是由于网络上的诱惑太多,才会导致学生因势利导,容易被一些诱惑所迷住,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或是更加严重的后果;最后,针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现在有一些高校设立了相应的红色网站进行思政教育,但是宣传度与推广度并不是很高,学生的参与性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网站也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或是配备相应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同时如何让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能够主动地去浏览思政网络或是学习相关方面的内容,这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教师层面

目前看来,思政教育的教育者大多都是由辅导员、班主任等相关教师来承担的,他们平日里还有自己的各项事务需要处理,因此在思政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方面是需要进行加强的,与此同时一些老教师不能很好的与时代发展相接轨,针对于网络思政教育不能够很好的去运用,在这方面的思维发展收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定。网络思政育人的方式固然多种多样,如可以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流媒体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因此,提升整体思政教师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生層面

网络思政育人,它不同于以往面授的教学形式,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接受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它不同于以往面授的教学形式,学生们在网络上便可以浏览相应的信息并发表评论、进行留言等,这一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言论自由性。而在网络上匿名留言、评论,充分的言论自由,对于这个涉世不久的大学生全体来说,难免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三、创新性思考

要想做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就要做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针对于其所存在的三方面问题,提出了以下的创新性思考,能够使高校的思政育人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进步与发展。

(一)网络教育层面

网络思政育人,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在网络教育方面国家以及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制体系。现在已经有一些高校先后设立了大学生思政网站来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但是就目前看来,所打到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在思政网站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宣传等力度,将网站能够求真务实的做好,要物尽其用,同时也要体现网络的先进性特征。

(二)教师层面

要努力提升思政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网络思政教育专员,同时也要注重思政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要使他们心中树立网络思政育人是“价值传递”和“思想引导”为主要目标的观念教育活动,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网络思潮,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做到从监管到服务。在网络思政育人环节中,服务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一部分内容,那么如何服务就是思政教师所要去思考的。教师可以设立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与课堂、留言与讨论板等内容形式与功能丰富的网络资源,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也体现出了思政网络的实用性与教师的服务性,能够真正做到融进学生本身的意识当中去。

(三)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面对于现实层面的表达不畅,网络世界发表看法的低门槛,难免会产生不当或过激的言论,因此学生也需要做出一些转变,以适应当代网络的发展以及教育形式的变化。要不断增强自我认知、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进行自我批评与教育、完善自我并努力超越自我,如果能够尽量去做到这些,就能够将网络上所要传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内容理解与掌握,争取能够将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总结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网络教育、教师还是学生等层面,网络思政育人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挑战性等着我们去不断探寻,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尽力去完善,不断创新,顺应时代的潮流与发展,坚持不懈的努力做到网络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蒋广军.强化全环境育人理念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3.

[2]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R],2016.

作者简介:申枭(1993-),男,北京人,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层面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